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改变一生!3-6岁儿童必读绘本,为孩子收藏!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阅读能够提供一个广阔的多维空间,在顺从天性的过程中给孩子带来艺术、文学、科学、哲学等全方位的滋养,让孩子积蓄开启非凡一生的能量。

  如果你想把宝宝培养成一个有情趣、有知识、有能力、有见识的人,海量优秀的儿童读物就必不可少,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照亮宝宝的精神世界,赋予宝宝神奇的能力。

  

  宝宝的年龄不同,从阅读中吸取灵性养分的需求也不同。

  如果把孩子的读书粗略分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图画书为主的亲子阅读阶段(0—5岁左右);

  第二阶段是“桥梁书”阅读阶段,主要是针对幼小衔接年龄段的孩子,引导孩子从依赖“亲子阅读”慢慢转入“独立阅读”。

  第三阶段是章回体小说(分章回叙事,也就是常见的文字书)的独立阅读阶段。

  

  桥梁书的特征

  1、故事长度适中,主题一般不会灌输深奥的“概念”,而是贴近孩子的生活,以此诱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文图比如大概在1:1,还可以说是图少字多,甚至有些图画是黑白的。在桥梁书中,图不再是主角,而是成为文字的补充,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工具。

  3、针对对象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

  选择桥梁书,情况要根据亲子共读的基础而定。

  

  唠叨两句,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能尽快大量识字,在孩子尚未进入幼儿园大班之前,就给孩子读选择文字较多的桥梁书,这反而会降低孩子的读书兴趣。

  其实根本无需操之过急,在孩子的一生中,不识字只读图的时间那么短,家长应充分培养孩子对图画书的感受能力。

  关于自主阅读的几个问题

  1、我家孩子已经六岁,认得一些字,会自己看书,我是不是解放了,不需要再亲子共读了?

  松居直曾经说过:“五六岁的孩子看书,大都是盯着文字或拼音一个一个地念,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在看书,而是在读字。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太可能了解书中的故事,更别说乐在其中了,书的内容也就不会留在他们的记忆中,也就无法带给孩子精神上的成长。”

  所以可以考虑在这个逐步识字的阶段,孩子开始自主阅读+大人读给孩子听,两种阅读方式并存。当然孩子自主阅读是发自内心地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非强迫。

  2、孩子拒绝自己读书,完全没有自主阅读的欲望,怎么办?

  刚识字的孩子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会产生挫败感,进而抗拒自己读书。这时大人陪着读时,建议多给孩子鼓励,帮助孩子寻找一些识字的方法。

  还有一种是孩子自己能顺利读懂故事,但是不喜欢独自阅读的感觉,因为心理阅读年龄还没有断奶,这时建议大人继续陪着阅读。

  3、孩子能自主阅读了,还需要看低幼的绘本吗?

  别那么急着收走孩子喜爱的绘本,或者不再买了,不然他们将会失去很多阅读的兴趣,和阻碍了他们视野的开拓。

  10本3-6岁儿童必读绘本,为孩子收藏!

  01《神奇的校车》

  

  《神奇校车》是将奇特想象和抽象科学知识完美融合的科普读物。

  古怪热情的卷毛老师带着8个性格各异却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开着一辆可以随时变形、上天入地、穿越时空的校车,身临其境体验各种刺激好玩的科学实验,通过一次次神奇的旅行把孩子引入科学王国。

  

  它涵盖了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人文科学等领域,是全美最受欢迎的儿童自然科学图书系列,曾入选美国书商精选书目,荣获波士顿环球图书奖和美国《亲子共读》“神奇奖”非小说类大奖。

  

  适合3-6岁的孩子亲子共读,6-12岁孩子自主阅读。毫不夸张地说,孩子的科学启蒙,就是它了!

  02《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的宝贵财富,与《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并称为“世界三大儿童文学经典”,已被翻译成14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格林兄弟适当地通过幻化、夸张等手法,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让孩子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求得真善美,分清假恶丑。

  

  其中,《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最为著名。

  03《大卫,不可以》

  

  《大卫不可以》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也适合亲子共读的经典绘本。通过淘气大卫的故事,带领宝宝们学习生活中的行为和规矩,让孩子成为活泼而有秩序的乖宝宝。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大卫,他天真无邪、活泼淘气,随心所欲、四处闯祸,世界上哪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这样呢?

  

  画中的老师与妈妈都只画出下半身,而大卫的身体却占满整个画面,仿佛是用这样的做法提醒家长,要从小孩儿的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纠正、规范他们的过错时,尝试采取宽容与理解的态度,除了应有的处罚外,也不要忘了适时地表达爱。

  04《奇妙的数王国》

  

  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数学从始至终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可是面对那些抽象、深奥又枯燥的公式,孩子的学习热情总是瞬间熄灭了。

  数学真的那么高深莫测,难以亲近吗?我们只能痛苦地学数学吗? 当然不是了!

  

  《奇妙的数王国》书中涵盖了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数学题型与知识点,将小学数学知识贯穿始终,情节环环相扣,融趣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可以说,这是一套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数学故事集。

  李毓佩教授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形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读起来轻松自如。

  05《I Wonder Why》

  

  《I Wonder Why》是英国麦克米伦出版集团旗下最畅销的童书系列之一,堪称英文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被泰晤士报誉为“最佳儿童知识图书”,曾经创造每小时卖400本,全球狂销1000万册的记录,迄今被翻译成17种语言。

  

  每本书围绕一个的生活化的主题展开,内容从自然到科技,从人文到历史,插图细腻精美、活泼有趣,用完全孩子的视角提出孩子最感兴趣的问题,在生活化的场景中给孩子讲述百科知识,孩子也可以从中培养遇到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的好习惯。

  06《勇气》

  

  全书就像一首散文诗,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画面鲜活、风趣幽默,非常适合大声朗读和课堂讲述,作者采撷生活中小小的片断,用优美的语言和活泼的画面,教孩子用源源勇气面对未知的下一刻:勇气是骑自行车不装辅助轮,是留下一根棒棒糖明天享用,是向陌生人问好,是勇尝不喜欢的蔬菜……

  如果“第一次”对中班孩子来说是人生中的壮举,那这本绘本将会成为站在他身后鼓励他、安慰他的温柔手臂。看完这本绘本,一个中班孩子说:“以前我做错事,不敢说的,但看了这个以后,我会勇敢地承认错误,后来发现也没那么可怕。”

  07《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五岁的小女孩小惠,突然被妈妈指派工作到商店买牛奶。小惠平常会跟妈妈上街,但自己一个人去,还是第一次! 她和所有五岁的小朋友一样,喜欢帮爸妈做事,她大胆地接下工作,兴奋的走出家门,但是越走心里越害怕,尤其一辆速度很快的脚踏车,让小惠的勇气一点一点消失。

  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第一次独自上街去买东西,那可是个伟大的探险啊。虽然只是去离家不远的街口小店,可对小主人公美依来说充满着一桩接一桩的冒险事件……当孩子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仿佛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这些冒险。。”

  08《皮特猫》

  

  《宝宝第一套好性格养成书:皮特猫》(共6册)

  是一套在美国家喻户晓、几乎每个孩子必读的经典绘本,也是美国最畅销的情绪绘本,至今仍稳居美国亚马逊畅销榜前茅,几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拥有一册《皮特猫》。

  《皮特猫》系列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信、乐观、勇敢的优秀品格,它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直面困难、乐于分享!

  09《可爱动物操》

  

  本书分别从身体动作、感官认知、语言、社会行为、情绪这五个方面来全面培养幼儿,本书涉及到各种动物的不同动作,还有很多有创意的集体游戏。

  孩子可以在父母或老师的带领下模仿动物的动作、学唱不同的儿歌,这不但有助于幼儿体质的提高,更能锻炼他们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记忆力。

  10《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

  《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堪称一套综合训练的“百科全书”,一套里有4本:《综合训练营》《迷宫大冒险》《数字大爆炸》《图形大猜想》。

  内容涵盖了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动手力、推理力五大能力的培养,包含了单词认知、数字认知、色彩认知,以及图形连线、找不同、闯迷宫等诸多互动游戏,绝对是“游戏书中的百科全书”!

  例如点、线、面这个概念,怎么才能让小娃迅速理解并举一反三呢?

  

  通过对衣服连线游戏,鼓励孩子发现“点可以连成线、线可以组成面”这个规律,帮助孩子快速了解图形的架构。

  在数学逻辑方面,则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数感,例如让孩子帮助海盗挖金矿计算金币数值,用夸张和游戏的手法带给孩子一堂极具趣味性的数学启蒙课。

  

  这套书特别让家长省心,因为只要书本一摊开,孩子就能玩上大半天!

  它也堪称图书界的“哄娃利器”,哈哈。

  

  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所差异,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书籍。

  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或是亲子共读,制定家庭阅读计划,营造阅读的氛围,那么孩子爱上阅读,也仅仅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上文书单汇总:

  

  1、《神奇的校车》;

  2、《格林童话》;

  3、《大卫,不可以》;

  4、《奇妙的数王国》;

  5、《I Wonder Why》;

  6、《勇气》;

  7、《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8、《皮特猫》;

  9、《可爱动物操》;

  10、《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

  还需要其他类型绘本推荐?留言区评论哦~

  码字不易,拉到右下角点个“在看”呀。

  END

  猜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