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打小报告?父母不要瞎批评,这是孩子认知规律发展的结果
原标题:孩子爱打小报告?父母不要瞎批评,这是孩子认知规律发展的结果
上周回老家,恰好我老家的一个大伯领着他的孙子在我家玩,于是我就让我女儿跟这小朋友一去去玩。
本以为女儿不用再缠着我们,我们也可以轻松下。谁知道我女儿一会就过来告个状,一会过来打个小报告,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爷爷,他拿你的夹子去玩了。爷爷,他掐了你样的花。爷爷,他抢我的玩具
让我感到特尴尬,我大伯也感到脸上无光,尴尬的嘿嘿笑,坐了一会就走了。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孩子之前在幼儿园时,老师跟我反映的一个情况,说我闺女经常给老师打小报告,告诉她们谁偷吃东西,谁不守纪律等等,简直就跟个小老师似的。我特别不喜欢这种打小报告的孩子,因此在家里还好好的教育了孩子一顿,告诉她打小报告别的小朋友就不喜欢跟她玩了。但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继续打小报告。
我原本以为就我家的孩子爱打小报告,但是后来发现不是,很多小朋友都这样。有一次我领着孩子在小区花园里玩,还有小朋友也在那里玩,我告诉他们在一起玩,不要到处乱跑,然后坐在旁边看手机。结果有个小朋友一会过来说谁推他了,一会又过来说谁谁跑远了。
555电影网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喜欢打小报告呢?
孩子打小报告的心理动机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下的话,爱打小报告的孩子一般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打小报告的行为会急剧减少,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孩子所有的问题都会尽量自己解决,这时他们不仅不会打小报告,甚至很多重要的事他们也不会告诉家长、老师。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喜欢打小报告是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结果,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处于他律阶段,他们崇拜父母、老师,全盘接受父母、老师传授给他们的规则知识,并认为这些道德规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事实上,打小报告的行为和孩子们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有关。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认知理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
前道德阶段(5岁下):“前道德”就是发生在“道德”之前,意思就是这个阶段的是没有道德概念的,孩子完全依靠本能行事。他律道德阶段(5~10岁):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儿童依靠他人来指导自己行为。自律道德阶段(10岁后):自律就是自我控制,儿童把道德规则内化,形成了内在的自我价值标准,开始了自我约束。
而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恰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
该阶段道德认知的最大特点就是“他律”,孩子通过外在的道德、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会认为老师、家长制定的道德规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必须无条件地遵守。
这阶段的孩子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道德认知与他们的发育成长有巨大的关系。
在前道德阶段,孩子是没有道德规则认知的,所以他们依靠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行事,因此我们会看到这阶段的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逛超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拿就抢,不给就哭闹不停。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5岁以后孩子已经能跑能跳,周围不再只有爸爸妈妈,他们会接触到很多同龄的小朋友。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
他们开始产生了掌握道德规则的内在心理需求,因为不同的小朋友之间要想更好的玩耍就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这是社会关系的雏形。他们迫切需要掌握各种道德、规则,依照规则来办事。但是他们本身又没有这种规则知识,所以他们迷信父母、老师的教育,会认为父母、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因此他们会全部接受父母、老师传授的规则知识,并认真遵守它们。
同时,因为这时候的儿童认知能力有限,他们无法灵活运用各种规则,不懂得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把规则看作是绝对化,不可变更的,所以孩子表现得比较刻板,他们就像圣人一样,严格遵守规则。
比如爸爸带孩子过马路,如果是红灯,爸爸要带孩子闯红灯,而孩子又恰好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话,孩子会阻止爸爸的违反规则行为。
正是基于这阶段孩子对道德规则的崇敬心理,孩子才会去打小报告。
因为在他们看来,道德规则是“高压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人都必须遵守,加之他们没有独立判断能力,只会刻板地遵守,所以如果爸爸妈妈或者别的小朋友违反了规则,不管是因为什么,都是不对的。孩子们就需要维护规则,就要向权威者举报,希望惩罚这种不遵守规则的错误行为。如果权威者做出了惩罚,那么他们会更加坚信规则,并严格遵守他们;相反,如果权威者没有惩罚,那么孩子们便会认为对这种道德、规则产生怀疑,下一步他们也会尝试违背规则。
而10岁以后,随着儿童智力的进一步发育,他们开始内化了之前刻板遵守的各种规则,产生了内在的道德价值标准,他们开始灵活运用各种道德规则,进入了自律阶段。他们不会再刻板地遵守各种规则,会根据不同情况来判断行为对错,而不是只看行为的结果是否违背规则。
比如闯红灯问题,在他律阶段的孩子会认为闯红灯是错误的。但是自律阶段的孩子虽然也会认为闯红灯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有紧急情况,闯红灯也是可以接受的。
总结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当他们发现别的小朋友破坏规则时,他们就向权威者举报,希望惩罚这种错误行为,从而进一步确保规则的权威性,为下一步的内化规则、自律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