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方程式书写发展最优解

  原标题:以法治方程式书写发展最优解

  

  周向阳 湖北省荆州市委副书记、 政法委书记

  法治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关键指标,法治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湖北省荆州市政法机关通过用“加法”做强工作部署,用“减法”破解发展障碍,用“乘法”放大改革效应,用“除法”助企纾困解难,列出法治“方程式”,严控“法治成本”,释放“法治红利”,助力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征程。

  一、在组织推动上做加法,推动迭代升级

  创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于知责思为,把创建抓手找准找实、抓紧抓牢。荆州市政法机关树牢“视营商环境为生命”理念,出台一系列措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落实上加力。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的着力点,按照有关部署,全面打响荆州市“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攻坚战,开展政法系统“我为企业作贡献”大讨论,让创建氛围热起来,切实做到知重负重。

  在责任上加压。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开展“新官理旧账、‘三解’(即解决问题、解释政策、解困帮难)化积案”攻坚和涉企刑事“挂案”清理等活动,以“理旧账”的责任心赢得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通过做好“解释、解决、解难”工作,确保企业诉求有人管、反映问题有人办。

  在监督上加强。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一督两评两查”,通过纳入政治督察,组织涉企案件评查、第三方测评,推动纪律作风巡查、各单位自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二、在控制成本上做减法,破解法治困局

  法治是企业发展的护身符。荆州市政法机关围绕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经常面临的安全风险成本、诉讼成本、执行成本算好账,着力提升执法司法效能,降低执法司法影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把风险隐患防控住。加强企业周边巡逻防控和治安整治力度,推进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发挥商(协)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站前哨阵地作用。

  把诉讼成本降下来。坚持“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六位一体,全面开展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简化诉讼流程、推进速裁快审、深化诉调对接,减少企业诉累。办理速裁案件平均审理期限缩短至27.97天,诉前调解案件调解成功率78.41%,诉讼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把执行效能提上去。坚持繁简分流、分段集约、专业执行,进一步优化财产查控处置流程,明确关键节点流程和时限,提升合同执行效率,更快兑现企业胜诉权益。执行全流程最短仅需45天,执行案件总执结率、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行率等四项核心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三、在改革创新上做乘法,释放倍增效应

  创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一场马拉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荆州市政法机关以深化政法领域改革为契机,用好改革引擎,厚积创新动能,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推动创建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开展专项整治挖潜力。全链条整治涉企执法司法“乱、滥、超”等问题,回应市场主体对公平正义、平等保护的基本期待。强化公安机关立案前端管理,扣好规范执法“第一粒扣子”;开展涉市场主体案件“少捕慎诉慎押”专项检察,实行涉市场主体投资者、生产者、经营者和关键技术人员四类人员批捕起诉备案审查制度,让其安心安身安业;严格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加强审判流程和保全案件监管,严防超标的、超范围保全,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推动实践创新强动力。荆州市法院系统开展“推动执行一站式办理”“加强庭审记录改革”“建立健全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3个改革事项试点,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智慧。检察系统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组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选任领域专家建立专业人员名录库,在坚持“合规不起诉”基础上,持续做好综合评估、跟踪考察,为企业送上“法治定心丸”。

  保护合法权益激活力。坚决向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营商环境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亮剑”,全面打响“追赃挽损攻坚战”“超审限、执行难攻坚战”“优化企业破产重整攻坚战”“涉企案件合规激励改革攻坚战”“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推广攻坚战”的五大法治护航攻坚战。成立荆州市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开展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试点,实现侵权行为发生在哪里,法律保护的触角就跟进延伸到哪里。

  四、在急难愁盼上做除法,强化政法服务

  法治化营商环境创建,离不开政企互动。荆州市政法机关主动加强政企沟通联系,把真实需求摸上来,提升政法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着力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优质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环境,送上政法服务的及时雨。

  消除民生痛点。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等活动,帮助企业解燃眉之急。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法律援助“春”字号行动、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共享计划。

  破除问效难点。发挥“以评促建”作用,坚持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推进评估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可量化。开展全市政法系统法治化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把“打分器”交给市场主体,邀请企业负责人进行评价。

  清除管理堵点。积极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出台政法单位优化营商环境有关规定,细化政法干警服务企业“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做到“到位不越位、服务不添乱、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放手”。开展基层政法干警培训,补齐执法司法能力短板,提高政法干部护企安商能力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