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热的喜与忧
编者按
近日,湖南卫视《神奇的汉字》落下帷幕,掀起了关于汉字文化的又一次热潮。节目中的问题,比如“抬杠与哪个节日有关?”“以下哪个词牌名出自诗词,一剪梅、破阵子、清平乐?”,因知识性强又趣味横生,引起热议。从2013年兴起的《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2016、2017年推出的《汉字解密》《汉字风云会》,再到近两年热播的《奇妙的汉字》《神奇的汉字》,各大电视台播出的汉字文化类节目取得不俗的口碑与人气。那么,在关注汉字、热爱汉字的热潮中,还有哪些可能被忽视的误区?本期我们特邀曾担任《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奇妙的汉字》点评嘉宾的张一清研究员为您解析。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同时也是从远古时代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唯一文字。可以说,汉字承载着数千年中华历史与文明,点画之中蕴涵乾坤,方寸之间演绎天地。
汉字热的兴起
当今时代,古老的汉字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汉字,既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围绕汉字的话题一直不断,而且还产生了诸多影响深远的喜人现象。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蔚然成风。在这股热潮中,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标志的全民参与的电视节目以及相关活动层层涌现,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关注汉字的热情,在传播汉字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理解和使用汉字水平的提高。比如大家经常使用的一些词语,像“打喷嚏、龋齿、茼蒿、搛菜、勾芡”等,提笔忘字的现象十分普遍,现在的情况已经有所改观。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书面色彩较浓且极具文化意蕴的词语,一段时间以来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劬劳、椿萱、岁杪、轸念、翊赞”等,随着这些词语通过荧屏广泛传播,它们又唤醒了人们的记忆,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由此可见,媒体对汉字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传播作用;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本质上还是这类节目契合了人们对汉字的热爱与关注。
语文能力和汉字应用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此同时,教育部、国家语委2016年重新修订并颁布了《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自2007年以来,全国参加“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人数累计已达30多万人次,显著提升了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大专院校学生在内的相关人群应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和水平。从测试实践看,最初很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把“肺”的右边写成“市”,把“仗义执言”误作“仗义直言”等,到后来情况明显已经大有改观。
全社会注重写字能力的意识越来越浓厚。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与书法进校园、进课堂相得益彰的是,社会上各种书法培训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为各年龄段学习者提供了适宜的学习平台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许多学习者的写字基本功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出版行业针对大众关注汉字源流的趋势,集中推出了一大批普及汉字知识的读物,而且催生一些新媒体研发出多种多样普及汉字知识的创新产品,使公众有了更多、更便捷的途径感受汉字奥妙,领略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字热的冷思考
在关注汉字、热爱汉字的热潮中,我们也必须看到,与总体情况越来越好相对照的,仍然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以至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普及汉字知识的出版物增多,也使得某些有疑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得以传播。
这些舛错主要是对汉字源流的解读不全面或者不正确。例如有人把“宁”与“安”类比,把“宁”字下面的“丁”解读成跟“女”相对的“男”,殊不知“丁”这个字在古代除了最初表示“钉子”,后来引申出来的含义是不分性别的“成年、壮年”等;现在的“宁”其实有若干种来源,它既有跟“伫;贮”相关的来源,也有跟“安宁”和“宁愿”等意思相关的来源。
解读汉字绝对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想当然。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人竟然说“射”和“矮”是一对彼此张冠李戴的汉字,因为前者由“寸、身”构成,意味着身材矮小;而后者则通过“委派出箭矢”表示“射”。事实是,“射”字里面的“寸”最初是手以及小臂的形状,“身”则是由“弓”讹变而来,所以最初意思就是通过用手拉弓表示射箭;至于“矮”字,其中的“矢”表示丈量工具,“委”则只是表示“矮”的读音与它接近,如果联系一下同样包含“矢”的“短”字,基本上就不难理解“矮”最初就表示“矮小、短小”等。因此,出版汉字知识的普及读物,其初衷值得肯定,但还要花大力气严把质量关。
其次,书法教育以及各种习字、练字活动的蓬勃发展,客观上遇到了缺乏合格师资的窘况,甚至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
面向大众的书法教育应该突出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把字写得工整、端正;二是对书法作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简而言之,书法教育不应当以培养书法家为己任,而是应当定位于让所有学习者能够写出一手工整、端正的汉字,并且喜欢写字、爱好写字。也就是说,“书法”的“书”指的是书写,“法”则可以理解为汉字尤其是楷书汉字的结字规矩。实际上,正楷汉字的构字方法,从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一直到清末民初书法家黄自元,历朝历代都有书法大师对楷书笔画以及间架结构进行梳理和总结。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文献做一定的整理加工,特别是针对现在硬笔书写更加普遍的情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拟定出更加适合硬笔楷书的书写规则与基本方法,这显然是当前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因为就普遍情况而言,可以说大多数人的硬笔书写状况不尽如人意、不容乐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最基本的训练,因此,理出一些可以指导楷书习字的最基本规则就显得尤其重要。
再次,从深层次看,传播和普及汉字知识的出版物以及电视节目等产品形式,在汉字以及汉字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较为欠缺。
一般而言,现在的出版物和电视节目,大都比较注重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和受众兴趣的内容,因此,在对汉字和汉字知识的选择上,考虑“点”的情况比较多,对“面”上的系统考虑则相对薄弱。这种情况容易引起产品的内容撞车或雷同现象。
比如,关注象形字远比关注其他造字类型的汉字多,似乎一提到古文字,第一反应就是甲骨文、金文里那些描摹事物轮廓的象形字,如“日、月、手、足”等。还有就是容易聚焦那些古今意思有明显差别甚至是意思完全相反的字词。比如,最初意思接近“跑”的“走”,最初表示“悖逆、违背”等意思的“乖”。以及最初用于男子的“千金”等。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适宜的“点”确实可以激发兴趣、引起共鸣,但相似乃至雷同的内容导致审美疲劳,相关产品的吸引力也会下降。从汉字知识普及的长远发展来看,专注于“点”的考量与思路,会在可持续性方面显现出乏力的一面,所以需要拓展思路、合理规划与布局。受众对汉字的关注与兴趣,常常也反映在他们需要针对一般常用汉字的系统性知识,这类产品应当收字广泛,脉络清晰,方便大众随时查阅与应用。
由此可见,如何适应公众对汉字以及汉字文化兴趣浓厚的氛围与形势,全社会特别是相关领域的有识之士,还有比较充分的发挥空间。
(作者:张一清,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