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名师空中课堂系列报道|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
【摘 要】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是江苏省大力推进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在清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情况下,探索建设在线校外教育服务平台及其配套措施,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满足学生课后学习辅导的需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不断缓解和遏制校外培训的需求,逐步构建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在线教育平台。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目前已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基本实现初定的“六个一”建设目标,基本建成具有智慧教育江苏样式的智能化、个性化、公益化的学习辅导服务平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个性化;答疑课堂;互动课堂
【作者简介】亓秀燕,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网络技术部科员
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教育信息化也随之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2018年,教育信息化从1.0迈向2.0,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2019年10月2日,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驱动下,在线教育作为学生线下教育的有效补充,近几年开始蓬勃发展,呈现出更丰富、更多样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一、在线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相比线下教育,在线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不受时空的限制,任何地方都能听到国内外优秀教师的课程,并可以反复多次重新温习。在线教育形式多样化,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的学习风格,上课方式可以一对一、一对多,也可以多个地区教师上同一堂课。在线教育可以运用录播、直播等各种形式。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中,在线教育凸显出了它的重要意义,加速改变了学生和教师对学习知识的习惯。
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建设初期,项目组赴全省各地进行调研,通过对各地学习平台、各大机构学习平台的调查研究以及一线教师的征集意见,发现目前大多数在线教育还属于批量教育,因为缺少了像线下教育这种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个体诉求很难得到回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学生希望能快速获得教师引导性的答疑
学生在家中做作业时,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中的大部分会通过上网的方式来搜索问题。这种方式非常耗时且不能实现图片识别。如遇到数学问题,运算和逻辑符号的输入就会成为使用搜索工具的一大难题,学生基本无法独立完成这个过程。即便是市场上收费的学习平台,可以通过拍照进行搜题,也只是给出答案,没有详细的解题过程,无法针对学生的疑虑进行答疑。像语文和英语等需要理解的语言类题目,单纯的文字很难能解答学生的疑惑。
2.学生希望获得有针对性的互动课程视频
目前,大部分学习平台提供的录播课,主要是按教材的章节或知识点来录制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按需查找想看的课程。但当学生观看视频,遇到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时,他们希望能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得到针对性的帮助。
3.学生希望平台能提供有效的练习题目
大部分学习平台能够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视频课程,但是学生学习完这些课程后,没有配套的题目进行练习,不能进行巩固,并不能评估出自己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即使有些学习平台提供了一些题库题目,但无法与课程对应起来,双方是孤立存在的,仍需学生去大量的题库中寻找合适的题目。学生更希望能够学习完课程后,平台同时自动推送出对应的题目进行练习,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
4.学生希望获取更精准的学习建议
学生在线学习时,面对大量的学习资源,有时感觉无从学起,自己挑选起来也很耗时。如果平台能够自动筛选并推送给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但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多个平台上进行学习,而这些平台相互都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将学生学习的数据共享。平台收集不到学生完整的学习轨迹数据,就无法针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的大数据深度挖掘,从而不能对学生给出有效的学习建议和精准的资源推送。
二、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个性化内容建设
经过前期调研分析以及收集的教育专家意见,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确定建成一个统筹全省名师资源,并贯通线上线下与课内课外的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网络互动大数据学习平台。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两年的建设中,内容的个性化建设始终贯穿其中。
1.“在线答疑”线上一对一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障碍
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中一个重要的模块就是“在线答疑”。“在线答疑”覆盖了中小学生的全学科,当学生在家遇到学习障碍时,可以实时进行在线提问,将问题通过文字输入、拍照或文件上传的方式,选择所属科目即可提交。提交后,平台首先会自动从题库中搜索已有的题目,并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如果学生仍有疑虑,可直接连线教师,由全省的在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即时的线上答疑。答疑有在线和离线两种形式,当有少量的学生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答时,教师可在问题池通过离线的形式,解答完推送给学生。教师答疑完成后,可直接打上知识点标签,该答疑资源后期直接进入省级资源库,以后相关知识点问题,可作为平台自身资源向学生推送。平台还会根据答疑的知识点推送一道相关习题给学生,让学生举一反三,并将该题自动收入错题本,让复习有的放矢。该模式解决了学生课后在家遇到难题无法找教师解决的问题,让在职教师课后也能给学生解决问题,并且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名校教师能给普通学校学生解决问题,教育资源优质地区教师也能给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学生一对一地解决问题。
2.团课预约直播模式打造名师“互动课堂”
“互动课堂”模块采用团课预约模式,由在职教师用互动直播课的方式批量解决同类学生的学习难点,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学生的同类问题。学生可以提交开课主题与教师进行约课,平台将开课主题推送到相关学科、相关学段的教师,邀请他们进行开课。教师也可以根据平台中答疑问题进行相关主题的开课,进入平台提交开课申请,平台将开课消息推送给相关学生,学生可以进行报名参加。直播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互动,学生可以举手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同时可以听到问题的解答。在直播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用文字的方式进行提问,文字提问由助教以文字的方式回答或者梳理后交给主讲教师给予解答。课前教师可以上传课前导学相关课件、学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课后支持教师通过平台布置在线检测题目,供学生进行课后检测,教师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直播课效果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根据检测情况在“在线答疑”中进行提问。
3.全省教师助力题库建设,学生有学有练
省名师空中课堂自带八千多万条题库资源,覆盖除音乐、美术、体育的各个学科。平台有一套完整的知识点目录书,每道题目具有详细的知识点标签,能够与答疑和课程资源相对应,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答疑情况或观看过课程资源后,都能精准推送给学生相适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并智能批改。
平台中提供了题库工具,鼓励全省教师提交题目,通过不断丰富题库新鲜题目,使题目不断与时俱进,避免题目老旧。教师可根据知识点一键导入相关题目,经审核后可加入现有题库。平台可以根据教师录入答案自动批改,学生通过答题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有学有练。平台收集错误题目放入错题本,学生可以根据错题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重点地复习,使学习有的放矢。
4.深度挖掘学习大数据,描绘学生个人精准画像
省名师空中课堂通过采集记录学生答疑、观看课程视频、团课、做练习、错题率等学习行为数据以及跟地方平台对接收集相关数据维度的各类数据,针对不同的维度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收集有效数据,最终形成学生的个人空间,将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或者教师。平台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智能判断学生在知识点掌握上的优缺点,如薄弱知识点、提升知识点等,并根据分析数据实施精准学习推送,实现“一生一方案”,真正帮助学生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
5.强劲的技术,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
省名师空中课堂支持多终端登录,如微信端、App端、网页端、电视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进入平台,方便快捷。答疑、直播课堂支持实时音画互动和白板功能。白板支持手写,对接智能笔等外部接入设备,具有删除、清屏等功能。教师与学生可同一时间在同一白板内进行双向的书写互动,保证更加高效快速的沟通。平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数据维度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形成每个学生特有的学习空间,实现教育的因材施教。
三、省名师空中课堂之个性化教学展望
1.探索线上线下教育的共同发展
教师在学校上课时可利用平台的优质资源精讲授课,调用题库开展课堂练习,根据学生的学情,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当堂分层教学和作业布置与批改,有效提升学生课堂掌握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教师也可将上课资源以及课堂实录一键导出上传到平台,与全省教师和学生共享,学生课后也可通过平台观看上课实录进行复习。平台可以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以简报的形式发送给任课教师,方便教师有的放矢地对全班学生实施线下教学。
2.实现更多平台的融合发展
与更多相关的平台进行数据深度融合,如知识点管理系统、智能题库、网络阅卷系统、错题智能分析系统、课堂行为分析系统、学业水平分析系统、教学评价系统、学生作业数据分析系统等,汇总到本平台,对学生进行更加精准的大数据分析,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无感式、伴随式数据采集分析。增加关于学生学习轨迹包括学习计划数据、课后作业数据、作业时长、学习进度数据、练习题数据、错题数据、成绩数据、知识点掌握数据、知识图谱等全方位收集,打造学生个人精准画像。
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自建设以来遵循“学生中心,育人为本;集约建设,共建共享;统筹推进,统分集合;机制保障,引领发展”四大原则,整合课程、教师、作业、题库、评价等资源为家长减轻教育焦虑,进一步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支持,有效陪伴和助力学生成长。我们期待省名师空中课堂将继续在“双减”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用有深度的技术推动有温暖的江苏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A/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2010-07-29/2011-10-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A/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18-04-13/2018-04-18.
[3]辛自平.中小学在线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21(Z2):30-33.
[4]刘永革,葛彦强.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个性化培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143-147.
(本文来源:《江苏教育》2021年第94期,总第15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