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日记:培养学生成为心理健康心有理想的新时代少年

  1月19日 星期二

  记事人: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欧健

  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在我心目中,网上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八个字,那就是:“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我在想:一个“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孩子,他的心理应该是健康的吧!怎么做才能够做到“心中有爱”呢?

  在中学阶段,我们有一个工作很重要,就是家校共育,如果我们的家庭、学校、包括社会一起来做好学生的工作,让我们的孩子有非常温馨的家庭,有团结友爱的同学,有学校社会开展的各种活动。我想这样的孩子心中应该有爱吧!那怎么才能够做到“眼里有光”呢?我想:一定是这个孩子,他能够了解自己的现状、看到自己的未来。

  我认为,学校的生涯教育在学校就尤为重要。我们一直坚持20余年的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就是这样的做法,以生涯教育为课程框架,以综合实践为活动载体,不断丰富、扩大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对自己和未来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四大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当我们的孩子们认识到他现在的现状和兴趣、当孩子们认识到未来他要去学什么专业、当孩子们认识到他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的时候,我想他的眼里是阳光的。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生活。所以,我这次政协的提案是:“加强家校共育和生涯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让我们的孩子们心理更加健康。

  ▲重庆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健来自少年的微笑

  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欢笑

  我是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平常穿梭在校园、家庭和社会上,因为职业习惯,特别喜欢观察孩子。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真的笑得太少了。

  平常穿梭在校园、行走在街头、出差在外地,我最喜欢关注的,不是这个孩子在班上成绩的排名,而是他是不是喜欢微笑。

  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开怀的,是没有丝毫犹豫,不能收放自如的。但我发现,孩子们的微笑,其实并不多,即便偶尔和同学开开心心地笑一会儿,也会很快地收放自如。

  我的耳边回响起那首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少年的微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微笑。

  ▲欧健说,孩子应该都有发自内心的笑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家校共育是基本保障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现,让很多人将关注点放到了疫情本身,而我所关心的是,后疫情时代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如何开展,如何落实,将成为关乎孩子们成长发展,关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

  根据学校工作实践以及政协委员身份的走访,我发现目前困扰学生们的五个最主要问题分别是抑郁及其引起的相关问题、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情绪不稳定等。

  其中以抑郁引发涉及身心安全的相关行为(自残,自杀意念,愉悦感消失等)和涉及家庭方面的亲子关系不良最为棘手。此外,面临新高考改革的全新挑战,学生相对薄弱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难以匹配发展变化越发快速的当代社会,也产生了学业、生活、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很多困惑。

  ▲鼓励孩子写下心愿什么才能解决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这需要学校、家庭双方来引起重视。在我校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家校共育是学生心理健康和身心安全的基本保障。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同心共行,为孩子们建立起更全面的保障体系,就能够更好的避免心理危机安全事件的出现。

  我一直在想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是心理健康的。我觉得在这段时间流行了这么几个字,我觉得他可能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标志,总共8个字,“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我在想,如果做到了“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孩子,我认为他一定是心理健康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家校共育,让我们的孩子“心中有爱”;我们要做的工作好就是:通过生涯教育,让我们的孩子“眼里有光”。

  玩头脑风暴关注生涯教育

  这些适合孩子的游戏正在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温暖

  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疏导,我所在的学校做了很多工作。

  前几天,我们开展了8个小时完成从“0”到“1”的头脑风暴,活动围绕“建设智慧校园,体验创客人生”的主题,同学们联系校园生活中涉及的学习生活、生态建设、健康运动、校园文化等不同活动区域,结合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创新设计、开源硬件、结构设计、编程等多方面知识,利用现场提供的设备、耗材构建一个校园区域沙盘,虚拟未来智慧校园的场景。

  电影蜜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个活动历时8小时,在8小时里,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领导力、同理心、表达能力、科学技术、数学和美术等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们也通过这样的生涯体验活动提升了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与认识。

  我想,我们现在多做一点,未来,他们可以顺利地适应社会、适应竞争,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也就会少一些。

  如果说,学校在心理健康关注和生涯教育上作了充分准备,那么我对家长也有一定的建议,应该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原生的家庭,部分家长应该改变“教育责任都是学校”的观念,针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以及生涯教育,我认为,不仅仅应当着眼于目前的学生与家长,也可以适时通过有效手段对青年适龄的男女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树立科学正向的心理健康意识,家庭教育意识与生涯教育意识,做好合格父母。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实习生 张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