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上的收藏级新闻图片什么样?
优质的新闻图片能为新闻报道添彩,其画面本身的纪实性、审美性,也让新闻内容更加生动可感、直观清晰。许多收藏级新闻图片,集纳起来就是一场视觉盛宴。 本期“研究事儿”汇编“人民日报一撇一捺”整理选录的人民日报近期好照片,与您一起赏好图、看门道。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盾构贯通
10月29日上午,随着“粤海42号”掘进机在广东东莞大岭山破岩而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48条盾构隧洞宣告全部贯通,工程建设转入全面内衬阶段。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部署加快建设的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广东省“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全长113公里,总投资约354亿元,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建成后将进一步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图为10月27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施工现场。
贺林平 容杰成 摄影报道
刊于《人民日报》2022.10.31 第8版
编辑点评
对称的构图,明暗的过渡,让这张照片极具张力。沿着隧洞深入,光线由暗变亮,画面中心的人物主体逐渐显现,读者的目光也随之聚焦到这群建设工人身上。透过这条悠长的隧洞,我们可以感受到建设工人数年如一日奋战一线的坚守,更能体会到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来之不易。
——经济版 韩春瑶
古辣香米丰收
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古辣香米即将丰收。近年来,宾阳县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各村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图为一列动车飞驰在金色的稻浪上。
彭寰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1 第15版
编辑点评
秋日稻香浓,青山不负人。照片构图整齐,秩序井然。图片底部约三分之一,广袤的稻田铺展开来,飞驰而过的列车与稻田阡陌横向平行,车头即将驶出画面,高速快门定格瞬间,动感十足。图片上部三分之二,在朦胧云气中,由远及近的山脉参差起伏、逐渐清晰,山脉上的风电机组纵向平行,错落有致,层次感强。由现代农业技术助力的古辣香米稻田,到风驰云走的动车,再到远山上绿色风电机组,色调和谐,主题统一,一幅工农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化图景跃然纸上。
——政治版 宋朝军
金秋梯田
日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车道镇梁峁间,阳光照在民居、梯田和乡村公路上,展现出一幅迷人的金秋画卷。
王启宁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6 第4版
编辑点评
蜿蜒起伏,阡陌纵横。秋收后,在阳光的照耀下,片片梯田如同一个大地“调色盘”,光影明暗交织,色调五彩斑斓。梯田间,一条乡村公路蜿蜒其中,让画面更增添了几分灵动。近年来,当地在梁峁坡地兴修梯田,持续改善农业生产耕作条件与生态环境,让一幅幅多彩的乡村田园美景图,成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生动写照。
——要闻四版 郭玥
白鹤滩水电站10号机组投入运行
11月5日,白鹤滩水电站10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该水电站投产发电的第十五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目前,水电站进入全面投产发电的最后冲刺阶段。
闫科任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7 第1版
编辑点评
图片色彩层次分明、构图对称工整、景物协调搭配、动静对比鲜明,既展青山碧水之幽美俊秀,又显白鹤滩水电站的雄伟壮观。金沙江水曲折回环、蜿蜒而下,两岸青山连绵不绝、隔江对望,由远及近,雾气尽散、江水渐宽,横于江上的,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宽阔的江面陡然收窄,雄峻的山峰映入眼前,幽静的江水经水电站后似飞瀑般倾泻而下,水汽缭绕,视觉冲击力十足。
——要闻一版 常晋
龙门大桥
广西钦州市龙门大桥,是广西在建的最长跨海大桥。项目路线全长7.637公里,其中桥梁总长6597米。
龙门大桥预计2024年竣工通车,对加快建成北部湾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11月8日,龙门大桥建设现场。
何华文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10 第1版
编辑点评
图片使用广角镜头俯拍,明朗的澄澈碧空、直耸的龙门大桥、无边的瓦蓝海水、散布的滩涂绿地等都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图中景物多而不乱,大桥自城市经滩涂向海中延伸,宽广的海面仿佛也随连片的蚝排向大桥收拢,目光聚于一处,主体突出、焦点鲜明、景色相宜。
——要闻一版 常晋
逐梦高空 扮靓城市
403米,86层楼——广西南宁市,人来人往的繁华商业区,号称广西第一高楼的玻璃外墙,在阳光下光洁夺目。图为工人们正在进行高空作业。
除了高楼外墙清洗,姜崇启和团队还做漏水维修、玻璃更换、刷漆翻新……“高空蜘蛛人”“高楼美容师”,业内同行常常这样介绍自己的职业。
赖建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11 第7版
编辑点评
景别分明,层次递进,主题突出。画面中高空作业者置身半空中,几条绳索与吊篮就是他们的依靠,远处地面上的高楼大厦都显得十分渺小,反衬出作业的高度之高、难度之大。作为“城市的美容师”,主人公逐梦高空、扮靓城市的信念感,平凡又动人。
——要闻七版 张伟昊
校园舞狮 文化传承
中国传媒大学体育馆内,同学们在舞龙舞狮专项体育课上练习舞狮动作。为涵养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中国传媒大学从二〇二一年起常设舞龙舞狮专项体育课,传承、发扬传统体育项目。课程一经推出,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人民日报记者 伊霄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12 第5版
编辑点评
照片拥有较强的纪实性,构图平稳工整、色彩鲜明生动。画面中央,明亮的场地与色彩鲜艳的舞狮吸引眼球,舞狮姿态错落有致,人物动作和谐自然,细节表情活力洋溢。整体画面阳光活泼,反映了传统体育项目在当代大学课堂中的勃勃生机,以及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焕发的生命力。
——体育版 李铁林
百里丹霞 皑皑白雪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天山百里丹霞景区迎来降雪,赤红色的丹霞地貌与皑皑白雪相映成景,美不胜收。
陶维明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14 第2版
编辑点评
丹霞天近处,赤练伴雪飞。照片色彩对比强烈,两者相映成景,美不胜收。红褐色的山体如一道半掩的屏风,观者顺着照片的视觉中心方向极目远眺,视野顿时开阔,皑皑白雪中,赤红色的山脉如一条飘逸的丝带缠绕于山间,在绵延的地势下,远处湛蓝色的天空和白云漂浮在群山之上,为群山增加了空灵之感。
——要闻二版 王子凯
第十四届中国航展闭幕
为期6天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11月13日在广东珠海落下帷幕。空军歼—20、运—20等50型武器装备在航展上集中亮相,运油—20、歼—16、攻击—2无人机首次振翅中国航展,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劲舞苍穹,人民空军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展示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
图为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进行飞行表演。
新华社记者 谭巳成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14 第4版
编辑点评
淡蓝色天幕下,“红鹰”飞行表演队多机编队飞身云端、翱翔天际、劲舞苍穹,拉出红、蓝、白三色烟雾。拍摄飞行特技表演,最是考验摄影师对画面的瞬间洞察和理解能力。摄影者不仅实现了多机编队高速飞行下的四机同框,也通过精准定格绚丽多彩拉烟造型,充分表现出编队队形威武壮观的气势,体现出整体性、震撼性的表演特点,画面形式创新,信息丰富,给观者带来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要闻四版 陈亚楠
梅花湾晨雾
11月16日清晨,江苏盐城大丰区梅花湾景区,薄雾弥漫,景色宜人,宛如一幅画。
严正东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17 第4版
编辑点评
乳白色的晨雾渐渐升起在林田间、阡陌上,似一层轻纱笼在地头、裹在树梢,蒸腾多姿,幻化无定。远近的物事,在静定的朝气里,温婉而又沉静。摄影者将这具有国画意境的初晨一瞥,形神兼备地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出来。更妙的是,天光拂晓、晨光熹微之际,似现还隐间,早有辛勤的人在田畴上操弄着农机劳作,于是,整幅画面便有了形而上的精神寄予: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要闻四版 陈亚楠
黄河口滩涂美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我国湿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丰富、物种多样,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
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图为深秋时节,茂盛的翅碱蓬为黄河口湿地滩涂铺上了一层“红地毯”。
丁洪安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19 第6版
编辑点评
我国湿地类型丰富多样,湿地景观各有特色,这张湿地照片何以吸引人?首先是斑斓的色彩,照片中红黄蓝绿色彩缤纷,抓人眼球,且红蓝分列对角线两边,中间由黄绿过渡,仿佛精心设计一般,让画面对比强烈又不显杂乱;其次是大气的构图,除了利用大自然的色彩进行对角线构图以外,作者以航拍视角,将河流入海口放在画面右下角,使得视觉中心下沉,很好地均衡了画面,也充分展现了该湿地的独有特点。
——视觉版 蒋雨师
中华秋沙鸭育雏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湿地保护率超过50%。同时,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促进了百姓增收和经济发展。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是湿地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常在靠近溪流的树洞营巢。图为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中华秋沙鸭。
冯江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19 第6版
编辑点评
野生动物拍摄十分考验作者功力,一张精彩的照片需要精心的准备、耐心的等待和恰到好处的时机。这张中华秋沙鸭“亲子图”捕捉到了成年中华秋沙鸭振翅的瞬间,凝固的水花、动物神气灵动的状态、雏鸟活力可爱的模样都被定格,不仅展现出该物种的生命之美,也侧面反映出我国湿地保护的有效成果。
——视觉版 蒋雨师
“净零”排放示范小区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坚持绿色发展,将70万亩林地推向市场,实现林业碳汇交易,并开展“净零”排放示范小区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侯晓斌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23 第10版
编辑点评
图片采用经典的对称式构图,左右规整,上下有序。云卷云舒于高穹,清澈倒影于水面,两者交汇处于“净零”排放示范小区。在这幅广角镜头捕捉的大景深城市图景中,蓝天、碧水、净土、人居和谐共生;一眼看全城,气势宏大。同时,从左到右的光影明暗逐渐变化,云朵分布逐渐集中,给人以静景中的渐次动感,诠释出绿色人居、低碳发展的新闻主题。
——政治版 宋朝军
为中轴线申遗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为中轴线保护和申遗工作提供法治保障,今年5月25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图为北京中轴线上部分景点。
马文晓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24 第18版
编辑点评
初冬时节的北京中轴线透露出岁月的沧桑与宁静,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画面中,薄雾下的故宫博物院更显恢弘肃穆,红墙黄瓦宛如云层之上,与远端的现代化建筑形成了强烈反差,好似时间的使者在诉说这座百年城市的历史变化。摄影师以俯拍的视角,完美地捕捉到一城汇一线的轴线特点,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由这条子午线展开,雄伟气魄在这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宏大规模中彰显淋漓。
——政文部 张天培
巫峡岸边
11月24日,长江三峡巫峡岸边,红叶正艳、层林尽染,与巍峨的群山、碧绿的江水、行驶的车辆、往来的船舶,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生态画卷。近年来,长江航运综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长江黄金水道上巨轮穿梭、港兴埠盛。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12年的19.7亿吨增长到2021年的35.3亿吨,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由1080吨提升至1972吨。
汪长征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2.11.25 第6版
编辑点评
一张好的新闻图片不仅要图美,更要有新闻价值。这张图片色彩斑斓、层次丰富,艳丽的红叶点缀在山峦之间,近处蜿蜒的道路、行驶的车辆与远处碧绿的江水、往来的船只、巍峨的群山相得益彰,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生态画卷,视觉冲击力强。原图说重点描绘秋景,将照片定位为风光图片。编辑补充“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12年的19.7亿吨增长到2021年的35.3亿吨,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由1080吨提升至1972吨”等新闻事实,实现了信息增量,让图片报道新闻性更强,传播效果更好。
——要闻七版 邓剑洋
来 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
编 辑:杨 阳
核 校:刘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