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考试大纲不是教育减负?读懂中考新模式,躺赢得中考上重点

  自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以后,人们对这一教育改革的反应迥然不同,有的拍手叫好称赞这样的教育正是朝着素质教育良性发展,有人却质疑与减负政策背道而驰。

  取消考试大纲是不是教育减负?我们来看看正在试点推行的最新高考模式:3+1+2,“3”代表着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为必考科目,“1”是物理、历史限选一门,“2”则是化学、地理、生物、政治以及物理和历史必选一门外的一门,共5门科目中任选两门。

  

  这种新高考模式的好处是,物理或历史成为必选科目,不仅提高了物理和历史的地位,还为偏文或偏理的考生指出了更简便的选择之路,偏爱文科的选历史,偏爱理科的选物理,这样有效改善了以前高考偏科吃大亏的弊端;还有,“3+1+2”新高考组合模式明显比以前高考组合模式少了十几种,无论是对学校还是考生,过多选择所带来的压力和困惑都将有所减少。新高考模式在保留学生选择自由的同时,有利于减少学生弃难就易,避选物理导致的物理科学素养下降等问题,总体上来说,新模式有利于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

  中考改革的最大变化:

  国家教育部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以原始分呈现,地理、生物以等级形式呈现,均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录取依据;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根据全市统一要求,以书面笔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各区统一组织,各中学具体实施,考试结果以“合格”“不合格”的形式呈现。

  

  新中考改革是什么?很多家长认为中考改革中“取消考试大纲”不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是无形中加大了升学竞争压力。从新中考模式和新高中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考需要考试的科目,在高考中一科都不少。有考试大纲的中考,并不是以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而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至于不考试的内容,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直接熟视无睹。可到了高中阶段呢?初中所必修的学科到了高中,一科都不落下,初中没有学过的内容到了高中学起来就会很吃力。

  新高考模式已经正在全国试点推行,在“高职比大体相当”的大教育政策下,能考上高中的考生目标是考上理想大学,而不只是要个高中毕业证就草草了事。中考科目和考分的构成,已经严重影响到高考改革的节奏,因此,中考改革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形势上。

  从新高考模式来看,中考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为高考选科铺路,重点在于既要通过中考考试科目来平衡文理,又要保证初高中平稳无缝对接。可以预见到,为了保证初中知识点与高中知识点对接,中考考试的内容势必会渐渐趋向文理均衡,而不再是倾倒式偏向理科。

  

  只有了解了新高考模式,才不会枉下定论说中考改革是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虽然高考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但孩子能上个好大学,应该是所有父母的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