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民族与国家(10)——乌桓
东北的民族与国家(10)——乌桓
公元前200年,东胡被匈奴单于冒顿击溃而亡后,其遗族分成了两个聚居部落。居住在鲜卑山的称为“鲜卑”,居住在乌桓山的称为“乌桓”。
《后汉书·乌桓传》中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
据考证,乌桓山为蒙古的“赤山”,位于大兴安岭之南脉,现内蒙古阿鲁科洋沁旗西北一百四十里的乌辽山(乌辽峰)。此地当为乌桓一族刚刚兴起时的聚居地。他们的生活区域在西起西拉木伦河以东,乌力吉木仁河以南,洮儿河以西,西辽河以北的狭长地带。
虽然从东胡故地躲至乌桓山,但以游牧为生的乌桓一族依然没有逃脱匈奴凌辱式的管治。“岁输牛马羊皮,过日不具,辄没其妻子”,日子过得有些悲催。
此时的乌桓,还处于较原始的游牧生活状态,他们居无定所,逐草而生,食肉衣皮。
部族之间采取群婚制,“妻嫁娶皆先私通”,甚至“妻后母、报寡嫂”。这种婚姻制度是游牧一族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普遍实施的一种制度。一来可以有效保证财产不会流失至外人手中,二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部族间的凝聚力。
“髡发”,这是许多游牧民族的特色,而乌桓更具特点的是,连女人都会被“髡”掉,只有在出嫁时才能蓄发为髻。因此,判断乌桓的女子是否已婚,很简单——看脑袋顶上有没有头发。
汉武帝时,霍去病大破匈奴。乌桓得以脱离匈奴的掌控,投附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的塞外五郡,成为汉朝与东北、蒙古高原牧族之间的一个屏障。
汉政府为此特地设置“护乌桓校尉”来统管乌桓事务。
王莽时期,乌桓在受到王莽政权逼迫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原的政乱,觉得有机可趁。开始联合匈奴一起侵扰中原。
然而,处于乌桓之北的鲜卑渐渐强大,抵挡不住的乌桓被迫重新向东汉投靠。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行规“诣阙朝献”,其渠帅受封为侯王君长者,并被汉政府允许进入“缘边诸郡”。
依照西汉的建置,东汉在上谷宁城(今怀柔县西北)设护乌桓校尉,以统辖乌桓。通过各种安抚手段的使用,包括“以币贿乌桓”,东汉获得乌桓的归附,使边境得以一段时间的安宁。乌桓也开始了与汉民的融合。
到东汉安帝时,虽然中原政府试图进一步强化对乌桓的管理,并为此划出辽东三县,设置属国。但乱象频生的东汉政府,对东北事实上的控制力已经衰弱。不安定的乌桓开始屡屡寇边。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见到有机可乘的乌桓“乘乱称王”,形成了四个大的部落联盟。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中山太守张纯叛入乌桓丘力居部,自号“弥天安定王”,成为乌桓诸部的元帅。
三国时,被丘力居之子蹋顿初步统电影蜜蜂一的乌桓,与渐渐强大的鲜卑一起,成为东北的主要掌控者。三郡乌桓在支持袁绍灭公孙瓒之后,开始将势力向河北渗透。
强时归附,弱时来袭。乌桓为游牧民族探索出一条对付中原政权的绝佳生存法则。
此时的天下,英雄此起彼伏。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之后,开始清除乌桓势力。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征东北,行无终(今天津蓟县),出卢龙塞(喜峰口至冷口),过白檀(滦平县东北兴州河南岸)、平冈(辽宁凌源县西南),再翻过白狼堆(辽宁凌源东南),直逼辽西乌桓的据地柳城(辽宁朝阳南)。
蹋顿与袁尚、袁熙(袁绍残余势力)及辽西单于楼班(乌桓大人丘力居子),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率数万骑兵迎击。
八月,两军于白狼山相遇,曹操以少敌众,阵斩蹋顿,夺回被乌桓掠去的汉人十余万品,俘乌桓十余万口。曹操至此基本上完成对北方的统一。
正是在这一战中,路过碣石山(河北昌黎)的曹操,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不世名句。
溃散的乌桓,其中一部投奔辽西毋丘俭;一小部分最后融入库莫奚;留于故地的乌桓,被南下的鲜卑吞并,分别归附于鲜卑莫容氏、宇文氏和段氏。内迁中原的一些族人则被完全汉化。
东北自此进入鲜卑独盛时期,失去掣肘的鲜卑开始踏上了入主中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