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长寒假?”厦门中小学放假最新通知!春节能回家吗?将有一波疫情高峰?研判来

  

  

  ///

  匡正义守平安

  湖里检察官用14年铸检魂

  #子非鱼·人物访谈

  从昨天晚上开始

  厦门家长们就开始关心一件事

  “我家孩子啥时候放假”

  “厦门除了高校外的其他学龄孩子

  还要继续上学吗?”

  

  传了一晚上

  今天上午

  不少学校终于下发优化调整通知

  01.

  厦门中小学幼儿园

  期末怎么安排?

  期末考呢?

  厦门将错峰安排不同学段期末教学工作,具体是:

  ??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一、初二、特教学校、中职学校学期结束。

  ??2022年12月30日(星期五),初三、高一、高二学期结束。

  ??2023年1月5-6日(星期四—星期五),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照常进行,学生返校参加考试。

  ??2023年1月16日(星期一),高三学期结束。

  也就是说学期结束后,寒假开始。那么,高三生教学工作怎么安排?

  学校尽可能为高三师生积极创设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环境,2022年12月30日之后,有住宿条件的,可实行封闭式管理;无住宿条件的,可实行线上教学。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小学、初一初二明天还要继续上课哦!但是学期结束后,不要再上网课。

  初三期末考、高一高二市质检会提前进行。同理,学期结束后,就意味着不要上网课。

  

  至于其他年级的期末考,《厦门日报》从教育主管部门获得的消息是:期末考试无法组织的,可于下学期开学初择期组织。

  此外,学期结束后,学校不组织闭学式、冬令营、研学、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

  校外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针对这个终于“官宣”的消息

  不少家长也议论纷纷

  有家长表示:

  “这是史上最长寒假”

  

  

  “还不敢告诉孩子,怕他太开心”

  

  而除了厦门

  昨晚福建多地也发布消息:

  中小学幼儿园放假提前

  02.

  福建多地发布消息

  泉州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调整优化期末教学安排有关工作的提示函》要求和相关会议精神,为最大程度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经市领导同意,现就调整优化本学期期末教学安排相关工作提示如下:

  相关工作提示如下

  一、12月16日,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特教学校结束本学期课程,学生有序离校。12月16日中职学校学生有序离校,12月19日起安排组织线上教学,2023年1月14日学期结束。

  二、12月23日下午,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有序离校。12月26日起,安排组织线上教学,2023年1月7日学期结束。

  三、12月30日下午,初中以及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有序离校。2023年1月3日起,安排组织线上教学,初中2023年1月7日学期结束,高中2023年1月14日学期结束。

  四、2023年1月5日至8日,全省高中学业水平照常进行,学生按选考科目返校参加考试。

  五、高中三年级请各县(市、区)根据辖区内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在家长及学生自愿前提下实行在校封闭式管理和教学,2023年1月13日学生离校,2023年1月14日学期结束。

  六、组织线上教学期间,各学校要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做到劳逸结合,每天组织线上体育、音乐或阅读共读等活动。

  七、各县(市、区)教育局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下,视属地疫情防控形势,可因地因校制宜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泉州市教育局

  2022年12月15日

  福州

  昨晚,福州市教育局下发通知,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优化期末教学安排有关工作要求和相关会议精神,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同意,结合我市实际,调整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

  主要内容如下:

  (一)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中职学校、特教学校2022年12月16日学期结束,12月17日寒假开始。小学其余年级2022年12月23日学期结束,12月24日寒假开始。

  (二)初一、初二年级2022年12月30日学期结束,12月31日寒假开始。

  (三)高一年级2023年1月12日寒假开始。

  (四)高二年级2023年1月9日寒假开始。

  (五)初三、高三年级2023年1月14日前学期结束,具体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安排。

  (六)市属高校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优化高校期末教学安排有关要求执行。

  (七)以上安排视疫情形势,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漳州漳浦

  滑动查看详情

  

  莆田

  滑动查看详情

  

  漳州市芗城区

  滑动查看详情

  

  此外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也发布最新公告

  03.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最新公告!

  关于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

  相关情况的公告

  2022年下半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将于1月7日至10日举行。根据省里相关文件的精神,各地高校安排在校生提前返乡,为保障考生的权益,现将相关情况通告如下:

  一、根据近期省里有关通知精神,有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学生可继续留校;若已返乡也可以回校备考,学校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请广大考生珍惜此次考试机会。

  二、确实因提前返乡无法参加考试的高校在校生,经请示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允许这部分考生申请退费。

  1.退费时间:12月17日至19日,逾期不予办理。

  2.退费流程

  考生登录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退费系统,根据系统提示进行退费操作,并上传本人学生证或学信网学籍证明,由各考区进行审核,考生可在12月18日至20日登录退费系统进行查询审核结果。

  3.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退费系统登录方式如下:

  (1)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47.108.239.159:9090/进行访问;

  (2)通过手机扫下方二维码访问

  

  4.考生退费成功后,己通过的笔试科目成绩有效期将自动延长半年。

  三、各考区退费咨审核询电话

  福州考区:0591-83332876

  厦门考区:0592-5703121

  莆田考区:0594-2633833

  泉州考区:0595-28388663 、0595-22784647

  漳州考区:0596-2046223

  南平考区:0599-8827529

  三明考区:0598-8254597

  龙岩考区:0597-2319003

  宁德考区:0593-2915691

  福建教育学院考区:0591-83724398

  莆田学院考区:0594-2679019

  武夷学院考区:0599-5137789

  闽南师范大学考区:0596-2595503

  集美大学考区:0592-6180981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2022年12月14日

  放假的放假

  退费的退费

  而随着春节临近

  备受关注的还有过节的相关消息

  04.

  疫情感染走势如何?

  春节能回家过年吗?

  近一周来,奥密克戎病毒来势汹汹,越来越多的人中招变阳。感染过的人会不会反复感染?网上流传的抗疫中药方靠谱吗?中药西药能一起吃吗?……

  针对当下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张伯礼院士接受了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的专访。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伯礼院士在给患者把脉、问诊。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于2021年2月23日

  热点一:北京等一些城市感染者数量明显增加,但另外一些城市情况较平稳,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张伯礼:这种差异与北京人口多、密度大有关,导致疫情传播速度更快。同时,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毒株,与奥密克戎其他变异株相比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

  这种变异株主要在上呼吸道复制,这意味着感染者容易在说话、咳嗽时造成病毒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病毒的传播。此外,北方寒冷,又值感冒、流感的高发季,更加深了疫情严重的印象。

  热点二:感染过新冠的人会不会反复感染?

  张伯礼:有些传染病,确实在一次感染后会获得持久甚至终身免疫,比如水痘。而新冠病毒感染与之不同,通过对国内外奥密克戎疫情的观察可以得出结论,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发生变异,且有较强免疫逃逸能力,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具有多个亚型,人体对奥密克戎不同亚型难以建立全面的免疫屏障,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少数人有可能还会再次被感染,这方面还需开展更多的研究。

  二次感染的情况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感染者当时的免疫力和病毒的强弱程度来考量。一般而言,二次感染与首次感染的症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感染了同一个亚型的病毒,二次感染的症状会轻于首次感染。因此,即使感染康复后个人防护措施仍应当坚持。

  热点三:很多人关心新冠后遗症的问题,这种担忧有必要吗?

  张伯礼:是否称为“后遗症”“长新冠”还可以讨论。部分患者在康复期确实还存在一些症状,没有完全恢复。原始毒株和德尔塔毒株所致的感染大约有10%的患者转阴后有此类症状存在。但目前初步观察,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这类症状风险显著降低,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

  奥密克戎感染不可怕,绝大多数感染者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对于新冠“后遗症”,不用过度担忧和恐慌。但由于感染者基数大,患者治愈后出现的一些持续症状,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中医讲“瘥后防复”。我们在武汉总结的经验是早期康复、综合康复、自我康复,用中药、针灸、推拿以及传统功法等,能够促进患者愈后,改善乏力、气短等症状。延续新冠康复的经验,发挥中医药在康复方面的特色优势,不断优化康复路径和方法,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让治愈者的身心达到更好的状态。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伯礼院士在诊室坐诊。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于2021年2月23日

  热点四:中药西药是否可以一起吃?

  张伯礼:当前应当呼吁广大民众理性用药、合理用药,切忌病急乱投医以及过量用药。如果被感染,西药退烧药与中药感冒药尽量不要同服,如服用连花清瘟、金花清感、宣肺败毒颗粒等有退热功效的中成药,就不再联合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了。其他中药西药如服用也应间隔1小时,避免互相影响。当然若是服用了感冒类中药,但咽痛明显,可以加服六神丸、清咽滴丸等对症药。同时应把握“中病即止”原则,症状消失后及时停止用药。

  中药感冒药也尽量只选一种服用,没必要两三种一起服用,这类药多含有清热解毒类的苦寒药,叠加使用易伤脾胃,不利于愈后。西药退烧药同样如此,选用一种即可,避免联合用药,要注意每日服用剂量不要超标,否则可能会对肝脏带来损伤。

  热点五:现在网上流传着很多预防或治疗新冠的中药方,以及一些所谓“很灵”的食补方,您怎么看?

  张伯礼:根据中医“三因制宜”的原则,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季节防治疾病的方剂都有所不同,需因时因人因地裁方用药,食补也是同样道理。网上流传的这些中药方可能对一部分人起效,但不一定对其他人群有效,甚至有反作用。建议药方、食补方宜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对患者而言,多喝水,多吃富含维C的水果、新鲜蔬菜,注意休息,保障睡眠都是重要的。

  热点六:接下来疫情感染的走势会怎样?

  张伯礼:根据目前国内形势,奥密克戎毒株已在社会面传播,又值冬季流感、普通感冒的高发季,接下来1至2个月会迎来一波流行高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预防与治疗相结合,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新冠肺炎重症率和病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随着感染基数的不断增大,重症感染者人数也将大概率出现增长。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部署医疗单位,加强重症救治的床位及医务人员培训工作。尽管新冠病毒呈现致病力减弱的趋势,奥密克戎变异株依然对老年人和有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的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如何在流行高峰期保护好这些人群是接下来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

  

  张伯礼院士在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导科研。受访单位供图

  热点七:今年春节具备大家团圆过节的条件吗?

  张伯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十条”的发布,让有乡愁的人们有了回家过年的盼头。团圆是中国人对春节最大的期盼,将心比心,将疫情防控工作与暖心服务更好地结合起来,也是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的方向。

  在疫情新形势下,相信疫情防控部门和各地政府也都在未雨绸缪,因地制宜制定返乡政策,今年大概率是个团圆年。但春运人员迁徙传播风险较高,相关准备工作仍需加强,个人防疫意识和措施切不可放松。

  热点八:近期不少人因为觉得可能被感染处于焦虑中,您想对他们说什么?

  张伯礼:中医常讲七情致病,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积极的心态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都具有非常大的好处,应以变应变。与第一代病毒、德尔塔病毒致病性不同,现在奥密克戎感染致病力较弱。平常得感冒、流感不紧张,现在也没有必要紧张,尤其是年轻人更不用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持社交距离,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部消毒,注意室内通风,不聚集,少聚餐,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防护措施到位,能够对新冠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积极做好情绪平复工作,自我调适,进行如读书、八段锦、太极拳等一些活动,以放松身心。

  孩子们马上又放假了

  作为家长的你

  是开心还是担忧呢?

  今年春节又是如何打算计划的?

  底部留言聊聊吧~

  

  政务办事:

  居住证

  社保

  公积金

  医保

  身份证

  个税

  补贴

  教育办事: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高考

  职业资格

  交通出行:

  地铁

  轮渡

  四桥二隧

  自驾

  交通办事

  楼市房产:

  保障房

  廉租房

  租房

  土拍

  政策

  疫情防控:

  疫情

  核酸检测

  疫苗

  民生服务:

  便民

  游玩

  劳动就业

  养老

  结婚

  护照

  生育办事:

  产假

  津贴

  生育保险

  

  

  孕妈宠粉福利来啦~

  扫码进群添加精灵妹好友

  即可免费领取价值888元的孕妈摄影照套餐一份

  ┃图文编辑:七月

  ┃图文来源:厦门日报、厦门招考、泉州晚报、微博

  ┃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号:daydayxiaoyu

  

  

  

  

  点击查看厦门六区核酸检测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