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小学生,语文预习要花一个小时,有没有必要?
国庆节放假前,我们学校开了家长会,会后和几个家长单独交流,说到作业用时的问题时,几个家长都向我反馈:孩子在语文预习上花费的时间特别长,几乎都在30分钟至一个小时之间。家长跟我商量:预习有没有必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去做呢?有一些环节能不能省掉呢?
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低年级小学生必须养成的学习习惯,认真预习很有必要。
预习,和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总结,构成了孩子学习的完整环节,决定着孩子学习质量的高低。我们经常说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其中,让孩子养成课前认真预习,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习惯。很多老师都有感受:能认真预习的孩子,往往学习上也有较好的自觉性、主动性,思维习惯也比较好。
课前预习充分的孩子,课堂上发言更有自信、学习效率也更高。
由于做了认真的课前预习,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有一部分知识也已经提前掌握,在课堂上,孩子就有自信和底气去回答问题。
当妈妈的都知道,很多孩子会在举手前顾虑“我会不会说错?”害怕说错老师会批评自己、同学会笑话自己,是很多孩子不敢举手发言的一大顾虑。而课前预习,则给了孩子提前准备的机会,让孩子在课堂上更有自信、更积极活跃。
比如在第一课时认读字词和朗读课文的环节,那些预习很充分的孩子往往能够读得准确又流利,博得全体同学和老师的赞赏和鼓励。
也就是说,通过课前预习,能够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发言的时候更有把握、更有勇气,进而对学习更有自信,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没有预习的孩子,课堂上跟不上,发言出错多,容易有尴尬和自卑心理,久而久之,会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
在全班大部分同学都预习的情况下,个别孩子不预习,基础知识又比较薄弱,那课堂发言的时候基本上是特别容易出错的,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卑的心理,而且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还很容易社交障碍。
对于这些孩子,有的老师会经常主动提问这些孩子,因为不想让他们掉队,想在课堂上让全班同学一起帮助他学习知识。栗子老师每第1课时读词语和课文的时候,都会叫我班那几个基础特别弱、课前有可能没有预习的孩子站起来读。几乎每一次叫他们都有不会读、读错的。
好,读错了没关系,老师就是教知识的嘛,栗子老师领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赛读,他们不专心听,我们反复电影盒子读词之后,栗子老师不放心啊,再叫他们几个读读吧,结果,还是会有个别字词不认!
每一次他们读词语读不出来,或者是读错的时候,就可怜兮兮的看着栗子老师,其他同学也会有恨其不争的表情和动作。久而久之,他们在班里面就会越来越自卑。
预习有方法,低年级预习要抓认读字词的重点,不要拔高,高年级的预习方式不适合低年级孩子。
我跟家长在沟通后发现,预习时间较长的,往往是家长给孩子增加了一些预习要求。
栗子老师的预习要求是这样:课文标段、读生字和课文3遍、圈画一类字、一类字写部首和音序并组词两个、一类字描红一个临写一个。比一年级的预习要求多了一项:描红和临写,因为上课讲字很慢,一节课只能讲四五个字,如果每一个生字都要放在课堂上写的话,课时根本不够。
我跟我的家长说:书写速度极慢的、基础知识较弱的,可以放低预习要求,只要把课文字词读准即可,字词和课文能读准确才是预习的重点。
当然,每个老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是不同的,但低年级预习,重点就是抓字词课文的朗读,只要孩子读准确,读课文不打结,就可以了。如果能做到提前识记一部分生字、储备词语,那更好了。高年级的预习要求不适合低年级,深一些、丰富一些的知识,要留到课堂上老师教。
经常关注孩子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状况的家长,都比较认可预习的重要性。让孩子养成主动、高效预习的习惯,非常有必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