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过600万册,1亿+码洋,这样的“双效”标杆书可复制吗?

  商务君按:10年前,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简称“浙少社”)文教出版中心推出了第一套标杆性品牌图书“名家文学读本”系列。截至目前,该系列已出版13册,总印数超过600万册,总码洋接近1.2亿元。这样一套聚集了由钱理群担纲主编,以陈思和、吴福辉等人文学者和刘发建、张祖庆、蒋军晶等全国一线名线编创团队的大套系,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名家文学读本”丛书是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名著选读本,第一辑10册于2011年5月至9月出版,所选均为中国现代名家;第二辑为中国古代名家系列,其中《小学生苏轼读本》已于2018年7月出版,《小学生孔子读本》《小学生李白读本》《小学生曹雪芹读本》等,计划于今年出版。

  这套书是钱理群、陈思和、吴福辉等第一流的人文学者与一批最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精诚合作的成果,是编著者、审稿者和编辑多年心血的结晶。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一套读本,为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或早或迟将要相遇的名家大师,在小学阶段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孩子的一生打下精神的底色。因此,尽管当下针对少年儿童的名家名作选读本已有泛滥成灾之嫌,“名家文学读本”丛书出版后却受到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家长和学生的近乎一致的好评。该系列第一辑荣获浙江树人出版奖,《小学生鲁迅读本》还入选了中华读书报“2011年度图书100佳”。正如主编钱理群先生所说,“编著者、审稿者和编辑在编写过程中共同成长”,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投入,也有很大的收获”。

  目前,“名家文学读本”系列已出版13册,总印数超过600万册,总码洋接近1.2亿元。整个系列的编辑出版工作还在延伸,销售势头还在日渐走强,读者口碑越来越好,成为小学生经典阅读的标杆性图书,达成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

  7月5日,我社举行《名家文学读本电影盒子》出版十周年庆典活动,作者团队、审稿学者代表齐聚杭州,回顾甘苦历程,畅谈不变初心,并为后续出版及宣传推广工作献计献策。主编钱理群先生发来热情洋溢的长篇贺信,祝贺我们实践了当年的基本理念,达成了基本目标,“期待在教学第一线直接运用这套读物的老师、朋友们,能够根据你们与学生共读的实际经验和体味,作出更具体、深入,更具创造性的总结”。

  

  策划:用最优秀的精神食粮滋养孩子

  “名家文学读本”系列的选题策划始于2010年夏天。我在与作者刘发建讨论一套古诗文诵读图书的修改方案时,他提出了编写一套“小学生名家读本”的设想。他有几位好朋友都活跃在语文教学第一线,且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青年名师,有意编出一套高品质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名家文学名作读本;北大的钱理群先生愿意出任丛书主编。

  我们对这个设想最初的直接兴趣,主要集中在“钱理群”这个名字上。我与钱理群先生此前没有过接触,但读过他的一些著作,知道他是国内最具公众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钱理群先生倡导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理念,影响十分深远;此后,他与王尚文等人主持编写的“新语文读本”,是一套品质上乘的语文课外读物。如果要选编一套以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现代作家经典作品读本,钱理群先生确实是非常理想的主编人选。

  

  我们梳理了当代小学生文学阅读的发展趋势,发现近年来先后经历了这样一些过程:缩写、改写的经典名著广受欢迎;引进图书大行其道;图画书和儿童文学作品因阅读推广人的提倡渐渐进了校园;国内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风靡全国,出现了许多超级畅销书作家。而眼下,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阅读已经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渐渐重视质量和品味转变。他们对孩子阅读太多的流行读物,包括一些当红儿童文学作家的畅销书,开始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经典文学名著,包括经典童话名著重新受到重视。其中,对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的关注,也开始渐渐升温。许多出版社都想以图文本、美绘版的形式吸引孩子,这种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中国现代名家名作在现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占的地位与其应受的重视还不相称,需要一套高质量的文学读本加以引导。

  

  确定了这个选题设想的出版价值后,编辑部先后组织了两次正式的编写会议,并与意向中的编写团队作了多次磋商。与此同时,我与钱理群先生也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的方式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并通过钱先生的介绍或经其认可,邀请了北京大学的商金林、方锡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洪涛教授、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吴福辉先生,以及浙江大学的陈力君博士,温州大学的孙良好教授等,担任丛书的审稿学者。相关的名家后人,也一一设法取得了联系,落实了作品出版授权的问题。这样,选题方案的各个方面就渐渐地明晰了。

  

  首先,是书目的选定。第一辑书目最终选定的十位名家,是鲁迅、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老舍、冰心、沈从文、巴金、萧红、汪曾祺。他们既是现代白话文典范作家,又是具有深厚的传统文言功底。他们那一代就是贯通传统与现代的一座桥梁。同时,他们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孕育的第一代成熟的大师,他们是人性获得启蒙和解放以后,最富有童心童趣的一群人,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更是具有思想情怀的一代人。因此他们的作品对于现在的孩子的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后必将受益终身。

  其次,是编写原则的确立。这套读本,既要尊重名家,又要尊重儿童,在编写时要在这两方面求得平衡。也就是说,不能只强调尊重原作,让小读者面对难度和长度都超出他们阅读能力的作品望而生畏;但也不能强调“儿童中心”,对经典作品随意删改。因此,我们强调找到名家名作与儿童的契合点,选出最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或作品片段,对原文可节选,可删节,但不可改动,最大限度地尊重原作。编选者的导读文字,一定要坚持“用孩子的语言说孩子的生活”的原则,引导孩子去走近名家的文本,激起阅读的欲望。

  第三,是编写团队的凝聚。读本的编写者都是教学第一线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同时也都是所编选作家的爱好者和业余研究者,又对作为接受对象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有深切的了解,这就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读本与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能力相适应。而人文学者从学术角度把关,既可以避免大方向上的偏差,也可能在篇目选择上有一些点睛之笔,因为他们对这些名家最熟悉。在合作过程中,从框架的构想,到篇目的选定、导读文字的撰写,教师(导读者)都是编写的主体;学者则提出意见、建议,与导读者沟通,供大家参考,以期达到保障品质、提升品位的效果。

  最后,是宣传推广的预案。除了常规的营销策略外,读本的宣传推广应该与小学语文教学及课外阅读指导形成有机的联系。大家商定,每个读本的编写者都将开发出一堂相关的示范课或研究课,利用全国或地区性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的各种平台展示,让更多的语文教师了解读本的特点,认同其编选理念。

  作者:一次理想主义者的聚合

  从读本编写工作启动之初,钱理群先生就明确指出:“我希望这是一次理想主义者的聚合,要去掉名利之心,更多地追求精神的回报,把它当作一件能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快乐、意义的工作来做。”他要求大家,“把课外读物的编写,当作学术工作来做”,让编写过程成为“每个人生命成长的过程”。

  

  作为主编,钱理群先生自己就是实践“高扬理想主义”主张的典范。同意担任丛书主编时,他就强调“不当挂名主编,保留每本书稿的终审权”。许多名家后人听说是钱理群先生担任丛书主编,都表示十分放心,因为钱先生是真正的学者。而几位审稿学者,也是因为认同钱先生的编选理念,慨然同意从繁忙的学术研究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做这项普及性的工作。

  真正让我们大家领略钱先生的理想主义精神的,是后来的一篇篇审稿意见。这些通常长度为五六千字,最长的近8000字的审稿意见,带给每位编写者和编辑的,是感动,是敬佩,更是震撼。每一个读本,宏观的如编写的指导思想(一本书有一个“灵魂”),具体到篇目的选择,细节处如导读文字的斟酌,钱先生均提出了极多令人信服的指导、修改意见。编辑部每收到一篇审稿意见,都会发给编写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并请全体编辑认真学习。钱先生的审稿意见,还非常注意与编写者的平等交流,从来都是充分肯定编写者的努力后,以商量的口吻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最后写明“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编写者们更是倾力投入。《小学生鲁迅读本》的编者刘发建,此前出版过两本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专著,在全国各地上过几十堂鲁迅作品教学的观摩课,对鲁迅作品可谓极其熟悉。他最早编出了读本的初稿,却两次将全稿进行大规模修改,真正是三易其稿。《小学生沈从文读本》的编者张学青,自称“几乎每年会重读一遍《边城》”,这次更是用了整整一个学期,带一个班的学生读了几十篇沈从文作品,才觉得有底气把沈从文的作品介绍给当代的小学生。《小学生丰子恺读本》的编者楼淑建,反复阅读丰子恺文集和漫画集后,选出几十篇文章和相应的配图,打印后请几个班的学生试读、评分,区别出“超喜欢”“非常喜欢”“喜欢”“不太喜欢”“不喜欢”等接受层次,然后将他们的意见加以认真研究,作为修改时的参考。楼淑建编得如此投入,以至于得了一个“建书楼”的绰号,还被家人戏称为“疯”(与“丰”同音)了!

  审稿学者的专业素养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也让人肃然起敬。吴福辉先生和《小学生汪曾祺读本》编者丁慈矿,有三通往还的长篇邮件,讨论编选思想和篇目选择问题。吴先生的意见很坦率,有时也很尖锐,但从来不固执己见;小丁的态度很谦恭,却也不无坚持。两人之间有说服,有争论,也有妥协,年轻人敬佩老先生的严谨和博学,老先生欣赏小伙子的才华与谦逊,成为编审交流的一个范例。方锡德、商金林两位教授,则分别对《小学生冰心读本》和《小学生叶圣陶读本》选文所依据的原作版本,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作了诚恳耐心的指导。

  每个环节都力求尽善尽美

  第一辑的十本书,每本不过十来万字,对于一个由四位文字编辑、一位美术编辑组成的编辑团队来说,似乎算不上很大的工作项目。可是,即使抛开前期大量繁琐的联络、沟通、协调工作,单是编者交稿后的案头编辑工作,也因为丛书的独特性而需要超乎寻常的投入。

  为了确保选文的文字准确无误,我们原打算备齐十位名家的文集或全集,用于核对及审稿时参考。我们先是翻出个人的藏书,又向朋友求援;能买的就从书店或网上采购,版本较老的便到孔夫子旧书网搜求。实在无法配齐的,就到各大图书馆去复印。一时间,编辑部建立了一个小小的中国现代文学资料库。每位编辑都有针对性地选读了一些名家的代表作,增加对各自责编的读本所选作家的了解,便于跟编者及审稿学者顺畅交流。

  此后,丛书的审稿、核对工作采用编辑部全员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在每本书落实负责编辑后,由我负责总揽大局。另外3位责编按各自的特长分别负责原文核对、整理加工、图文编排等工作。为确保图书质量,尤其是确保经典原文准确无误,丛书在原文核对环节大大加强了力量。编辑部要求一校、二校责任者必须全文折校,并安排两位编辑与校对员同步折校两遍。有些作家的文集没有公认的权威版本,遇到异文时,编辑会详细记录下来,再三斟酌后,决定取舍。一些难以确定的地方,还会请审稿学者或名家后人加以甄别、确认。通常是整理古籍时才会采用的校勘环节,也出现在了儿童读物的编辑过程中。

  其中,《小学生汪曾祺读本》的审校过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读本的原文核对以北师大版的《汪曾祺全集》为底本,遇有疑问处,则参照江苏文艺版的《汪曾祺文集》。在我们核对完成后,汪曾祺先生的女儿汪朝女士又将全部选文仔细核对了一遍。汪朝女士在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做《汪曾祺全集》的书稿整理工作,发现以前出版的汪曾祺文集、全集均有一些文字差错,正好将这些发现用在《小学生汪曾祺读本》上。

  

  在图书的美工设计方面,我们定下了与内容相匹配的兼顾经典性和童趣性的总体方针。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将赵延年木刻用于鲁迅读本,丰子恺漫画用于丰子恺读本,黄永玉湘西风情画用于沈从文读本,并请各相关纪念馆、故居或名家后人提供珍贵的资料照片,使读本富于历史厚重感;同时,我们又约请了优秀的插画师绘制精美的彩色插图,使读本显得活泼可爱,童趣盎然。

  延伸:进一步开拓“大文教”出版方向

  “名家文学读本”系列策划之初,就有一个长远的宏大计划,即分系列出版,将古今中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名家都纳入其中,最终形成一个40~50本品种规模的较大型的系列图书。

  

  针对图书本身的特点,我们决定采用稳健推进的策略,先用几年时间把第一辑的市场做扎实,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进行“古代名家读本”“外国名家读本”“当代名家读本”等三个系列的编写工作。我们在第一辑图书出版后,先推“名家经典名师讲坛”系列讲座(2011年7~8月,杭州)聚集人气,再开“名家文学读本”新书发布会暨学术座谈会(2011年9月,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确立高度,然后借“中国儿童母语教育论坛”(2011年11月,扬州)涉足教育,形成了适合图书特点的持续营销推动的思路。

  

  编写团队的一线名师基于读本开发的观摩课、示范课,在全国各类大型教科研活动场合展示,反响热烈。《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权威教育报刊先后发表书评、访谈、综述等文章,介绍“名家文学读本”系列及其作者。

  

  刘发建更是以《小学生鲁迅读本》为基本教材,在自己班级开展“鲁迅作品阅读周”教学实践活动,获得良好效果。以“鲁迅作品阅读周”为起点,刘发建还开发出“名家经典阅读周”系列特色语文课程,其中的名家以“名家文学读本”系列所选作家为主,兼及外国、当代名家。刘发建的探索取得极大的成功,“名家经典阅读周”不仅成了他所在的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的金字招牌,还全国各地不少学校、班级落地生根。

  

  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名家文学读本”系列的品牌基本确立。第二辑“古代名家”系列的编写也在2014年正式启动。此后,2018年出版《小学生苏轼读本》,2020年10月出版《小学生白居易读本》,2021年3月出版《小学生陆游读本》。加上即将出版的《小学生孔子学本》和《小学生曹雪芹学本》,“古代名家”系列也将达到5本的规模。

  

  2015年前后,我们社的文教图书出版正式朝大文教方向开拓。“大文教”这个提法,是为了区别传统的以同步教辅为主体的文教图书出版。它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视野比较大,不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套、亦步亦趋,而是与之形成有机联系,寻找沟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结点;二是立意比较高,关注教改前沿理念,聚集优秀学者、一线名师、著名作家组建作者队伍;三是选目比较活,除了大语文阅读、写作等领域,还关注数学阅读、科学阅读、中英双语阅读等。“名家文学读本”系列,正是大文教出版领域的一块重要基石。

  

  从大文教出版的视野来看“名家文学读本”系列的出版,扩充品种固然是当务之急,横向发展的机会也不可错过。于是,我们一方面积极推动古代、外国等系列后续品种的开发,另一方面则努力挖掘这些作者的出版潜力,推出相关的大文教图书产品。

  2017年10月,“名家文学读本”作者团队的蒋军晶出版了“小学生群文读本”系列,反响良好;2020年8月,以刘发建“名家经典阅读周”发展而成的“跟着名家学语文”系列图书出版,并发展了数百名种子教师。此外,我们还与“名家文学读本”系列作者团队中的张祖庆、张学青、丁慈矿等积极沟通,努力为他们策划、出版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体现个人特色的文教图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