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创新宣传推广渠道 海丝馆效益创新高
央视网消息(记者 张琪 杨兆荃 邢明):2017年以来,广东海丝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南海I号”丰富的文物遗存,提升陈展内容,创新宣传手段,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历史性新突破。
(一)加强成果发布,树立行业引导力
在举办“南海I号”发现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出版了《南海I号沉船考古发掘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南海I号沉船考古发掘报告之二——2014-2015年发掘》、《2014年-2016年南海I号沉船发掘现场保护研究》,大大提升了“南海I号”的行业引导力。
“南海I号”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甲板下船舱内部意外发现人类遗骸,经过测序排除了遗骸是黄种人的可能,推测该船当时可能聘有外籍水手,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力。
(二)加强展陈内容,提升场馆吸引力
2017年1至8月,海丝馆进行了闭馆升级改造,使基本陈展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展陈线路达1500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陈展分为扬帆、沉没、探秘、出水、价值、遗珍、成果等7大主题展区,主要展出“南海I号”数十种珍贵文物,包括充满异域风情的黄金饰品,朴素典雅的中国陶瓷,极其罕见的宋代漆器等。此外,还向公众展示“南海I号”发掘现场,观众既可近距离观看考古学家发掘“南海I号”全过程,又可通过展厅内声光电多媒体场景,感受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灿烂历史,大大提升场馆吸引力。
(三)加强宣传活动,提高文化传播力
广东海丝馆通过海丝文化知识讲堂、泥塑创意活动、船模拼图、“南海I号”出水陶瓷器修复展示等形式,打造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推出“南海I号”进学校、进乡村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到阳江职院和海丝馆帮扶的扶贫村马尾村开展宣讲、举办展览,并结合今年5.18博物馆日活动的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推出网络直播,传播海丝文化。
(四)加强旅游推介,拓展客源知晓力
一是积极利用“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的旅游宣传平台,到全国各地开展旅游宣传推广。二是用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打造宣传工作新格局。并与阳江日报社合作,在两广九市报业联盟平台专栏登载 “南海I号”专题报道;与阳江广播电视台合作,在春节期间推出主题宣传广告;利用微信订阅号推介海丝馆热点新闻和海丝研究、漠阳怀古等学术文章,现公众号的粉丝已逾两万。三是紧跟新时代潮流,创新掌上“互联网+博物馆”的推广方式。已在海丝馆周边区域,结合线下哈尔滨、长沙、成都、广州等地的推介会,同时推出线上朋友圈推广,针对文化、旅游、历史、研究等爱好者目标群体,目标受众达15万人次。四是利用户外广告开展宣传推介,及时推送博物馆举办的各类展览,进一步吸引景区游客进馆参观。
(五)加强馆际交流,扩大藏品影响力
先后与湖南省博物馆合作举办“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至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览。与澳门博物馆合作,推出展览“深蓝瑰宝—‘南海I号’水下考古文物大展”。与香港海事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合作策划“东西汇流——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2020年“南海I号”的300件文物还将赴英国博物馆进行展出。通过这些借展活动,极大提升了“南海I号”社会知名度。
(六)加强文创开发,促进文物活化力
2018年4月,海丝馆通过与商家合作模式开发文创产品销售,现已开发出12大类108种产品,包括瓷器类28种、砚台类5种、日用品类4种、工艺品类25种、漆器类3种、明信片类3种、茶叶类8种、食品类6种、饰品类4种等。其中《福寿双全瓶》、《常满罐》、《佳偶天成茶具》、“南海Ⅰ号”纪念币及船模利用了海丝文化元素进行了设计,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此外,“南海I号”文创产品还在2018年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武汉年会展览以及南国书香节阳江分会场中亮相,得到业界高度认可。
据统计,2018年1至8月份,海丝馆实现了进馆游客达20万人次,分别比2016年同期的14.8万人次增长了35.1%,已超过2016年全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