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天安门毛主席画像画师,精准绘制出人们心中最准的毛主席

  2019年8月22日,北京的天气有些阴沉,天安门前人潮汹涌。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争相站在天安门城楼的栏杆前,拍下一张自己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的合照,留下美好的回忆。

  那天,毛主席画像在天气的影响下,不像以往那么饱满亮丽,显得有些暗沉,像是感受到了什么。

  8月23日凌晨,一个噩耗传了过来,当今天安门毛主席画像版本的奠定者、一生专职领袖像绘画工作的王国栋,在北京第六医院去世,享年88岁。

  得知这个消息后,不少北京市民都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前,以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个一生为国奉献的画师。

  可能有不少读者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心中也充满了疑惑:

  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巨幅画像,高6.4米,宽5米,比两层楼还高,画师是如何将其绘制出来的?王国栋画师的一生,又是如何诠释平凡又伟大的呢?

  北京天安门

  曾为砂锅居饭庄少掌柜,17套房产全部上交给国家

  王国栋1931年生于北京,家产丰厚,家族世代经营着中华老字号砂锅居饭庄。

  这砂锅居饭庄创建于乾隆六年,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因其饭菜口味独特、制作精细,深受当地人喜爱。王国栋作为家族产业继承人,一生下来,就被称为砂锅居饭庄的少掌柜。

  虽然家产丰厚,但是王国栋却生活极为朴素,从不贪慕荣华富贵。

  从小在饭庄长大的他,对做饭和经营生意没什么兴趣,倒是对颜色十分敏感。

  他从小就十分喜欢画画,经常拿着笔到处画。

  父亲看他喜欢画画,也没有逼迫他经商,鼓励他坚持下去。

  就这样,王国栋在家人的支持下,学习更加努力刻苦,终于在大学毕业后,经过层层面试,成功进入北京美术公司工作。

  王国栋虽然只是一名美术工作者,但他的一颗赤诚之心只为国家发光发热。国家公私合营后,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名下的17套房产,作为党费交给了国家,自己则一套房产没留。

  就这样,王国栋一家六口挤进了只有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家里只有几件上了年纪的陈旧家具。房间里冬冷夏热,条件十分艰苦,干什么都不方便,相比之前,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但王国栋从没有因此皱过一次眉,反而每天都很开心。

  很多人不理解王国栋的行为,但王国栋不以为意,他从不讲究吃穿,也不在意别人说什么。

  这应该就是孔子口中所指的贤人吧了,“一箪食,一豆羹,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心中自有乐者,简陋的生活条件也偷不走心中的满足。

  王国栋

  1978年,王国栋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大会开始前,王国栋骑着自己的破旧自行车直奔人民大会堂,来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好不容易到了长安街大会堂一侧,他正准备准备拐弯进大门时,不料竟被门口警卫员拦下了。

  警卫员上前询问王国栋来此处有什么事情,并告诉他今天开会,人民大会堂不能随意进出。

  只见王国栋不紧不慢地从口袋掏出自己的委员证,警卫员仔细检查了委员证,这才知道这个打扮如此朴素的男人,居然是来参加政协会议的委员,这才让他进去。

  从1978年至1981年,王国栋始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一职,并于1992年起获得国务院津贴。

  王国栋

  攻克重重难关,绘制第八版毛主席画像

  几乎每一个来北京的人,都会专门跑去天安门城楼,和毛主席的画像合一张影留作纪念。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么大幅的毛主席画像不是印刷出来的,而是画师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油画在阳光的照射下容易褪色,顶多能保持一年,为了保证画像的品质和色彩,画像每年都会换一次。而每次绘制毛主席画像,都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之前北京市委都是找兼职画师,带着自己的助手来制作,因为每年的画师都不同,因此作品也有细微差别。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北京市委将制作画像的任务交给了北京美术公司。

  北京美术公司迅速开展了选拔工作,在众多投递作品中,王国栋绘制的毛主席画像脱颖而出。

  王国栋接到这个任务后,尤为注重,他每天都在思考:怎么能把毛主席画像画得更传神?

  就这样,王国栋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绘制工作。

  王国栋在天安门画室外留影

  毛主席画像高6.5米,宽5米,这么大的人物画像,需要几张画布拼接到一块,才能拼出一张如此大尺寸的画布。但是拼接处每次都会留下很重的痕迹,影响着整体的绘画效果。

  王国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跑了很多家织布厂,最终与哈尔滨亚麻厂共同攻坚克难,制作出了大幅画布。

  紧接着,天安门城楼大殿的东山墙下,搭起了一座6米多高的杉木架子,王国栋每天就站在这座架子上作画。

  因为作画时看不到作品的全貌,他每画几笔就要下来,走到天安门外的小广场,左右走一走,眯起眼睛、有时还蹲下身子仰视,看看画作各个角度呈现的不同效果,再登上梯子画几笔。

  如此循环往复,到完成一共要跑成百上千次。

  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王国栋还创造出了一个绘制方法,就是将画像绘制三遍:

  第一遍起稿,用笔不能停顿,要一气呵成,将人物的五官和轮廓勾勒出来;

  第二遍上色,在第一遍的基础上,把色彩补充完整,在这个过程中,十分讲究色彩的调配;

  第三遍细描,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要谨慎认真、仔细揣摩,不仅考究颜色使用,更重要的是观察人物的神韵,有没有在画布上得到充分的展现。

  王国栋用过的颜料

  这样一来,工作难度就加大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

  可王国栋遇到的困难不止于此,北京八九月份的天气,异常的炎热干燥,仿佛是太阳在此处安了家。王国栋的汗衫经常是湿了干、干了湿,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换衣服。

  据王国栋的徒弟邢秋成回忆说,因为王国栋画画太过专注,他经常会忘记自己还在梯子上,一不留神就摔下来,几次下来,身上也留下了好多处伤疤。

  有心人天不负,王国栋的努力换来了好的成果。

  1964年5月1日,最新绘制而成的彩色巨幅毛主席画像,被缓缓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正中央。这是主席画像的第8个版本,该版本画像也一直沿用至今。

  认真观察的话,会发现,不论你站在画像前方的哪个位置,画像中毛主席的目光,始终都在慈祥亲和地注视着你。

  这需要画师反复修改画像细节,深刻体会人物眼神,要有很深厚的功底,才能把这种感觉传递出来,而王国栋就做到了一点。

  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画像换新

  一生只做一件事,心怀赤诚绘领袖

  自从王国栋接手绘制天安门毛主席画像后,几乎所有广受欢迎的毛主席绘制画像,都跟王国栋有关,包括印刷版毛主席肖像及印刷版毛主席侧像。

  王国栋作画时,并不只讲究画的像就好了,而更讲究画的传神,画的符合人物生活的年代、性格、心理等。他会仔细研究人物留存下来的照片,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画纸上,刻画在人物的眼神中。

  1975年,王国栋带着一群学生绘制毛主席画像,已经算是高龄的他依旧亲力亲为,不仅将自己所知全部讲给学生,并且还会亲自演示来教学生。

  学生邢秋成回忆起自己的恩师,常常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王国栋为了绘制画像,在梯子上爬上爬下的情景。

  王国栋每次作画,都是带着一张纯白无瑕的心去画,他曾告诉自己的学生,不要觉得画领导人的画像会有很大压力,我们要把自己的心清理干净,把杂念通过赶出去,带着一颗白纸般的心才能画好。

  这样简单又朴素的心,值得我们学习。

  王国栋凭借自己高超的绘画技术和一颗敬仰绘画的心,在同行中饱受赞誉,也得到过很多次奖,但他从没有把这些外在的赞誉和名利挂在心上。

  对于他来说,简单、朴素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他在退休后,曾告诉来看望自己的学生:“我这一生,就做了画画这一件事。”

  有时候孩子会询问他的工作内容,他也只是轻描淡写说一句,就是画画的,无论是为谁作画,都是一样的,这只是我的本职工作,并不能因为给领导人作画而特殊。

  据其次子回忆说,之前国家分了一套三居室给王国栋,但是王国栋得知自己的一个同事家有一女两儿,更需要这套三居室。于是他毫不犹豫就提出要和同事换房子住,也没有考虑到自己家还有两男两女,更需要这套房子。

  王国栋去世后,其次子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也说了一句:“一辈子他就做了这么一件事。”

  这大概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情做一生。

  王国栋的心中有大爱,手上有本领,内心坚定不移,正是因为有了一批又一批像王国栋这样的人,我们国家才有了蒸蒸日上的动力。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王国栋这样的人,我们在向伟人致敬的同时,也要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