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何中华:我与《山东社会科学》

  何中华教授从一名工人通过自学成长为颇具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他的“传奇”经历为青年学者们树立了励志的榜样。作为长期向《山东社会科学》杂志投稿的老作者和老朋友,在访谈中回顾了他与《山东社会科学》的点滴往事。

  山东省社科联成立60周年系列访谈之七

  何中华:我与《山东社会科学》

  说起《山东社会科学》,自然就不能不提到主办者省社科联。到今年8月,社科联成立已届一个甲子。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社科联的工作是全方位的,包括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组织、管理、指导、立项、普及、评奖等等,这里只说说普及工作。这些年来,省社科联积极地组织实施社会科学普及周、举办山东社科论坛、设立“齐鲁大讲坛”等,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对此,大家都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这种普及工作,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大众化和实际应用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往往被认为是被动的、守成的,但省社科联却是积极有为,进行了多方面的可贵探索,尤为难得的是注重“接地气”。这些工作,让哲学社会科学真正“活”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再被束缚于专家学者的书斋或头脑里。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种解放,其价值得到了真正的实现和彰显。它赢得了大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尊重和认同,使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发挥其软实力的功能。

  电影蜜蜂在此我想回顾一下同《山东社会科学》的相遇和交往。可以说,这份杂志是省社科联的门面之一。鄙人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中,数十年来一直得到了国内多家学术期刊和编辑老师的热情扶持和无私帮助,心有戚戚焉,其中自然包括《山东社会科学》。离开了这种帮助,我不可能取得尽管微薄但于自己却永远值得记忆的进步。这是我感到莫大幸运之处,也是我永志难忘之所在。对于像我这样自学出身的人来说,这种扶持和帮助尤显重要且弥足珍贵。

  于《山东社会科学》,我首先是读者,不久即有幸变成作者,后来竟荣幸地跻身于杂志编委会成员行列。这种角色的变迁,表征着我与《山东社会科学》交往的不断深化。同《山东社会科学》的邂逅,还要追溯到试刊号。记得那是1986年,我当时还在家乡的县委宣传部做理论干事。有一天在办公室里值班,突然收到了《山东社会科学》编辑部通过邮局寄来的试刊号,这原本是杂志社给宣传部赠阅的。那个时候,我正对哲学痴迷,对于学术期刊格外敏感。收到后,我就急不可耐地翻阅起这本刚刚问世的新杂志,感觉刊物装帧和版式设计落落大方,内容也好,具有相当充足的学术含量,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刚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工作不长时间,就应约为《山东社会科学》撰稿,那是一篇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的笔谈,题目为《文化启蒙与文化悖论》,发表在1989年第2期。这是我首次在《山东社会科学》上发文。后来陆陆续续在《山东社会科学》上发表文章大大小小大概不下20篇。应该说,这些文章从某个侧面大体上反映出我自己在这30多年的心路历程和研究的逐步深入。每一篇文章的发表,背后都凝结着编辑老师的心血和无私支持。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向杂志社和责任编辑表示由衷的感谢。于成河、刘瑞琳、栾晓平、武卫华、周文升等等诸位先生,先后为我提供过帮助和支持。尤其是武卫华和周文升两位先生,对于我的扶持尤大。值得一提的是,我能够忝列《山东社会科学》编委会,甚感荣幸。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份莫大的荣誉。2007年6月,在《山东社会科学》创刊20周年。我应邀参加了杂志社举办的隆重纪念活动,并荣获“优秀文章奖”。这些荣誉无疑给了我莫大的鼓舞、鞭策和激励,为我后来的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可以说,历经几十寒暑,我见证了《山东社会科学》的成长和成熟;反过来,杂志也培养了我、激励了我,助成并见证了我在学术上的点滴长进。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几十年来,虽然杂志的编辑和主编换了好几茬,但对我的扶持和帮助却是一以贯之、一如既往的。在此,我衷心祝愿《山东社会科学》在编辑部全体同仁持续不懈的努力下越办越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一代人的芳华已逝,然杂志之树却依旧常青。

  作者简介:何中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涵盖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哲学观、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研究等领域。2015年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