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协同 全面推进中小学反邪教教育

  反邪教教育是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一环。200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在中、小学校开展反邪教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反邪教教育不仅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争夺青少年一代的斗争。因此,学校要进一步落实防范邪教毒害青少年的各项措施,经常性地开展反邪教教育,给学生讲解什么是邪教、邪教的种类、基本特征、邪教的社会危害、邪教蛊惑人心的常见套路等知识,防患于未然,切实筑牢校园反邪教教育安全防线。

  一、中小学反邪教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全国中小学广泛开展反邪教教育,但调查中有的学生反映,老师讲的比较枯燥,很多东西听不懂;还有的学生表示,我虽然能记住几个邪教的名称,但是我觉得邪教离我们太遥远了,我不知道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主体缺乏专业化。学校里开展反邪教教育的主要是教师或聘请的法治副校长,两者各有优势,但同样存在天然的不足。老师往往缺乏专业的反邪教知识,缺乏生动、鲜活的案例,在教育的时候往往找不准教育切入点,而法治副校长往往缺乏从事青少年教育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不知道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不能很好地使用学生们喜爱的语言来转换法律概念,导致学生理解的时候存在困难。

  (二)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有些学校在开展反邪教教育的时候,往往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的,选择的内容比较成人化,提到的反邪教知识比较深奥,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缺乏童趣,不符合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会导致台下学生坐不住,听不进,宣讲效果不明显。

  (三)教育方式缺乏艺术性。有些学校在教育的时候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台上的人照着课件念,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缺少与台下学生的互动、交流、讨论,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外,在开展反邪教教育的时候,有些学校往往是全部学生都集中在一起,未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的不同差异,这也是效果不佳的一个原因。

  二、“四课”协同,全面推进中小学反邪教教育

  要提升学校反邪教教育质效,需要积极调动师生、家长、校外力量的工作热情,以深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形式组织开展反邪教教育。“课表、课程、课堂、课后”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在反邪教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四个要素,达到“见诸于课表、拿得出课程、落实在课堂,顾得上课后”的效果。

  (一) 融入课程,完善反邪教教育体系

  课程是体系化、条理化、序列化的教学内容,蕴含着基本、丰富而又有创造性的计划与设定,把反邪教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可以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1.挖掘现有课程资源。在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中,很多教材里都有一些跟反邪教教育有关的内容,学校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很好地作为反邪教教育的资源。在《生命与安全》《心理健康读本》等教材中,都有比较丰富的反邪教内容。还有一些学科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故事,向学生渗透“破除迷信,反对邪教”的意识。在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法律条文,带领学生进行“反邪防邪,珍爱生命”的主题教育。

  2.引入丰富课外资源。目前,国家对反邪教教育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资源也比较多。学校要充分挖掘网络、图书、音像制品中丰富的反邪教资源,建立相应的资源库,进一步拓宽反邪教教育的路径。比如在中国反邪教网及其新媒体平台上,有很多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等,如针对中小学特点制作的动漫连续剧《无邪君降魔记》,这些作品以生动浅显的画面解说,引导青少年警惕邪教蛊惑、争做学法懂法的新时代好少年,特别适合学生观看,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整理形成课程体系。资源一多难免显得杂乱,很多资源还存在内容重叠甚至矛盾等问题,需要学校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根据不同年级进行编排,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使反邪教教育具有逻辑性、进阶性、系统性等特点。比如,在小学低段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邪教种类、特点等,在小学高段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邪教是如何对人进行精神控制的,洗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等。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二) 排入课表,保障反邪教教育时间

  所谓“课表”,是指学校对学生上课过程中的课程安排,具体指什么时候上什么课。把反邪教教育排入课表,进入到学校行事历、每月或每周工作中,可以改变过去“想到才做”“不想不做”的问题,从根本上保障反邪教教育时间。

  1.上好开学第一课。很多学校在开学的时候都会开展“开学第一课”,把反诈、防溺水等认为重要的安全教育安排在里面。事实上,反邪教教育也应该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学校在开学初就邀请法治副校长进校进行宣讲,积极引导学生远离邪教,自觉抵制邪教,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让开学第一课成为反邪教教育的第一课。

  2.做好国旗下讲话。每周的国旗下讲话是中小学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可以安排教师或学生在国旗下讲话的时候进行反邪教的主题教育,通过朗诵、演讲、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国旗下讲话成为充满活力、趣味横生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觉抵制和防范邪教的能力,用科学的精神和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

  3.用好安全教育时间。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每天放学1分钟、周末放学5分钟、节假日放学10分钟”的安全教育时间,向学生进行反邪教教育。虽然每次教育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教育,可以牢固树立学生反邪教的意识。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晨会、队课等时间进行主题教育,结合一些社会新鲜事或者热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最新的反邪教动态信息,帮助学生提升辨别和防范邪教的能力,建立防范和抵制邪教的意识,压缩邪教生存的空间。

  (三) 进入课堂,建立反邪教教育阵地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师育人的主阵地。把反邪教教育和课堂相结合,就是要改变过去“零敲碎打”“隔靴搔痒”式的教育方式,改变“一阵风”的现象,真正把反邪教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里面。

  1.组建课堂宣讲队伍。在学校反邪教教育中,教师是开展教育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反邪教教育的主要责任。每位教师要利用好自己的课堂,营造反邪教宣传氛围,织密反邪教教育网络。学校还可以积极和法治副校长合作,发挥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优势,深入开展反邪教宣讲,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用鲜活的事例揭示邪教危害。另外,学校可组建反邪教“小小宣讲队”,用儿童的视角看反邪教教育,用学生自己的理解讲述对邪教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的教育能引发同龄人的共鸣,取得更好效果。

  2.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要提高反邪教教育的效果,必须采用符合中小学学生学习特点的方式进行教育。针对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学生宣讲反邪教基本知识。比如,通过小品、课本剧、相声等形式,把邪教的危害展示出来,或者以读书会的形式,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对科学、守法的理解,表达小小卫士反对邪教的决心。另外,还可以和信息技术相融合,利用教室里的一体机等设备,制作一些快问快答的互动小游戏,让学生在抢答的过程中加深对邪教的认识。

  3.开展课堂专题研究。反邪教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更新反邪教的专业知识。要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让部分教师对反邪教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对社会上的各种反邪教动态进行与时俱进地思考,结合本校校园实际开展反邪教的教育研究,让反邪教教育始终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四) 延伸课后,营造反邪教教育氛围

  课后包括学生的课间休息、放学之后、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学校用好这些时间段,做好家校共育、全社会共育,营造浓厚的反邪教教育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反邪教防线的保护之中。

  1.加强反邪教环境建设。环境是潜在的教育资源,在反邪教教育中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可以利用校内的黑板报、电子屏、墙壁、横幅等地方进行反邪教宣传,利用学生无意注意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有些学校在图书馆设立反邪教教育角落,张贴一些反邪教的宣传海报,放一些反邪教教育的书籍,这些也都是很好宣传手段。学校还可以和社区、街道合作,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地方放一些反邪教的宣传品。

  2.设计反邪教课后作业。作业是巩固学习成果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反邪教教育之后,学校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有意义的课后作业,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反邪教绘画、歌谣、作文等比赛,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接受反邪教教育。学校还可以将学生的作业进行集中的展示,比如举办反邪教的专题画展,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接受反邪教教育。

  3.开展反邪教家庭共学。在反邪教教育中,家庭是重要的一环,家校联手有利于反邪教教育的成功开展。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学生家长群等多渠道开展反邪教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齐心共反邪”的主题活动,通过学生向家庭传播反邪教教育的正能量,增强家庭全体成员防范和抵御邪教侵蚀的能力,营造“人人参与、反对邪教”的良好氛围。

  总之,做好学生的反邪教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学校通过“课表、课程、课堂、课后”的充分联动,完善反邪教教育体系,保障反邪教教育时间,建立反邪教教育阵地,营造反邪教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抵御邪教的侵害,破除迷信、热爱科学,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鹏飞《构建系统向善文化 筑牢全民反邪防线》人民法治,2019

  [2]孙梁《拒绝邪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

  [3]王艺 《浅析校园内的反邪教斗争》卫生职业教育,2010

  [4]舟山市委统战部《以“六个一”为载体 推动宗教反邪工作取得新成效》中国宗教,2019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