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职教”构建寿光全民学习新模式 职业学校毕业生被名企高薪录用
□石如宽 戴玉亮 报道 寿光职教中心学校教师陈新业,正在校内实训大棚里为学生们上课。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隋艳玲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生黄春民毕业后,被联想集团录用,月薪7000元。“入学时其实是带着一种‘混’的想法来的,但老师的引导让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课程,找到了人生方向。”黄春民说。
“和普通高中相比,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培养方向上更加多元化。落脚到人才培养上,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将来的人生方向,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寿光市职教中心学校校长付伟宗说。
在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寿光立足“大职教”理念,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抓手,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渠道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加快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深入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中高职一体化育人
据了解,近年来寿光不断强化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县域内形成了潍坊科技学院与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
2011年,寿光整合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可容纳在校生1.5万人的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该校去年9月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与此同时,潍坊科技学院已发展成为占地2000亩、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多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寿光逐年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将中职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财政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提高。自2014年开始,寿光按照省教育厅规定落实了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每年生均3300元,实施了将免学费补助转换为按专业补助公用经费的新机制,配套资金已经全部落实。
寿光还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用于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实训耗材及实训设备维护补贴,职教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
立足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寿光市教体局提出了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通过打造“能教学、能科研、能生产”的有爱心、有责任、有激情的“三能三有”职场导师,达到培养“张口能说,坐下能写,到岗能干”的有素质、有技能、有文化的“三能三有”职场精英的目标。
据寿光市职教中心教研室主任曹中山介绍,105名“能工巧匠”落户职教中心,7名教师分别成为齐鲁名师、省教学能手、省特级教师,26名教师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教练。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寿光市的金牌总数达36枚。
“我们确立了职场化育人办学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入股合作等方式,先后成立了水产养殖、智能化安装等校办产业公司,还与联想集团等40多家国内外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在校就能学到企业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寿光市教体局职成教科科长李柏林说。
据介绍,多年来寿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近2000名毕业生分别在海尔、小米等名企实现高端就业。
构建全民终身教育新模式
据了解,作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寿光充分利用职业院校资源,面向重点人群开展各类精准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我们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以学校教育为主、社区教育多元参与的‘一主多元’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寿光市教体局局长李玉明说,“一主”就是以潍坊科技学院和市职教中心为主体,“多元”就是整合各类校外教育资源,成立市、镇、村三级社区学院,辐射全市行业企业及镇村。
近3年来,寿光先后投入继续教育培训专项经费650多万元,投资1000万元对市人力资源培训中心进行改造升级,组建了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社区教育讲师团以及各类继续教育志愿者服务队,立足群众需求,“量身打造”培训课程,全面提升了各行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2016年,寿光投资2亿元新建了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老年大学新校,电脑、钢琴、声乐等专用教室和图书馆、排练厅等一应俱全,有6大类32个专业60个教学班。老年大学校长王效金说:“针对老年群体的个体特点和水平差异,多数课程分设了初级班和提高班。为满足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我们与市青少年宫开展合作办学,在城区建立了3所分校,在多处乡镇社区设立了分校和教学点,大大方便了老年人就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