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博士求职被拒,只因本科学校太普通,第一学历有多重要

  进入社会后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大学毕业考研考博。随着大学生数量增多,含金量直线下降,用人单位也渐渐把目光瞄向了更高学历的研究生身上。

  聪明的大学生当然深知这一道理,所以有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优势,本科毕业后会报考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等。

  

  上海交大博士求职被拒,理由是本科学校太普通了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博士在找工作时遇到了“烦心事”,用人单位以他本科学校“太普通”并非985/211高校为由拒绝了他。

  这位博士本科毕业的学校是湖北工业大学,并非是985/211,只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在本科学习期间,他的专业是比较热门的法律,而且他还有三年丰富的工作经验。

  本以为“热门专业+3年工作经验+上海交大博士”的三重身份加持,一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没想到竟然还是因为第一学历被拒绝了。

  

  第一学历是什么?究竟有多重要?

  官方教育部门其实并没有关于“第一学历”的说法和解释,我们平时所说的学历就是最后接受教育或最高的学历。

  所谓“第一学历”是指高中毕业后,接受的第一个全日制高等教育学历,与之对应的还有第二学历,也就是第一学历之后继续获得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有效教育学历。

  比如A学生高中毕业后进入专科学校学习,后来又凭借自己的努力升了本科。即便A同学有了本科学历,但第一学历仍然是专科。

  

  B同学高考结束后进入普通本科学校学习,后又考入985大学的研究生,那么A同学的第一学历就是本科。

  这样看来第一学历只有专科和本科之分,其实不然,虽然普通本科学校和985/211高校的毕业生第一学历都是本科,但也有区分。

  如果甲乙两人都是985学校的硕士,但甲的本科学校比较普通,而乙的本科学校是985高校。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在选拔时会更加倾向乙,因为乙的第一学历和第二学历都是985高校,在用人单位眼中,第一学历就是985高校的人会更受欢迎。

  

  经常会有人举例马云、比尔盖茨用来佐证“学历无用”、“读书无用”等说法,说得的确天花乱坠,也让人感觉颇有道理。

  但回到现实面前,面试时学历就是最好的敲门砖,岗位直接限制学历为“研究生”,不管本科生和专科生能力有多强,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当代学生还是要承认,学历是自己进入社会的“王牌”。尤其现在很多企业更看重第一学历,所以高中阶段更应爱努力学习,为更好的第一学历努力。

  

  考不上985/211高校,人生还有好的出路吗?

  第一学历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本科录取率其实也不足50%,还是有大多数的考生进入专科学校学习,如果不是985/211高校,还能有好的出路吗?

  其实第一学历歧视确实存在,但不是所有用人单位都只看第一学历,如果第一学历是普通学校,但第二学历是985/211高校,不仅说明学生的学历高,同时也能证明一个人有坚持学习的决心和毅力。

  

  即便不是985/211,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

  专升本考试

  很多专科生都会选择专升本提高自己的学历,就业形势严峻,专科学历竞争优势比较低,升为本科后就完全不同了,同样是本科学历还有机会参加各种人才考试,只不过需要比正常的本科生多学一年。

  

  研究生考试

  考研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对于本科生而言,遍地大学生,想要在竞争中占取优势,考研是最好最快的方式。

  技能考试

  不同专业有技能考试,这类考试可以用来证明大学生的技能等级,在就业时也有很大的帮助和用处,而且有些技能考试还可以跨专业考,学生的选择更多。

  

  想要在职场“如鱼得水”,除了学历外,能力也不能忽视

  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就会感到另外一种竞争和压力,高学历只能帮助自己找到理想古装片的工作,要想在职场“如鱼得水”,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能力。

  第一:工作能力

  进入职场工作后,不需要学生长篇大论讲理论了,而是需要实际解决问题,所以工作能力的强弱才是在职场发展好坏的标准。

  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加入学生会、社团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总结经验,进入职场后也要多向同事虚心请教。

  

  第二:为人处世

  职场竞争是很残酷的,同事间难免会存在竞争,这种竞争把握不好就容易变成恶性竞争,不仅不利于个人展开工作,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所以在职场上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跟同事们搞好关系,同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写在最后:

  学历是敲门砖,知识是力量,这些既定的事实是无法轻易改变的,我们既然要进入社会,就要遵守社会中的规则。

  还在读书的学生仍然有很多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强更优秀,才有权利拒绝企业,而并非被企业拒绝。

  那么,孩子们如何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未来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让孩子成为现在的学霸,而是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唯有这种学习的能力,才是孩子应对未知未来的最好的武器和铠甲!

  

  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在一次采访中任正非也语重心长地说过:”我们的未来只能靠自己人,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孩子对数理化学科失去了兴趣,剩下的只有各种试题和公式。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能够拥有创新思维呢?

  所以当初杨振宁回国看到这种情况后,就曾建议:“我们在培养下一代人才的时候,要特别启蒙他们的数理化学科,从小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培养创思思维。”

  

  要知道孩子在成长的阶段,5~15岁是发展的黄金年龄,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启蒙教育数理化学科,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那么就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科学家潜质。

  

  对此,央视栏目《第一时间》在近期特别推荐了一套专门为5~15岁孩子打造的理科图书《这就是物理》《这就是化学》《这就是地理》。

  

  该书迄今为止销量已突破1000万册,被列为课外“最佳参考书”。采用“故事+漫画”的形式,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和公式,用生动的故事和幽默的漫画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地阅读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物理知识。

  

  《这就是物理》涵盖中小学必学的10大物理主题:引力、能量、声音、光、电、热、物质等等,涵盖了85%中学物理考点!为孩子们构建一个系统物理知识框架,在笑声中便把中学知识点记住。

  

  这套书不仅将物理知识点讲解得很细致,还注重学科间融合。 物理是一门很难学的科门,一个从小灌输物理思维的学生,接触物理时势必更感兴趣,能跟得上老师讲课速度,而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对这未知科目存在抵触心理,差距越拉越大。

  

  孩子们抵触的不是知识,而是枯燥的课本。这套书打破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畏惧,锻炼孩子的科学思维,让其主动去探索世界奥秘,从而将学习当成一种兴趣! 对于睿智的家长来说,这套书比送孩子玩具和游戏机有意义太多了。(QQ平台推荐的书籍,享有正版和售后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