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海淀初三一模语文卷解析:贴近中考真题,顺应出题趋势

  随着2019年下半学期近半程的学习,初三毕业年级的学生也迎来了第一次模拟考试。

  仔细研究了一下海淀初三的语文一模试卷,大体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句话:试题紧贴中考指向,考察明显的顺应出题趋势的变化。下面我们仔细的剖析一下这份试卷。

  1、基础知识模块

  首先,从考察的模块分析,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中,这一次的海淀一模依旧是把基础知识的考查融进了文本的阅读当中,分别以朗诵稿,序言的形式考察到了字词,语序的应用以及必在基础知识考察部分必不可上的书法字体部分。

  在这一部分的考察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基础知识部分重视了对于字词句段的应用能力。

  2、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模块

  在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模块,从题目上明显的增加了难度,单说古诗词鉴赏,从题目中的设问来看,题目考察的难度已经明显的向高中的考察方向靠拢,从之前单纯的背诵,默写或者是简单的理解,变为逐渐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包括对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甚至是诗人情感的判断,思想情感的赏析能力。

  除此以外,另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主观题目的增多,诗歌考察的两题均为主观题,这在无形中就通过题目的设置增加了考察的难度。

  诗歌考察学生的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文言文阅读模块的设置这一次考察了课内文章《爱莲说》,并且在后面的题目设置中,尝试考察课内文章思想的迁移能力。

  题干设置:阅读【连接材料】结合《爱莲说》分析材料中人物的品质,不得不说,这一次的文言文在题目设置上做了不小的尝试,不过表现出来最明显的特征不管是题目的难度还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都做了提升。

  3、名著阅读模块

  其次在名著阅读的考察部分,不再是单一的考察学生对于文本信息的识别,而开始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名著内容的主观理解,这在考察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察的难度也有所提升。

  这一次的名著阅读在题目设置中主要考察了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要求学生在作答的时候要结合人物的形象和具体的情节回答,难度在平稳中也有所提升。

  在阅读部分的考察中,这一次的现代文阅读第一篇在选材中让人耳目一新,选择了文本较长的材料性文本,文本中图文结合,不过在题目的设置上依然是考察到了基础知识部分以及基础的概括能力,出题形式方面还是中规中矩。

  第二篇现代文阅读是文章《大地吹过锦缎的风》,从文章的选择上看也是一贯的海淀考察风格,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题目的设置以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为主。

  第三篇文段的阅读主题直指家国情怀类,从这篇文章的选择中可以看出,海淀区这一次的一模依旧是作为风向标紧跟中考出题的方向与形式,值得关注。

  4、作文模块

  最后是作文模块的考察,题型依旧是二选一的类型,常规的记叙文+想象类作文,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在难度的设置层面依旧是中规中矩。

  从试卷中呈现出的考察方向上来看,本次试卷所考察的基础部分总分值共计是13分,尽管题量没有增加,但和去年相比,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考察的知识范围明显变广,甚至是出现了新的题型尝试,例如在基础考察部分出现了信息的提炼总结这样的新题型,从这一角度观察,这种能力要求的考察,依旧是向高中靠拢,为学生高中在阅读题中出现的信息提炼能力做准备。

  在出题形式上也出现了综合性的考察,海淀区这一次的出题依旧是紧跟中考出题的大趋势和指向,除了题目灵活外,更是融进家国情怀类这种在高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思想,希望同学们可以有所关注。

  总之从这一次海淀区的一模语文试卷中不难看出,这样的教育大区对于中考语文难度的预估是整体的提升,出题形式灵活多样,出题的指向性也更加的明确,考察的目的也非常的明显,紧跟北京中考的趋势,密切的联系当代社会,国家主流精神文化内容。

  希望各位同学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重视精神文化的培养与学习,灵活思维,提升能力,面对考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