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着力打造职教新高地 畅通产学研渠道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陈各辉 摄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跟着大师雕刻。 陈各辉 摄

华峰学院学生实训。(资料图片)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训。 陈各辉 摄

10月10日,莆田市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对接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莆田市第一次较大规模地邀请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相关领域负责人举行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对接会。

11月12日,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莆田职业技术学校召开。会议分析了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并从疫情防控、安全管理、课题研究、终身教育等11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

12月10日—13日,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开赛,莆田市共有4位选手取得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和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参赛资格。

今年,莆田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聚焦打通职业教育、就业创业、人才资源三大关卡。“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将职业教育摆在‘强产业、兴城市’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培养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全力打通产教融合渠道,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性、社会吸引力和经济贡献率,全方位推动莆田高质量发展超越。”莆田市委书记刘建洋说。

鼓励多元化办学

6月23日,莆田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 培养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创造高地的意见》,随之配套《关于加快培育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鼓励和促进社会多元举办职业教育实现优质发展的通知(试行)》等文件,列出14大重点任务、56项具体举措,并明确系列重点任务清单,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职业教育是民生,更是发展。一方职业教育不强,则一方产业不强。在莆田,产教深度融合,首先从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多元办学开始。

9月22日,460名新生进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报到。学校跟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东软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办学,于今年秋季新增计算机应用及数字媒体2个专业。他们是第一批“幸运儿”,前2年在湄职校上课,第3年择优到东软集团实习。

此前,莆田市政府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签订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合作办学、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技能培训等4个项目全面落地。东软集团华南大平台销售总监陈阳介绍,集团看重湄职校的规模、管理体制,莆田的几大优势产业如鞋服、工艺美术、医疗等也与东软集团的发展方向一致。

多元化办学,体现在打通校企。莆田市发展职教集聚人才专班常务副主任林荣斌介绍,近两年,莆田市聚焦培育三棵树、华峰实业、华佳彩、佳通轮胎等8家企业进行产教融合。比如,依托三棵树涂料股份公司成立绿色涂装学院,培养建筑施工及家装服务技能人才;依托华峰华锦集团成立华峰学院,打造国内优秀的纺织高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依托新工科产业学院,开设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5个专业,与华为、腾讯、中软国际等10余家企业合作,今年新争取招生指标2000名,使得在院学生数达4500人。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形成现代学徒制、二元制、订单班、冠名班、委培班和共建产业学院、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实训基地等灵活多样的合作办学形式。这当中,单是数十个企业冠名班,学生已逾3000人。9月,全省第二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公布,21家企业上榜,其中莆田市6家企业入选,上榜数量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一。此外,今年全市有6个学校的11个专业被列入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

破除机制性障碍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书记王友华做过调研,该校学生毕业后,前3年40%流到沿海更发达城市,但5年后基本上全都回流本市,且遍布全市的龙头企业。莆田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主任林峰也观察到,在莆田产业发展与人才的关系中,存在着一个现象——企业青睐“莆籍”人才,对“莆籍”人才的需求凸显。

目前,莆田市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在校生近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3所,其中民办中职1所、技工学校1所,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今年上半年,莆田市普工/技工类岗位需求数和求职人数增长成正比,且求人倍率高达4.83,凸显全市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甚大。”林峰说。

今年6月,莆田专门成立莆田市大力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集聚实用型技术人才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创造高地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立综合协调、职教发展及政策宣传、政策保障、产教融合等4个工作小组。

当前职业教育既有良好机遇,也有广阔舞台。莆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卓晓銮说:“莆田正在积极推进职教改革的创新探索,包括在全省率先出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奖励方案,设立市县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畅通学生中高职乃至本科衔接培养渠道、融资对接联动等措施,进一步破除机制障碍。”

记者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见到高级工艺美术师许元潘时,他正在和院系的课任老师探讨工艺美术教学改进问题。他说:“现在本地的职业教育大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职教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不断提升,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选择的行业和自身的前途命运,都有了更大的信心。”(记者 俞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