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随笔丨高明的老师
本报上周报道的世外小学龚老师,因为让孩子给家长出考卷火了。全网监测数据显示,这条新闻的关注度已经破亿。
家长们闷头苦做,亲身体验学海压力,纷纷表示重新拾回同理之心。所有答卷之中,最机智的答题者来自一名“50分”得主——这位妈妈故意错电影盒子了自家娃最容易错的题,小老师在批改过程中,又“扫了一遍雷”。
以更有趣的方式,获得更好的沟通关系,激发更主动的学习,这才是这项“作业”的高明和意义所在。
前不久,另一位小学老师策划的活动也掀起一大波热潮。二联小学的学生们模仿世界名画逗乐了许多人。活动的意义远不止“博君一笑”,孩子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再创作的过程中提升。除了“二维”的模仿,高年级孩子们更是挖掘了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内涵意义,通过动态演绎又添加了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在玩中学,让快乐伴随求知的动力和欲望,给孩子们留下发挥和成长的空间,这也是活动的策划者、学校大队辅导员常杰的初衷。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将关注的目光从结果移向了过程。上海校园里的创新实验室课程近来成为老师们改革教学的契机。就在前两天,杨浦区公布了一项针对区域创新实验室课程的调查,演示、讲授等传统教学方式在这些课堂中只占比不到10%,更多的空间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手实践、实验等方式替代;而近八成的学生反馈:自主操作、小组互动等方式是他们更喜欢的方式。
控江中学艺术教师王独伊的“艺+”课,让孩子们走进社区,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带着创意去理解社会,用“美”的方式表达年轻人的认同。看似自由的体验背后,是16项细致的指标来评价和引领教学。
一系列教育研究证明,主动学习能够获得更深层的教育效果,让孩子们从简单的记忆,到理解、分析、评价、创新层层“通关”,获得真正的能力成长。
这样的高明老师应该更多一些。老师家长出题考学生当然是常规,可什么时候,学生出题考家长不再是新闻就更好了。
易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