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打车软件引发的三大争议

   

  6月初,“嘀嘀打车”软件在成都设立了运营机构。而在此前,“快的打车”、“e达招车”等团队也入驻成都,成都手机打车软件市场正在进入加速开发期。“打车软件”是一种基于LBS的服务,乘客通过打车软件发出需求,软件自动获得打车人的位置,向司机终端发出语音播报。相比传统的电话召车服务,手机打车省去了服务台的中转环节,且乘客地理信息和司机状态均可见、乘客需求变更可即时发送,显得更为便捷。

  这种全新的打车方式在让使用者感到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不少争议。

  争议一:契约关系过于松散?

  6月18日上午10点,记者安装了“嘀嘀打车”软件后,预约了11:45的用车,不到20秒,手机收到了有附近司机接单的提示。但在11:30时,记者收到了接单司机何师傅的来电,“我现在还在机场排队,排了一个小时还没有排出来,接不到你了,提前跟你打个招呼。”

  同样,也有出租车司机遇到过乘客“爽约”的情况――赶到目的地,乘客却先打到车走了。不同于传统电召出租车的提前扣费,目前在成都推广的几款手机打车软件全部采用的是“零收费”模式,这也让爽约显得“零成本”。

  这就引发争议:这种仅仅依靠软件“约定”建立的契约关系是否过于松散?

  “嘀嘀打车”软件上的“叫车攻略”显示,预约双方其中一方的爽约行为被对方投诉后,将受到为期不等的账号停用“处罚”,三次爽约后账号将被永久停用。

  但这样的“处罚”又是否具备约束力?“现在打车软件很多款;就算是在一款软件中被停用了,还可以换其他款软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成都市民这样说。

  争议二:容易引发司机违规?

  当日临近晚高峰,一场大雨突袭成都,记者再次拿出手机叫车。30秒后,往五桂桥方向赶的宏达公司出租司机曾师傅接下了记者的“下单”,并在10分钟后赶到了记者的所在地,“因为接了你的单,路上不少等车的客人我都没拉。”

  这种行为是否构成拒载?记者拨打出租车拒载投诉电话96515后得知,只有当出租车的空车牌竖立、司机停下车来了解过乘客的目的地后拒绝搭载,才能判定为拒载。为了避免麻烦,曾师傅还有个办法:“我接了单以后就按下打表器,车子就会显示有客状态。”

  让曾师傅烦恼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由于高峰时段叫车的人很多,曾师傅的手机每隔几秒钟就会接收到下单信息,因为信息太频繁,曾师傅索性暂时关掉了手机流量;另一位金师傅也提出类似困扰,“听到合适的订单要及时去按键抢单;接单成功后,还要跟乘客通电话,确定地点。”他不得不一边开车一边留意手机。

  根据最新发布的交规: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一次记2分。《成都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也要求,驾驶员不得在行车时拨打、接听电话。

  司机使用手机打车软件,是否面临违反交规、危险驾驶等问题?记者从成都市交委出管处获悉,目前成都还未专门制定针对软件打车方面的监管细则。但也有司机认为,“抢单、接电话的时候靠边停车就行了。”

  争议三:新兴市场赢利潜力何在?

  目前,登录成都的手机打车软件基本全部采用“零收费”模式,不光如此,各家公司为抢占用户率,还在“倒贴钱”。“我向上车的乘客成功推荐下载打车软件,公司会给我提成。”曾师傅的手机上目前一共下载了3款打车软件,每家公司给予的提成在10元、5元不等。此外,一些手机软件公司还推出了“送流量”、“送话费”等活动。

  这让司机们心存疑问:这些公司的赢利点在哪?金师傅听说,外地一些手机打车软件公司通过每笔成功订单,向司机收取提成,“如果能多带来几笔生意,一两元提成也不是多大的事。”

  但“嘀嘀打车”成都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张良对此给出否定答案,“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抢占市场占有率,提高我们的品牌影响力;未来也不会从司机或乘客方收费。”他表示,自5月起进入成都试运行以来,截至6月12日,“嘀嘀打车”软件已被8.98万蓉城用户和6375名出租车司机下载安装,“这些数据里蕴藏一个巨大的市场。”

  此外,张良还期待一个更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北京市已实现了传统电召平台与打车软件平台互通,实现了共享。”跳出软件用户数量的局限,发挥电召平台的覆盖率优势,打车软件“生产能力或将大幅提升”。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