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孙机杼 传巧人间

  天孙机杼 传巧人间

  ——关于明代贵族墓出土纺织品的发掘与研究

  华沙(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明代的纺织技术是中国纺织发展史上的高峰,江南更是明代纺织业最发达、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而地处江南的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的丝织品又是明代丝织品的重要代表。

  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在1997年5月基建施工时发现,是比较典型的明代中期墓葬,墓葬保存完好,出土文物157件,其中纺织品80余件(包括部分残片)。其纺织品面料品种之多、服饰之全、织造工艺之精和纹饰图案之丰富,是王洛家族墓出土文物的重要特色,尤其难得的是大部分精美的纺织品保存完好,许多纺织品纹样从未见过,对于考察明代纺织品的织造工艺、纹饰图案的设计、服饰文化的演变以及葬礼习俗等都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遗憾的是所有的发掘记录都沉睡于博物馆,大部分精美的出土纺织品由于展览条件所限而无法展示,详细的考古报告迟迟未能面世相关的研究也付之阙如。因此,许多重要的文献如《中国艺术史:工艺美术卷》《中国丝绸艺术史》《中国纹样史》《中华元素图典:传统织绣纹样》《中国图案大系》《中国纹样全集》等都未见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及纺织品纹样的收录与研究。这样重要的遗漏,对于我们全面了解明代的纺织技艺、纺织品纹样等,不能不说是一个缺环和缺憾。

  天孙机杼 传巧人间

  四合如意连云纹缎织金狮子补服?图片选自《天孙机杼——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研究》

  精美的织造工艺、纹饰图案是明代纺织品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天孙机杼——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研究》一书的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有价值和意义的课题,对王洛家族墓出土的精美的纺织品及纺织品纹样从技术与艺术两方面进行发掘研究,同时对墓葬、墓主人及出土文物等相关情况做了详细的考证介绍,并以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为例考察明代中后期服饰文化的嬗变情况。

  在出土纺织品的整理研究中,作者对不同类型的衣物、织物:纱、绉纱、绢、缣、绮、花绫、素缎、花缎、织金等,进行名称、颜色、经纬密度、织物组织地花、数量、完好情况等分类、分析并采集数据。通过对丝织品珍品仙鹤缠枝莲花缎夹寝单和四合如意连云纹缎织金狮子补服的织造工艺的全面分析研究,测定出织物的技术信息,确定计算纤度,计算织物平方米重量;确定织物的原料、经线数、工艺路线、规格、意匠绘制、织造方法以及所使用的织造工具。得知两件丝织品的换花织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传统技术的最高水平,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仙鹤缠枝莲花缎夹寝单是分段不同的纹样织造而成,四合如意连云纹缎织金狮子补服工艺最为复杂,补服的补子织造需要双花本双大纤,补服面料由大纹样金狮补子嵌在多循环的小纹样云纹中织成。四合如意连云纹缎织金狮子补服除了幅宽比龙袍窄以外,其他工艺技术已与其相当。

  明代宋应星在他的《天工开物》乃服六中对此技术的难度有详细与生动的记录:“凡工匠结花本者,心计最精巧。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秒忽而结成之。张悬花楼之上,即织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经,随其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盖绫绢以浮经而现花,纱罗以纠纬而现花。绫绢一梭一提,纱罗来梭提,往梭不提。天孙机杼,人巧备矣。”挑花工艺复杂难度很大,花本的挑结尤见功力,各种织物对花本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如绫绢是以浮起的经线而显花,就要求一梭一提,织纱罗是纠集纬线而显花,要求来梭时提花,回梭时不提,花本全不能错。所以,宋应星赞叹挑花工艺复杂的程度及难度是只有天上的织女才能掌握的纺织技术,而人间的巧手也已掌握。这两种织造工艺在此之前都不曾发现,是明代中晚期所独有的织造工艺,说明当时在龙袍上所采用的换花织造技术已用在补服和其他丝织品上。由于出土的精美丝织品都没有织款,本书作者认为这些丝织品都不是官营织造局的产品,而是常州当地家庭或民间作坊的产品,因为官营织造局的产品都会有织款,一般会标明织物的名称、产地、作坊名、工匠名、幅宽、商标等内容。同时还举出了另一个可以证明这些纺织品是常州当地家庭或民间作坊所产的证据,王洛家族墓中的孔雀补服、狮子补服及衣物、寝单上的龙凤纹装饰等都是违反舆服制度的僭用违禁品,不可能在官营织造局生产,而只能偷偷地在当地的家庭或民间作坊生产。这同时也说明了明代中后期常州家庭纺织业和私营纺织作坊的纺织技术已相当发达。

  天孙机杼 传巧人间

  环编绣牡丹纹?图片选自《天孙机杼——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研究》

  因物喻义、物吉图祥,是中国吉祥装饰纹样美的形式与内容吉祥的统一

  本书另一个突出成果是纺织品纹样的研究。在对出土纺织品纹样的研究中,作者研究视野开阔,充分认识到中国吉祥装饰纹样的特点是因物喻义、物吉图祥,是美的形式与内容吉祥的统一。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国人生活习俗、民族心理、社会心态、时代背景和审美情趣的综合反映,也是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思想、价值观、幸福观和艺术观的符号化印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在发展的过程中,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谚语、吉祥语,尤其是以儒、佛、道三家合一构建的、独特的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及心理结构,都深刻地影响着传统吉祥纹样的发展。所以作者以微观与宏观结合,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形式分析、比较和图像学等方法,分析解读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首饰及佩饰纹样的文化寓意和艺术特色。

  作者在对出土纺织品纹样的研究中,发现当前对明代的纺织品纹样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有许多遗漏及悬而未决的问题。如王洛家族墓出土的专门装饰在贵族妇女华贵裙襕上的混合有杂宝纹、佛吉纹、铃铎纹、羽葆纹及各种圆点、圆圈、椭圆、旋转形等组成的纹样,有六七种之多,纹样独特、神秘。这些纹样全都是用金线织成,足见当时的人们对这种纹样的重视与喜爱,从这类纹样的艺术特色和价值看,无疑是明代纺织品吉祥纹样的重要代表之一。但许多重要的纹样研究文献都未见这类纹样的收录与研究,这些裙襕纹样中的圆点、圆圈、椭电影盒子圆、旋转形等未知纹样是何来历、用途及含义?这些令人费解的问题,作者都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与解读。再如为什么落花流水纹又称紫曲水、曲水纹?现有的纹样研究文献都没解释,作者对相关文献记录,纹样资料互相比较印证,弄清楚了落花流水又称紫曲水、曲水纹的缘故。研究还探索了纺织品纹样的复制、绘制方法,并整理摹绘出所有纺织品的纹样图形。

  天孙机杼 传巧人间

  仙鹤缠枝莲花纹

  由简到奢、去朴从艳,好新慕异的服饰风格与审美趣味的嬗变

  最后,本书作者还以出土纺织品服饰及墓主人的穿戴为例,并结合毗邻王氏宗谱、地方志等历史文献,以明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背景,考察了明代中后期服饰文化的变化情况,印证了明代中后期冠服制度、服饰风格与审美趣味的由简到奢,去朴从艳,好新慕异的嬗变,对于我们了解明代的服饰文化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丰富了明代服饰文化的史料。

  天孙机杼 传巧人间

  《天孙机杼——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研究》华强?罗群?周璞?著文物出版社

  总之,《天孙机杼——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研究》一书是对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和纹样的最为全面、完整的整理研究,也是迄今第一个关于明代贵族墓出土纺织品的专题研究,弥补了明代纺织品技术与纺织品纹样研究的缺环。书中王洛家族墓出土的纺织品等珍贵资料都是第一次披露,对许多新发现的纹样的整理绘制,丰富了我国的吉祥纹样图库。研究的成果对于我们了解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家庭及私人作坊的纺织技术,纺织品吉祥纹样的设计、服饰文化的演变等都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近几十年来,各地陆续发掘的明代贵族墓葬,都只有发掘简报面世,而无专门针对墓葬出土纺织品的专题研究,所以也很难看到墓葬中出土的纺织品纹样及其他纹样的详细资料与图片,这也说明了明代的纺织品纹样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困难和空白点很多,对明代纺织品纹样作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研究,了解明代纺织技术、纺织品纹样的全貌,弥补明代纺织品纹样研究的缺环,无疑是一项很有价值与意义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对全国各地明代贵族墓出土的纺织品进行普查调研,更需要各地的文物部门、博物馆的鼎力支持与帮助,困难很多。但这是明代纺织品纹样研究的艰难的必由之路,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纺织品的研究,是这项工作的良好开端。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30日?07版)

  [责任编辑:孙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