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认字特别快?父母可别瞎高兴,这些细节要知晓
两天前,客服部门的小伙伴接到一位奶奶的投诉,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她们家孩子年龄段的班课,为什么0-3岁的早教班不教孩子识字。
事实上,我们也遇到过许多类似的情况。
2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认识200多个字;3岁的孩子识字1000多个;子3岁就能背诵《三字经》,读300首唐诗这样类似的事情。太让人担心了!但这真的很好吗?
不要在孩子3岁之前让他们读书
前几天,我刚读到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原副主任庞月光教授的一篇文章。
老人在文章中对幼儿园的一些所谓“幼儿汉字教育”和“0—3岁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理论突破”的“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批评。
他说:“好父母可能不会认为所谓的“教不会说话的孩子”会“读”字。
事实上,孩子们不会也不能真正理解他们所教的单词,而且,这会给今后的实际识字教学带来很大的干扰,从而影响他们的早期思维发展中也就是说,这种所谓的认字不仅没用,而且有害。”
过早认字可能会导致孩子们感到疲倦,学习兴趣不高。
以2岁的孩子为例,此时的他他知道上面提到的200多个单词。
但上小学后,妈妈发现孩子开始讨厌读书,于是向心理专家求助得到答案因为孩子们过早地学会了阅读,他们的大脑发育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孩子们无法理解阅读的行为,自然也就无法体验到任何乐趣,只有当他们读到字符时,他们才会感到无聊和矛盾!
这也说明,过早教孩子读书,危害确实很大。
很多家长认为,在孩子3岁之前多认识汉字,对他们今后的阅读有很大帮助能力。
但是事实呢?这种方法不但没用,而且会引起孩子的心理抵触,导致诵读困难,奶奶也犯了这种错误,幸运的是,我及时阻止了她。
一些调查显示,儿童需要在三个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实现真正的“自主阅读”。
一是丰富的口语和词汇能力;二是成熟的图片阅读理解能力;三是高水平的写作意识。这些能力在孩子3岁之前是很难满足的。
不要以为“早阅读”等于“早认字”,这会导致孩子只能“读”而不能“阅读”。
早期的认知也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我非常喜欢的日本图画书之父松下说了一句话,我认为这句话特别合理:“让孩子早点读汉字,或者强迫他们尽快养成阅读的习惯,都会破坏孩子们的想象力。”
什么才是真正的终身技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一项技能远不如想象和创造力,以及过早给孩子标准答案,是最有可能破坏想象力的行为!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美国有一位母亲起诉一家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教她3岁的女儿伊迪丝阅读,并要求赔偿1000万美元的精神残疾,因为幼儿园剥夺了她孩子最宝贵的想象力。
在老师教孩子们阅读之前,伊迪丝可以把“O”说成一个圆形的东西,比如苹果、太阳、足球,等等,因为老师教她读26封信让她失去了这种能力。
最终,这位母亲赢得了官司,并推动了内华达州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修订。
我们常说想象力是儿童思维的翅膀。我们绝不能做父母,因为他们没有学会飞翔而切断孩子的翅膀!
如何引导孩子科学阅读?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都应该明白为什么“3岁前不教孩子读书”?那么,当儿童的身心发展到适当的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儿童科学地阅读呢?
4岁的年龄是儿童性格意识的萌芽阶段。
在这一时期,孩子们仍然主要看图画。因此,我们不应该直接教孩子读汉字,其实可以丰富儿童的写作环境,让儿童感受到文字的存在,逐步从图像识别向识字过渡。
比如:购物时带孩子看产品标识;陪孩子看绘本、讲故事;家长平时多看书,在孩子面前树立好榜样等。
家长一定要明白,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真正知道多少个字,而是要让孩子有一个随时感受到话语力量的环境。
孩子们对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很好奇,第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环境,孩子自然会慢慢感兴趣阅读,千万不要让孩子背这个背那个吧。
5岁到6岁是儿童性格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意识到文字可以传达意义和表达图片内容,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探索单词。
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耐心地为孩子们解谜,鼓励孩子们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图片或事物来理解单词,让孩子们尝试着独立阅读和翻译,把单词识别当成生活中的一个小游戏。
我现在就刻意引导孩子把语言和生活搭配起来,他渐渐发现说话有了动力。
例如,我们经常去图书馆体验“宁静”的感觉;我们玩水体验“嬉戏”的场景;我们去动物园,寻找标志,寻找动物的住所,就像这本《魔法识字书》一样,都是通过图片来教孩子认识汉字。
要明白正处于4岁~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脑长时间都在飞速发育从而导致注意力(专注力)集中不起来,我们可以通过命令孩子指读绘本的方式来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孩子指读绘本的好处:
在指读绘本的过程中,能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三到读书法”即:心到+眼到+口到;在明代的《教子良规》中明确表示了古人对孩子识字的态度:读书必先识字,识字必用指读。
魔法识字,一个字,一组词,一句话,一首诗,帮助孩子理解字义,有声伴读。
最后,我想提醒你两件事你永远不应该做:
1、不要强迫孩子读书,在他或她感兴趣的时候不要敷衍。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他们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可能会对识别字符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会指着路标纠缠父母解释。我们不必因为孩子还没有四五岁就刻意回避,只要我们耐心、自然地向孩子解释课文及其相应的含义就可以了。不要在孩子还没准备好强迫他读书的时候,也不要在孩子的主动性下敷衍了事地探究单词,压抑他的兴趣。
2、我们不能死记硬背,要注意实物与文字的联系。
现在,有许多图形卡帮助儿童阅读。几乎每个家庭的墙上都挂着识字卡,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更多的单词。
但这种简单的从图片对应文字的方式不如直接带孩子去感受真实的物体,把物体和文字对应在一起是有效的。
当一个孩子在动物园里看到一只猴子时,学习这个单词和从图片中背诵单词“monkey”是完全不同的,小柳在网上查找了很多有关于这方面的启蒙书籍,结果越查越乱,于是给我的同学约了出来聊了3个多小时,她是一名小学教师,在聊起启蒙汉字的方法时,她送给我一套《幼儿学前800字》,正好帮助我解决了选择困难症。
相对于单调乏味的文字,4~6岁的孩子更容易记住色彩斑斓的图片,在孩子在记住图片的基础上,父母再慢慢地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
特别是准备上小学前的孩子,父母可以选择这套专门针对学前800字的训练手册,让孩子有目标的进行识字训练,从而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想提醒你,所有在孩子的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时开始的“高等教育”都是无用的!儿童的童年不会有第二次,我们要做的是尽量避免错误的教育方式,以免给儿童的生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为人父母并不容易,但我们不必太担心,只有对孩子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从长远来看为他们找到解决办法。#育儿有方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