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与美术馆的2021回顾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建党百年之际,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作为中央美术学院5大特色馆之一,在中央美术学院及众多院系单位、景德镇市政府、陶文旅控股集团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见证雄安崛起’——中央美术学院雄安创作团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学研究展”、“乡村介入_迹象唤醒”、“手感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展”、“向壁登良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青年教师学术提名展”等多个精品学术展览,并围绕展览开展了线上线下无墙课堂、云游美术馆等形式多样的论坛、讲座和工坊活动。以开放多元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了以中央美术学院基础部、油画系、版画系、实验艺术学院、壁画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及中国建筑设计学会等多学科组成的多元融合学术展览面貌。美术馆的各项活动不仅得到了院里的高度认可,也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众多媒体,及央视、省地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在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并进行美育普及,加强了展览的深度和广度。在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的学术建设过程中,每一份成就都是由一件件艺术作品、一位位艺术家、一个个支持展览工作成员所构成的,更是由每一位走进美术馆的朋友们带来的热情所激发的。新的一年,在继续坚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下,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将继续执行和落实好中央美术学院学术精神,为艺术家提供专业的学术展示平台,为美术馆观众带来更多精彩展览。在2021年里,我们感谢每一位美术馆朋友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于辞旧迎新之际,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全体成员恭祝各位新年快乐、阖家安康!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
2021年12月31日
展览活动
Exhibitions“见证雄安崛起”——中央美术学院雄安创作团作品展2021年1月23日—2021年3月1日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雄县县委县政府、景德镇陶文旅集 团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 部、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策划:范迪安学术主持:吕品昌策展人:张路江、张瀚执行策展人:张瀚展览统筹:黄镇、谭斌参展艺术家:范迪安、丁一林、张路江、白晓刚、李荣林、黄勇、林笑初、马佳伟、刘霞飞、迟志磊、戚亚红、张筱松、李天元、毕维维、乔姝颜、李国兴、李欣隆、林紫颖、张昕怡、彭享、单禹瀚、游钦煌、古梦杨、龙炎、王汉一、孟庆隽、洪健翔特邀艺术家:中铁十二局集团雄安站站房项目部任双欢2021年1月23日,“见证雄安的崛起”——中央美术学院雄安创作团作品展在江西省景德镇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开幕。这是继2020年12月27日雄安高铁站通车,创作团作品于“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线上首发后的首次线下作品展。作品展设 “百业待兴”、“迁禧家园”、“旧城故事”、“风光如画”四个章节,作品135幅,摄影作品**幅。这些作品记录着雄安建设工地热烈喧闹的声音、建设者的拼搏精神,展现着风光秀美的家乡景观与即将消失的旧城故事,展览还展出了创作团成员的创作感言、创作者与村民、工人互动照片和大量鲜为人知的雄安建设现场照片和视频作品。四个章节有机结合,汇集成当下与过往的相聚,构成用艺术语言再现雄安崛起的华美乐章,传递着新时代建设者的奋斗精神和中央美术学院雄安创作团的创作激情。
第一排左至右:景德镇市常务副市长黄金龙/景德镇陶瓷大学主持工作副校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品昌/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张路江第二排左至右: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吕金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
更多阅读:展览预告丨“见证雄安崛起”——中央美术学院雄安创作团作品展“见证雄安崛起”——中央美术学院雄安创作团作品展今日在江西景德镇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胜利开幕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学研究展2021年3月26日—2021年5月26日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文旅集团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学术主持:苏新平艺术总监:吕品昌策展人:王华祥、冯梦波执行策展人:冯梦波、黄镇展览统筹:黄镇、谭斌参展艺术家:丁科、隋文瀚、俞馨怡、邓明东、纪丰、姜子硕、延艺、杨梦萍、周佳庆、杨蝉翼、何诗意、李荣明、陈育文、杨山河、王霖、韩青臻、倪华夏、彭斯、刘磊、梁必成、曹培伦、黄思颖、李劲弈、欧苑婷、徐艺苗、黄智宇、卢标、李欢、李文鹏、吴慧、周婷、张昱、郭美仪、韩桂田、李大同、陈家昊、王雨辰、王晶时、黄朵朵、黄榕、赵墨约、丁宇娟、柴鑫林、陈曦、郭天意、李雨祗、刘研、倪平、潘黎、彭璐、谈凯莉、张传祥、赵阳、李百舸、刘香君、叶丰仪、苏听雪、张效源、叶馨泽、王明浩、冯嫣、王一菡、李若煊、许宸扬、黄若梦、周思颖、苏贞、潘俊伊、陈志雄、何逸北、姜昕彤、李彦钧、南田雨音、王天夫、王梓豪、刘韬玥、吕佳洋、马庆、秦子玉、殷宪宁、赵凡荻、董伦玥、洪一鑫、李大宇、张可欣、冯梦波2021年3月26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学研究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各工作室优秀课程为载体,梳理了版画系六个工作室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向,系统展示了版画系各工作室各具特色的教学生态,是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六个工作室首次面向公众的全面系统的教学成果展示。展览展出了六个工作室选出的270余件代表作品,以文献方式梳理了版画系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系以来的学脉传承与发展历程。此次展览通过聚焦各工作室的优秀课程与学生作品,在“教”与“学”的生长关系中,勾勒出版画系全景式的教学体系。
第一排左至右:景德镇陶瓷大学主持工作副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第六工作室主任、展览策展人冯梦波/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吕金泉第二排左至右:景德镇陶邑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刚好/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馆长黄镇/嘉宾合影
更多阅读:展览预告 _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学研究展中央美院版画的教与学丨“版画系教学研究展”亮相陶溪川乡村介入_迹象唤醒2021年6月6日—2021年8月6日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指导单位: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承办单位: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艺术总监:吕品昌 策展人:郭海鞍、黄镇 展览统筹:谭斌、李国洪参展艺术家:崔愷、吕品晶、张彤、宋晔皓、周凌、穆钧、王志刚、郭海鞍、胡泉纯、黄镇、娄金2021年6月6日,乡村介入 迹象唤醒在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中央美术学院首次联合,呈现了8位建筑师和3位艺术家以不同的角度,在乡村介入·迹象唤醒的实践中所获取的经验和成果。并以此就当下乡村建设中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出一系列的交流活动。 从该展览参展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村民参与、产业联动、生态发展"的在地性介入方式.从过去_现在_未来的维度,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文化乡村的美好愿景.是让人们在得到视觉艺术美感的同时,也是唤醒文化自信的很重要手段和复兴乡村的必由路径.
第一排左至右:景德镇陶瓷大学主持工作副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吕品昌/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委会秘书长 原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程启明/规划院副院长 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秘书长、展览策展人郭海鞍第二排左至右:参展艺术家代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院长黄胜/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董事长刘子力
更多阅读:展览预告|《乡村介入_迹象唤醒》建筑师和艺术家乡村之约展览现场|乡村介入-迹象唤醒展在江西景德镇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圆满开幕手感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展2021年8月24日—2021年10月23日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艺术总监:吕品昌策展人:邱志杰执行策展人:陈明强、黄镇展览统筹:黄镇、谭斌参展艺术家:陈抱阳、陈明强、陈晔、杜铭、何贝莉、贾蕴博、姜昕宇、吕智强、祁震、邱思遥、施元欣、宋红权、谭天、王沂、杨茉、叶甫纳、於飞、张颖、张愉、张梓倩本次《手感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展》,共有20位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参展,暑假期间,基于对陶瓷的热爱,青年教师从全国各地又来到景德镇相聚一堂现场创作,把实验艺术精神和学风带到景德镇,应用陶瓷材料进行实践性探索,是为实验艺术的观念、意识与陶瓷工艺的一次尝试性的接触。 这些青年艺术家从实验艺术的视角出发,他们在景德镇看到了传统,看到了科技,看到了社会,而这些最终都落实为手与泥土,手与画笔接触的那些时刻。拓宽了传统陶艺的表现领域,促进陶瓷艺术能够真正回应当代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从而在对中国传统陶艺进行现代性转化的时代课题。
第一排左至右:景德镇陶瓷大学主持工作副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第二排左至右: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院长黄胜/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洪华
更多阅读:【展览预告】央美20位实验艺术学院青年教师作品即将于8月25日正式亮相景德镇《手感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展》于景德镇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开幕邱志杰老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2021年8月24日
“我觉得景德镇今天的这种创新的气息已经起来了,现在的景德镇应该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过去工匠们被逼着做创新,而今天有一个大学正在研究如何创新,包括了制造工艺、工厂的生产管理制度、文理、造型、艺术观念等方面。很多外国人来到景德镇,来买房子,每年来做几个月;年轻人们,各大美院的毕业生,也来到景德镇,安家落户待下来。我有一个学生,在上海的公司工作,公司派他来景德镇做生意,他就辞职了。几个年轻人拉几个陶坯,拿到集市上卖,就活下来了。他现在也前店后厂,自己也有窑了,在这里扎根了。这些美院的学生,他们创新的力量,会慢慢的沉淀进汇集进景德镇的文化里面来,这个是不能小看的。”
更多阅读:邱志杰:弄斧就得到班门,做一个“好玩”的展览,向景德镇致敬。向壁登良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青年教师学术提名展2021年11月6日—2021年12月15日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协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创作学社艺术总监:吕品昌学术主持:唐晖策 展 人:王长兴、黄镇展览统筹:黄镇、谭斌展览执行:于雨田、贺鹏琪提名教师:于雨田、贺鹏琪、张云迦该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共同提名的三位青年教师的实践成果为线索——他们既是“媒介”、也是“案例”。展示内容分别从壁画系历史脉络记录、壁画系青年教师作品、青年教师课程经典成果、壁画系社会实践贡献成果四个部分展开,共有影像作品 11件、油画作品 13件、丙烯作品2件、纸本作品 21件、坦培拉作品20件、木板综合材料 作品7件、马赛克镶嵌作品 8件、湿壁画作品5件、装置作品1组。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视角展现央美及央美人在壁画专业学科建设的研究和探索,更是强调“继承-传承-传播”的发展脉络。
更多阅读:“向壁登良”——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青年教师学术提名展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向壁登良-正在陶溪川展出无墙课堂 Public education activities互动·互望——共建美丽家园 塑造美好生活2021年6月6日互望-展示建筑师和艺术家各自的思考和实践,相互启发,增进彼此了解。互动-探索建筑与艺术互相融合的可能性,共同提升社会的空间质量,塑造美好生活。
张彤|两河口:干栏木构的自适应与拓扑再生
用同一个建造体系,实现公共空间的拓扑变形从而承载不同活动场景的功能需求,这是干栏木构系统的独特性和优势所在。在西方建筑中,要用不同的建筑类型,分别承担起集市商铺、仪式庆典和日常居住;而在这个鄂西的村庄里,只需在一个建造体系下就可以轻松完成对应于多种公共生活的空间拓扑。更多阅读:【论坛讲座】张彤|两河口:干栏木构的自适应与拓扑再生王志刚丨乡村也是一所大学
“随着现在城市化的进程放缓,大家已经在传统的城市建筑领域已经多少有点略显疲态,无论是创作的激情,还是发展的机遇,所以乡村是给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平台。”天津大学的王志刚老师在论坛上表示:“我们现在的乡村建设,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和整理,但是要想真正让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话,其实它还是要有外部的力量和我们的这种文化界力量结合起来,内外结合互相激发,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多阅读:【论坛讲座】王志刚丨乡村也是一所大学穆钧|“生”与“熟”——把传统的生土做成“建筑界的纯棉”
中国的传统建筑材料,主要是土、木、砖、石、竹、草等,而用土的历史最为悠久。生土建筑既有优势也有缺陷,如何让传统生土工艺满足当前日趋多元的现代生活需求,是许多建筑同仁共同面临的挑战。经过十余年的田野考察和一系列的项目实践,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穆钧和他的团队,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为土房子注入了现代元素,赋予它们全新的生命力,重新唤起人们与土地的情感,创造出更多元的空间选项。更多阅读:【论坛讲座】穆钧|“生”与“熟”——把传统的生土做成“建筑界的纯棉”宋晔皓|固本:就地取材,重新服务于现代生活
对于乡土建筑,建筑师的智慧体现在立足本土,循序渐进,建筑师就应充分了解村民的确切需求和真实想法,用你的智慧,用你受到的训练,用你的学识,用你的修养去为村里的人去解决一些问题。尽最大可能发挥设计的创造力,最小限度地改变原有乡土建筑的风貌和景观环境,最大限度利用原有的或者就地取材的材料,来改善原有建成环境,此为“无建斯建”。更多阅读:【论坛讲座】宋晔皓|固本:就地取材,重新服务于现代生活“云游”美术馆——线上研学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南关小学和湖南龙山县贾坝小学通过美术馆在线的方式,分别送去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美术馆线上研学”。
延安市延川县南关小学
湖南省龙山县贾坝小学
“美术馆线上研学”活动,是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首次采用线上直播研学互动,是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新探索,是儿童美育素养普及新实践。通过本次美术馆线上研学的学习,让乡村孩子爱上乡村,体会兼容现代与传统的乡村元素的美丽,感受乡土中国的脉和根。更多阅读:【无墙课堂-美术馆线上研学】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与延安延川南关小学及湖南龙山贾坝小学首次开展线上研学互动!何贝莉《当代艺术为什么需要人类学》2021.8.23
何贝莉1980年,生于湖北荆州200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汉语言文学和管理学双学士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社会人类学专业2014-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民社院,民族学,博士后2019年至今,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时至今日,当代艺术为何需要人类学?换言之,人类学应该为当代艺术提供哪些智识上的贡献?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自2020年开始了常规课程式的“口述历史”教学,这也是中国高校美术系统中最先开设这门课程的院系,该课程旨在于美术学院体系中确立口述历史实践的学术规范和工作量,以此训练同学们掌握田野考察的基本技能。同时在对象选择上并不局限在艺术圈内部,而是鼓励同学们能借助这一课程机会尽可能多的探究“圈子”外的人情和事故。在实践过程中以普通人的视角增加对社会、国家和历史的了解和认识。何贝莉老师以人类学的视角切入,与观众们展开对话和交流,以开拓性思维激发全新的认知。
陈晔《今天吃了什么?——让“看不见”实质化》2021.8.24
陈晔1980年生于北京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至今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传说看到美杜莎眼睛的人会变成石头,没有什么能够逃脱,我没探究将生物固化的温度应该达到多少度,只是做了几种高温燃烧有机物的瓷化实验。被过分加热的海鲜们反而永远的‘保鲜’了……拼命吸吮瓷泥水分发芽的黄豆们有没有想到会与之一起瓷化呢?”
此次活动,以陈晔老师的实验艺术创作为主脉络,尤其是在景德镇以陶瓷材料进行实验创作的作品历程为此次活动的话题依托。并且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5位青年教师在景德镇同场,与当地的艺术家朋友共同交谈对话。希望此次交流,可以激发并给予陶瓷艺术一个不一样的可能性信息。
宋红权《触摸与手感》2021.8.26
宋红权1978年,生于中国河北省2009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速塑”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用雕塑材料完成对一个形体的塑造,需要同时对材料、手法、造型、造意识、感知、认知等有一个综合掌握。“界线”被定义为事与事、事与物、物与物、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艺术语言等之间的一个关隘。那么,如何打通这个关隘?可以有哪些些方法和方式?
宋红权老师的作品侧重于对生活中所接触的物象,来源于广阔的民间经验。活动邀请观众进入工作室,深入创作的环境中,与艺术家共同体验泥塑制作。用心与手的感知,体会形体的结构与塑造,近距离地感受一件作品诞生的过程。
郑冬梅《以陶瓷为媒介艺术语言的实验探索》2021.9.18
郑冬梅1979年1月生于沈阳。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09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和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陶艺系双硕士学位。“陶瓷”——作为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媒介,特点来自于其“烧成”环节的物质属性的变化及思维转化的方式。在美育教育公开课上,以陶瓷媒介作为问题点和出发点,邀社会公众参与并且观察,在美术馆中、在艺术展览里、在大学课堂上,共同开启一场有关“陶瓷”的实验之旅。
此次活动获得了吸引了许多观众踊跃报名。郑冬梅老师作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实验艺术系主任,对本次展览的缘起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向观众介绍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学科建设情况。以材料和实验为关键词,对展览的作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讲解,在美术馆的交流中拉近作品与观众的距离。
陈明强《<造型原本>的启示》2021.9.25
陈明强1983年生于福建建阳;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至今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只有掌握了科学方法的人才会画画吗?传统的中国画家不是,传统民间艺术也不是,儿童更不是,但他们都会画画,而且有许多画得很不错,甚至成为艺术经典。为什么我们的“造型”与他们的“造型”结果是那样地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是我们更高明还是他们更高明?他们没有“科学”他们有什么?我们有了“科学”我们缺了什么?
本次活动结合吕胜中先生的的《造型原本》一书,从另外的角度尝试对物象的观察方法与思维感受,以“常态的眼睛”——我们观察认识世象、物象、事象的惯常方式寻找合理的造型可能。原始艺术、民间艺术、儿童绘画,还有中国传统艺术的诸多造型程式,都是在这种视觉方式的前提下认识世象、物象、事象,从而产生的与“科学”观察方法迥然不同的造型结果。重要的是方法的问题,而方法并不意味着造型结果的好与坏。更多阅读:【无墙课堂】手感—展览公教活动精彩回顾于雨田《坦培拉技法的当代思维转换》2021.12.7
于雨田
1990年生于山东栖霞;
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获硕士学位;
2017年至今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坦培拉”(tempura)是蛋彩画的音译,是一种流行于西方14世纪前后的古老绘画技法。这种技法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一般以蛋液和水作为绘画媒介,在石膏底子上调和色粉绘制。但这种技法呈现出的色彩鲜艳性、稳定性是极具魅力的。直至今日,多所美术院校依然将这一技法作为传统材料教学课程之一。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在近十余年的时间内,一直将这一技法作为特色课程以及专业必修课程来安排,近些年培养出一批利用这一技法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本次讲座是中央美术学院第五工作室讲师于雨田带来的其对坦培拉技法的当代思维转换的认识。此次活动首次引进“双师”的教学模式,从线上线下开展教学和现场互动。于老师结合其在本科阶段的坦培拉技法教学,以及其利用这一技法所创作的个人作品,来探讨当代语境下的古典技法的延续。
实时互动
更多阅读:【无墙课堂】手感—展览公教活动精彩回顾
系列公教活动配合展览,展开学术讲座、学术研讨、擂台公开课、美育公共课等活动。通过呈现参展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邀请本地艺术家、本地青年教师、陶瓷从业人士、泛文化艺术人士共同参与探讨。从参展艺术家作品出发,获得灵感,策划儿童公共教育活动,包括特殊儿童活动及成人工坊活动。活动策划:任蕊、黄镇、朱浩然活动统筹:王军、谭斌、易广英活动执行:詹佑铭、李雨容、余星
辞旧迎新之际
12月31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举办了《向壁登良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青年教师学术提名展》开幕与《2021壁画艺术发展青年论坛》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央美院陶溪川美术馆承办;中央美术学院壁画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创作学社协办。此次展览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主持工作副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吕品昌先生担任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唐晖先生担任学术主持;由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长兴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黄镇馆长共同担任策展人。众多学者、嘉宾通过线上线下同场交流的方式,在壁画艺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壁画教学研究与创作实践主题中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共同分享壁画系的教研成果,探讨学科未来发展。
活动现场
更多精彩 敬请期待!
2022 NEW YEAR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参观须知Taoxichuan Art Museum of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guidelines
开放时间 Opening Time 周二至周日 下午3:00 -- 晚上10:00 TUE--SUN 3:00 p.m.--10:00 p.m地址 Adress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新厂西路150号陶溪川文创街区B9Building B9,Ceramic Art Avenue,No.150,XinChang West Road,ZhuShan District,JingDezhen City,JiangXi Province
编辑:李雨容审核: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