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打造“满意薛城”!薛城区持续开展多项文体惠民活动

  10月20日下午,枣庄市薛城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增进民生福祉创建满意薛城”新闻发布会,薛城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岽苏作新闻发布。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薛城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目标定位,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建设更加完善的文体设施,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彰显薛城新魅力,焕发文体新活力。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上下功夫持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将文体惠民作为惠及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工程贯穿全年。先后举办了“文旅赶大集”“庄户剧团大比武”“群众性小戏小剧展演”等线上线下系列活动190余场;以“四季文化活动”为主线,开展春节、元宵节、劳动节、学雷锋纪念日、青年节、读书日、母亲节等节庆文化活动190余场。累计放映公益电影1900余场;组织文化进校园、进村居、送戏下乡等系列活动260余场;开展公益培训150余场;邀请省柳子剧团、市艺术剧院等专业剧团深入镇村演出10余场,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打造多层次群众赛事体系,开展薛城区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月”“奚仲体育节”“奔跑吧·少年”、社区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已举办篮球、足球、门球、乒乓球、太极拳、广场舞等一系列群众体育赛事活动40余场次,社区运动会50余场次,“奔跑吧 少年”系列赛80余场,多元激发群众全民健身新活力。组织引导、支持社会体育组织开展送体育技能下乡活动,大力提升基层体育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足球、围棋进校园等公益活动30余次,覆盖群众5千余人,为基层全民健身工作注入新的力量。区老年体协组织开展门球、台球、太极拳展演等适老活动20余次,区围棋协会承办2023年山东省少年围棋锦标赛(枣庄赛区),区足球协会承办社区五人制足球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4次,让受测群众更直观、全面地了解自身体质状况,为下步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健身提供了参考和科学依据。在提升文体活动阵地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推进文体惠民工程的建设,做好现有文化基础设施升级,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确保各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无障碍、零门槛开放;提升改造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处;为全区24个村居配送图书6000余册;新打造城市书房2处,总面积约260平,藏书17000余册,倾力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圈”。完善基层体育健身设施,加强对村级公共健身设施、器材维护更新的保障力度。今年新建提升健身广场30余处,发放全民健身器材200余件,用于村(社区)健身器材的维修更换。解决公共健身设施存在的短板问题,申请中央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补助资金1420万元用于建设小沙河体育公园,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新建口袋公园8处,健身步道5公里。在加强融合发展,强化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开展薛城区首届体育惠民消费节,组织体育经营主体参加枣庄市第一季度体育消费券发放,完成订单总额近100万元。承办2023年枣庄“飞虎英雄”马拉松赛暨沿大运河(山东)城市马拉松邀请赛、承办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枣庄主场)4场比赛,直接参与人数达5万余人次,带动消费1200万元,有效促进了体育、文化、旅游多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全区体育彩票销售网点达到94家,截至9月底共计销量1.2亿元。持续打磨文化品牌,搭建活动平台,连续26年举办“百日消夏群众文化艺术节”,承办2023年山东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经典”六省十市群众艺术展演、“稽古出新·薛国尚品”山东省篆刻艺术之乡书法篆刻展。目前,薛城区已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百日消夏文化活动”被省文化厅评为“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点亮了古薛大地的文化星空,擦亮了薛城文化品牌,让全区广大群众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以“满意薛城·文化先行”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拓宽宣传载体,提高宣传力度,发挥宣传作用。发挥“线上平台”传播优势,广泛组织发动。今年以来利用学习强国、公共文化云、融媒体、公众号等媒体刊登各类文化宣传信息400余条,利用“咱们的文化活动”微信群、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发布文化信息800余次。灵活运用线下宣传方式,做好结合文章。印发宣传彩页5000余份、文化宣传背包2000个、宣传团扇2000个,结合文化活动、“结亲连心”入户走访等工作,采取线上线下多层次宣传,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知晓率。下步,薛城区将围绕全年重点工作和群众重点关切问题跟踪推进,确保落地落实。强阵地。继续推进城市书房项目建设,特别是在完善运营机制、示范作用发挥方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便民为标准、以满意为目的,加强运营管理,依托城市书房常态化开展各类阅读活动,提高书房知晓率和覆盖面。提质量。针对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以点带面、以强带弱的方式,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志愿者队伍管理,组织好第二届“小戏小剧大擂台”等比赛项目,以比赛促提高,编排更多高质量节目,用高质量的作品和高素质的队伍促进惠民演出质效的提高。继续加强部门联动,集中举办文体活动,重点是社区运动会,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共同推进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重宣传。持续加强宣传,用工作带动宣传,以宣传推进工作。一方面加大对典型工作的总结和提炼,树立上头版、攻头条的意识,用媒体力量提升文体惠民影响力;另一方面鼓励各镇街继续推出“点赞薛城文化”系列视频,将全区文体惠民工作,特别是群众覆盖面比较广的文艺演出、才艺培训、广场舞比赛、体育惠民政策等项目,制作成宣传册和视频广泛宣传,以扎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好评。区网络安全保障中心主任张生主持,区教体局党组成员、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胡从芳,临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郭森,常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郎亭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附:记者问答实录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工作应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我省也聚焦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请问对贯彻落实文化“两创”,薛城区做了哪些工作,下步有什么打算?李岽苏:近年来薛城区一直重视文化“两创”工作,在前期区文旅中心打下良好基础上,先后成立了薛城篆刻研习基地、马铭造像印工作室等研学基地,连续6年举办篆刻公益培训班,培养骨干成员百余人,我区篆刻工作模式获评省民间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今年8月份承办了“稽古出新·薛国尚品”山东省篆刻艺术之乡书法篆刻展,同时,在文化精品创作方面,也先后创作了党颂主题篆刻作品50余幅,群口快板《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手语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情景剧《绣红旗》、舞蹈《走向新辉煌》等文艺作品60余件,推动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下步,薛城区将深挖文化资源,推陈出新、守正创新,不断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用“评比”的方式,激发文化创新的主动性。组织好第二届“小戏小剧大擂台”,筹办好“十佳文艺团体”评选大赛,继续举办好“舞蹈大赛”“广场舞大赛”,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挖薛城文化,创作出更多群众喜爱、富有特色的优秀作品。提前准备全市“榴花文艺奖”推选工作,广泛开展小剧小戏小品剧本创作和“群众演群众看”活动,借助省市文艺资源和平台,推送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用“宣传”的方式,带动文化服务的积极性。重点推动“文化讲堂进机关”“文艺演出进景区”“非遗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村居”活动,通过文化“四进”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同时,充实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文化“两创”人才档案,加强文化工作者帮扶,聘请“非遗”传承人、离退休文化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学生、文艺爱好者担任“文化辅导员”,把宣传、引导和服务结合起来,提高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请问薛城区在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胡从芳:今年以来,薛城区聚焦群众健身设施、活动、培训方面的需求,主动谋划,积极探索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新途径,采取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聚焦群众健身设施需求,开展公共体育设施补短板。重点对农村、小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规范公共体育设施维护管理,指导做好辖区内公共健身设施的维修、更新和安全监管。今年以来,新建、提升村(居)健身场地30余处,开展日常安全巡查15次,更新更换健身器材200余件;争取中央全民健身补短板补助资金1420万元,提升改造小沙河体育公园;投资800万元建成“口袋公园”8处,建成健身步道5公里;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目前黄河路小学、龙潭实验学校等7所学校已实现了向社会开放。聚焦群众健身活动需求,举办(承办)四级赛事活动。承办了2023枣庄“飞虎英雄”马拉松赛暨沿大运河(山东)城市马拉松邀请赛,1.2万人参赛;承办了中甲联赛济南兴洲枣庄主场比赛4场,累计观赛人数5万人次;承办了山东省少年围棋锦标赛(枣庄赛区)、枣庄市三人制篮球超级联赛(薛城站)、枣庄市业余足球联赛、枣庄市霹雳舞锦标赛等市级以上赛事活动10次。举办了薛城区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足球、篮球、门球、卡丁车等赛事活动20余场,太极拳、健身气功、围棋等志愿活动30余场,“奔跑吧?少年”系列比赛80余场次,社区(农民)运动会50余场次,覆盖职工、青少年、妇女、老人等不同群体,参与人数达5万余人次。聚焦群众健身队伍需求,开展健身志愿培训推广行动。发挥好体育组织的示范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结合太极拳下乡、健身气功订单式教学等志愿服务,开展一系列培训教学展示活动,带动基层干部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已举办健身龙、足球、气排球、健身气功、太极拳等培训活动,培训健身骨干1000余人,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等公益活动30余次,覆盖涉及群众5千余人,为基层全民健身工作注入新的力量。记者:请问临城街道今年在提升人民群众文体生活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郭森:今年是“底蕴临城”攻坚突破之年,临城街道坚持围绕“文体设施全地域覆盖、文体活动全社会参与、文体惠民全人群共享”目标定位,统筹推进“三大工程”深入实施,聚力扩大群众社会知晓面、关注度,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推动临城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大力实施“阵地提升”工程,让群众“身有所栖”。临城街道坚持把基础硬件水平作为加强辖区文体建设的突破口,以高标准升级建设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处,面向群众“无障碍、零门槛”实行全天免费开放;改造利用辖区闲置土地,新建集“教育性、观赏性、实效性”的口袋公园3处,配备各类健身器材,打造形成“15分钟文化休闲娱乐圈”;改建提升体育健身广场27处,配备扭腰器、连冠杯、太空漫步机等各类器械170余个,村居覆盖率达100%。聚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心有所寄”。临城街道坚持将提升群众文体生活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派科级干部带队成立调研小组深入辖区各村居,重点从提升文化设施服务水平、丰富文化惠民项目内容、创新文化活动开展方式等方向发力,建立帮包文化整改提升台账,充分利用重大节假日、夜晚人员聚集时间节点举办开展“迎春送福”“粽叶飘香情暖端午”“舞动新时代”等各类活动30余场;依托于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新性推出“百姓点单,政府买单”精准文化服务项目,开设书法、儿童绘画、戏曲、非遗手工等30余种培训课程;以村居为单位,组织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场电影”等特色文化活动,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盛宴”。强力实施“文明引领”工程,让群众“各展所长”。临城街道始终将村居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倡树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开展各类宣传宣讲160余场次,高标准建设农家书屋27处,配备藏书2.4万册,倾力打造“15分钟阅读圈”;积极发挥榜样正能量,近年来选评“月评好人”“道德模范”“美丽庭院”“五好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120人次;挖掘培养一支热衷乡土文化、有文艺特长的“村级文化带头人”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小区楼栋,带头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义诊、义务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推进文化志愿服务落实、落细,真正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由“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让文明实践在基层“生根开花”。记者:随着广大市民对活动开展的形式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常庄街道在这些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郎亭:今年以来,常庄街道坚持把提升“硬件设施”与“服务品质”双向赋能、接续提能,全力叫响“常运动”服务品牌,大力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全力优化、提升功能场景。以“满意薛城”创建为抓手,重点打造村级文化中心,建成文化广场37个、提升百姓大舞台22处、完成38个村(社区)文体站摸底工作,配合建设口袋游园5处,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广场舞大赛等各类文体活动55场,公共文化建设呈现新提升。全力提质、丰富文体活动。6月30日,在街道九龙泉片区,成功举办了“和美乡村健康跑”活动,收到了广受赞誉、声量巨大的社会反响。依托辖区西部农村区域丰富农产品资源,指导辖区12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特色采摘和团建活动20余次,吸引了周边2000余人参与活动,彰显了常庄作为薛城与枣庄新城及微山县城近郊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6月、7月、9月分别在奚仲广场、锦阳河广场、临山广场等区域开展“惠民大集”“‘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等各类文艺演出和活动赛事8场次,同时多点开花在6个社区开展了“社区运动会”6次,极大丰富了周边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提升了群众参与度和满意率。(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李子锐 报道)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