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青岛出台幼小衔接实验方案 今年9月起全市实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落实山东省幼小衔接实验区工作要求,切实做好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8月19日,青岛市教育局印发了《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方案》。

  根据方案,青岛市将从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幼小联合教研、家园校共育、专项治理五个方面共同行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今年9月至明年6月,全市幼儿园及小学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开发相应课程,实施家园校共育,幼儿园与小学在课程、教学和教研等方面开展研究合作。

  方案强调,青岛将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置学前班,不得组织考试测验,存在以上行为的,追究园长和有关教师责任。小学不得非“零起点”教学,不得组织入学测试,不得将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纳入招生条件,存在以上行为的,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责任。校外机构不得对学龄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不得进行小学课程教育,存在以上行为的,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相关链接:

  《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方案》政策解读

  《实验方案》出台的背景

  促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全面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工作,确保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对其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有效衔接的任务要求,并将2021-2022学年度作为实验阶段,2022年秋季学期起各省市全面推行。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山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对全省幼小衔接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市已被山东省教育厅确立为“山东省幼小衔接实验区”,以全市域作为幼小衔接实验对象。

  二是进一步提高幼小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青岛市高度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衔接,近年来通过严抓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零起点”教学,强化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意识,规范了教学行为,通过加强幼小衔接方面的教学研究等,形成了初步成果,为全面推进科学幼小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幼小衔接的多方协作机制还未建立,幼小联合教研机制还不够完善,对家长和社会科学教育理念的宣传引导还有待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校外托管机构等以各种名义开展的幼小衔接培训教育对家长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家长的焦虑感仍然较强等,《实验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将着力建立幼小衔接长效机制。

  幼小衔接实验的主要措施

  幼小衔接主要从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幼小联合教研、家园校共育、专项治理五个方面共同行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一是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将大班下学期设置为入学准备期,优化一日活动安排,开发主题课程,防止和纠正将小学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复制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

  二是小学开展入学适应教育。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教育方式主动向幼儿园衔接。

  三是幼儿园和小学开展联合教研。建立幼小协同的联合教研制度,定期开展专题联合教研。以幼儿园或学前教育联盟体为单位与当地小学建立教研共同体,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形成课程内容及能力要求的有效衔接。

  四是深入开展家园校共育。将科学幼小衔接内容分别纳入家园共育、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宣传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和正确做法,化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

  五是大力开展专项治理。持续加大对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

  幼小衔接实验的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21年8月底前):遴选示范区、示范园(校),建立园校合作机制;组建市级专家团队;制定幼小衔接专项培训方案,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分别开展科学幼小衔接培训;各区市建立联合教研机制。

  实验阶段(2021年9月-2022年6月):全市幼儿园及小学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开发相应课程,实施家园校共育,幼儿园与小学在课程、教学和教研等方面开展研究合作。

  总结提升阶段(2022年7月起):全面总结全市及示范区、示范园(校)的实验成果,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完善幼小科学衔接机制,深入实施幼小科学衔接。

  青岛幼小衔接实验的创新举措

  一是突出制度和机制创新。建立市域幼小衔接的行政推进、教研支撑、家园共育、专项治理、教师培训、督导保障等制度,形成市域推进、部门协作、示范引领、专家指导、评估矫正的运行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坚持示范引领。全市遴选2个幼小衔接示范区和一批幼小衔接示范园(校),均为前期幼小衔接工作措施得力且取得一定成效的单位,充分总结推广经验,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

  三是实施清单管理。制定《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清单》,围绕实验开展从机制层面明确任务内容、责任单位和时间表,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实验工作按计划推进。

  幼儿园和小学如何具体落实好幼小衔接工作

  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是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工作的具体指导。《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内容由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组成。幼儿园实施时重点从全面准备、把握重点、尊重规律三方面把握。《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同样提出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小学实施时突出学校为儿童适应做好准备、关注个体差异、设置入学适应期、坚持深化改革四个方面。

  例如,“学习能力”中关于书写能力,幼儿园的“具体表现”为:在绘画、拼图等活动中,能识别上下、左右等方位,能认识并书写自己的名字。教育建议提出:“做好必要的书写准备。养成幼儿自己扣纽扣、系鞋带的习惯,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促进手眼协调。在绘画拼图等活动中认识上下、左右等方位,通过‘跳房子’‘给小动物找家’等游戏,帮助幼儿认识田字格的结构。不宜要求幼儿提前学写字,幼儿有自发书写行为时,可以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但不宜进行机械训练,也不宜简单评判写得对不对、好不好,重在保护幼儿写画的兴趣。”而书写能力在小学的“具体表现”为:“学习认识汉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初步掌握书写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教育建议提出:“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指导儿童借助田字格把握汉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通过给自己制作小书签、给爸爸妈妈写生日卡等方式,感受写字的意义和乐趣。对控笔能力弱的儿童要给与特别关照,允许他们有一定的适应过程。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