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

  原标题: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国家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培养和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如何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问题已成为各个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及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各个高校指明了方向。高等学校本身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亦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及题中应有之义。2023年6月,教育部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的高等学校共有3072所,而“双一流”建设高校有147所。其中,山西省有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不仅要发挥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更应该在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起示范引领作用。要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深入探索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如今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也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非常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培养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充分发挥学部制度的作用,勇于自我革命,走出舒适区,改革学校内部的治理体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造就能够熟练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相关领域前沿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学须先立志,高校应将弘扬科学家精神贯穿到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全链条,用科学家精神感召、激励、鼓舞青年学生,让更多青年学生树立创新报国志向,立志成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科教融合。科教融合是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科教融合强调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要融合发展,科教融合是世界各国高水平大学长期坚持和遵循的一个重要核心理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以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教学和科研相互服务、相互促进,形成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首先,大力整合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深化真实问题驱动的科研育人模式,变革课程理念,积极把学术成果转化为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课程内容,构建科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其次,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在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大力推广思维型教学,教学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思维型教学是一种非常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思维型教学包括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和应用迁移等五大基本原理,非常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没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我们就难以培养和造就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应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致力于建设一支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抓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鼓励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投入到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相关工作中,并激发教师在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科研水平,还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对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进行持续优化与创新,高校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激励机制。加强理论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严格遵循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国内高校对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开展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当前亟待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此外,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跨学科的系统性工作,需要组建由学科教师、心理学教师、教育学教师等专业人士构成的研究队伍,通过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来探讨拔尖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影响因素、成长路径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模式,为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当然,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研究者需要通过对个体的成长进行持续追踪,深入分析和探讨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运用科学理论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实践工作。(巩彦斌,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来源:山西日报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