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在家庭教育中可发挥独特的作用

“仪式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需要仪式感” ---面对紧张忙碌乃至有些单调枯燥的生活,这成为很多现代人的心声。尽管“仪式感”近来也被很多人滥用,徒走其形式而不走心,但不可否认仪式感的确有其存在的价值:大到有关国家的重大事件发生和重要人物接见场合,小到我们的终身大事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重要时刻,借助“仪式感”这种方式,往往就能有效的表情达意,充分诠释其价值和意义,并彰显出重视度和重要性。同样,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安排组织合适的“仪式感”事件,用好“仪式感”效应,也能在促进家庭和谐、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方面发挥出不错的效果。


生活需要仪式感,哪怕只有一个人


那么,什么是仪式感?

有人给出过定义,大致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对某件事或某种行为的系统化的重复,并赋予其仪式的意义,使其具有应该继续下去的理由和价值。

所谓系统化的重复,是指重复按某套模式整体推进,包括每次重复之前都需要做的必要的准备工作,而仪式的意义在于,对重复这件事或这种行为在心理上的重视,让重复得以持续。

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我们能用到的仪式感事件或日子,比如家庭成员的生日,父母的结婚纪念日,上学日,毕业日,某个家庭成员涨薪日,某个家庭成员晋升日,重要节假日,每周家庭例会日,年度家庭总结日等等。在平淡的生活中,抓住这些日子或事件,好好组织准备一下,搞出“仪式感”,就可能使之成为一个促进家庭团结向上的良好契机,岂不是很好?!


有“仪式”,才可能触发“感”。

案例:每周家庭例会

就拿每周家庭例会日来作为例子吧。以一周为周期,以三口之家或一个大家庭为单位(人多能增强气氛,当然也增加了组织及可持续的难度),可以定在每周六晚餐后晚七点准时开始,会议的主持人可以是轮流担任,内容可以包括如下若干:

(1)主持人精彩分享(精彩文章朗读分享或一周事件综述或生活感想漫谈等等,5分钟);

(2)各成员每周生活/工作/学习成效总结(强调对上周以来变化的表述及下周的安排计划),每人5到10分钟;

(3)家庭主题讨论:每周围绕一个主题(比如社会当前的热点,争议话题等)进行30分钟的各抒己见,当然要注意价值观的引导;

(4)家庭精神生活丰富:家庭影院(如名片欣赏)或优质纪录片(或到电影院),卡拉ok等。

若家长不参与(2),只是听取,例会也能进行也会有一定效果,但若能参与作为一员,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当然,这就对我们家长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要求放下面子(尤其是传统留下的所谓“家长权威”)面对一样的“监督”。事实上,作为父母,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步,那么其实你在孩子心目中的所谓“权威”也许只是一只纸老虎而已,做父母的内心应该有数!

作为大家庭,我们自己就曾为了几个孩子的关键阶段的成长而举行了一年半这样的家庭例会仪式,直到大家庭解散。实践表明,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整个家庭积极向上,家庭各成员也是全方位全面的提升,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当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会逐一谈到。

家庭教育中的仪式感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仪式感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为仪式而仪式,要把仪式感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

仪式感走的是形式,但讲究的是内容及实质成效和目的,所以,把它与习惯、品格养成、自我教育管理能力提升等相关联才会更好。这也是家庭中仪式感的主要目的。

仪式感中,每个家庭成员必须是平等的,享有充分的说话权,让孩子们体验到被尊重

不应擅用家长权威,要充分听取,可以建议意见,对困难的问题要群策群力,尽量避免简单的批评批判;批评的同时必须伴随建议或方案;维护每个成员的尊严感,推进家庭不断进取向上。

另外,仪式感最大的挑战就是重复和新鲜感之间的斗争。比如上述的每周家庭例会,开始大家都觉得新鲜,积极努力,认真参与执行,但随着新鲜感过后,一周一周的不断重复,就容易产生“应付”心理。所以,周例会的内容安排就要适当灵活些,毕竟有些工作或学习不是每周都会有很大的变化,那么有时就从简;而讨论的话题则需要尽量立足当前热点从而受到欢迎;关于分享,也是尽量以大家乐意的方面为主,不必过于限制;至于电影纪录片啥的,能开阔视野欣赏放松丰富精神生活,谁不喜欢呢?这样,周而复始,大家也并不觉得厌倦,反倒是每周不那么搞一下还觉得不习惯了。

事实上,当每周家庭例会仪式中的有关核心内容模式,比如每周总结及自我管理等,形成为每个成员的习惯意识时,其实这个仪式感存在的意义和目标已经达成,形式已经可有可无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仪式感可以给以一定的实施周期或有效期,这也是对仪式感的一种尊重,以便后续新的仪式感的启用,毕竟,它除了生活的点缀,也就是一个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