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零分英雄徐孟南,为了对抗教育制度,高考故意交白卷

  他在高考时一道题也没答出来,得了0分。不是因为学习太差,基础不好,而是他故意为之!十年苦读,他为何在最终一战时,故意交了白卷?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高考故意考零分,想以此表述自己“教育理念”的徐孟南的故事。

  

  01 生于平凡,志向不凡

  徐孟南1989年出生在安徽蒙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一共4个兄弟姊妹,父母靠种地维持生计、养活孩子。

  虽然父母没什么文化,但他们知道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孩子有文化,将来就能走出农村,在大城市里有一席之地,脱离这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

  父母竭尽全力支持孩子们学习。

  

  徐孟南不负所望,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优秀,是家中读书最好的孩子。兄妹几个人,只有他一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

  高一时徐孟南还能踏踏实实地学习文化课,成绩也保持在班级前列。

  可是到了高二,他似乎有了更多的想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觉得现行的教育制度并不是最优秀的制度。

  他认为,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学生的强项,因材施教,那每个人的教育都是量身定制的针对性极强的教育,便能更早的培养出人才。

  徐孟南对自己的教育理念非常有信心,并坚信自己掌握了真理。

  

  于是他开始广泛收集各方资料,花费大把的精力写信寄给名人和教育部门,期待有人慧眼识珠,欣赏并肯定自己的见解。

  但这种乌托邦式的教育理念,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他寄出的信都如泥牛入海,没了回音。

  然而徐孟南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既然教育部门和名人们不给自己回信,无法通过他们,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他还有别的法子。

  一个高中生,想在短时间内得到社会大众的瞩目,能有什么好办法?他最大的舞台和战场就,就是高考。

  徐孟南打定主意,要在高考时一战成名。

  

  可惜这个“成名”,并不是“功成名就”,而更想是“臭名远扬”。

  2008年高考,徐孟南故意在试卷上一题不答,只是写上自己的学号和姓名,接着就在空白处,大肆陈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言明,希望老师给他0分,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徐孟南求仁得仁,高考果然得了0分!也确实一度引起了热议。

  可惜大家热议的并不是他所坚持的教育理念,而是这个孩子,为了连他自己都没搞得太明白的所谓理念,白白葬送了大好的前程。

  毕竟以徐孟南的成绩,虽然考不了一本名校,上个二本的大学还是很有希望的。

  那时他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一时的义气之举,改变了他一生的人生走向。

  02 幡然悔悟,为时未晚

  高考零分的热度很快降了下来,徐孟南拼上自己往后前程的“壮举”,并没有让人们关注到他的教育理念,而是津津乐道于他的“想得零分”。

  父母对他这种做法根本不能理解,更别说接受!家中这个最有希望靠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甚至带领全家走出农村的孩子,居然对高考这么儿戏!

  父母气愤失望,而徐孟南,除了如愿得了0分,引来一众看热闹的人对他指指点点,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徐孟南想复读一年重新再考。

  可他的行为已经引起了父母的震怒,父亲甚至说他是个神经病,高考也敢瞎胡弄。

  年少义气,不觉自己有错的徐梦南,却回嘴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可惜他没有入到自己如愿的地狱,而是被现实的风雨磨砺,渐渐认清当时所谓“地狱”,原来是自己错过的最好的风景。

  没有条件复读的徐孟南,曾经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跑到陌生的县城。

  可是他能做些什么呢?出门在外两手空空,一无钱物,二无技能,他只在县城游荡了几天,便灰溜溜地回家了。

  生活还要继续,家里条件艰苦,徐孟南加入了外出务工的队伍。

  他没有考上大学,只有高中文凭,轻松点的文职工作是找不到的,只有靠做力气活养活自己。

  徐孟南辗转在各类工厂打工,他当过装箱工、做过包装卫浴产品的临时工,还做过井盖。

  

  工作换来换去,却始终是靠体力换饭吃。

  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当年的那些“理想”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回想自己求得0分的冲动行为,又显得那么可笑和无知。

  2010年,徐孟南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女孩,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互许终身,不久也有了两个爱情的结晶。

  成婚后,徐孟南的肩上扛起了更多的责任,他要给妻儿好的生活,便开启了网店。

  可是开网店的人那么多,徐孟南既没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又没有独家的货物来源,只能勉强营生。

  柴米油盐的琐碎,很快消磨了两人的爱情,艰难维持了三年的婚姻,也在现实中默默走到了尽头。

  妻子在2014年和徐孟南离了婚,带走女儿,把儿子留给徐孟南照顾。

  

  此时的徐孟南依旧是高不成低不就,而与他同时参加高考并顺利进入大学的同学们,此时有的是公务员,有的做了公司高管,有的成为了教师。

  不管什么行业,同学们大学毕业之后的路,似乎都比他的开阔,也比他离理想更近一些。

  时间会让你懂得后悔,却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徐孟南不得不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反思自己当年的行为,那种自我感动式的牺牲,真的是对的、有意义的么?

  想要表达诉求,难道只能通过高考零分来实现么?

  痛定思痛的徐孟南,终于意识到自己当年的冲动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令他追悔莫及。

  03 十年蹉跎,更懂珍惜

  他开始以自己为反面教材,抓住一切机会,劝导不愿读书的孩子们,珍惜眼前,莫要将来像他一样后悔,读书才是最好的选择。

  是的,经历了十年在社会上的摔打,徐孟南知道,比起人生所有的苦,读书的苦是最甜的。

  于是他决定重新捡起书本,再考大学。

  徐孟南把孩子送回老家,让父母代为照顾,自己则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终于在2018年考上了安徽的一所专科院校。

  

  迟了十年,他终于还是步入了大学的校园。也正因为有这十年的蹉跎,让他更珍惜读书的机会。他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

  三年后大专毕业,徐孟南一刻不停,又投入到专升本的考试准备中,并顺利考入了安徽艺术学院。

  徐孟南还想考研,之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日日耕耘,桃李天下。

  也许那个时候,他有机会去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把十多年前的热情重新唤起,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奉献精神,为他的学生们开辟一片早日成才的土壤。

  也希望他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化和提醒那些稚嫩的心灵:所有的理想,都要用自己的实力去支撑,而不能用一时冲动赢取短暂的瞩目。

  至于徐孟南心中的教育制度,我们要说,制度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会有更先进、更科学的制度,去替代旧的制度。但制度的更迭,是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进不去推动的。

  

  徐孟南当年自以为“英雄”,试图以自我感动式的“牺牲”行为,去改变教育制度,只能说太浅薄。

  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寒门最有希望出贵子的途径,它是不拼爹、不拼钱、不拼背景,只看实力的最公平的战场。

  请所有为学习流过汗水的莘莘学子们,对高考抱有一颗虔诚的心,因为它是你曾经努力过、拼搏过的时光的见证,也是你未来能过得多精彩、走得多高多远的试金石。

  愿面对人生的每一场考试,我们都能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对于高考求0得0,最终却仍想考大学的徐孟南,各位看官还有什么高见,欢迎评论区里留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