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张明:明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有望重返3%以上,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
11月26-27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暨十周年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发表题为《当前的宏观形势与下阶段政策取向》的演讲。
展望2023年的宏观政策,张明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矛盾依然是总需求不足,依然是现实经济增速显著低于潜在增速。因此,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怎么让中国经济增速尽快回归到潜在增速上来。
一是从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张明认为,两者都需要进一步放松,但是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效果是比较有限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主要应该依靠财政政策放松。财政政策放松除了总量进一步放松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提高财政政策的执行效率。
关于财政政策的前瞻。从总量来讲,张明认为,2023年财政政策应该进一步放松。一是明年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应该重返3%以上,甚至更高一些。二是地方专项债增量发行规模明年应该超过5万亿,因为专项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基建投资最重要的融资来源之一。三是明年国债发行规模也应该明显提升,不排除再度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性。相比于地方债,国债是成本更低,更可持续的融资方式。第四,今年下半年中央出台的由国开行和农发行主导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地方政府帮助非常大。因为该项资金可以作为地方项目投资的资本金(现在能够做资本金的融资太少了),从而可以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撬动金融杠杆。张明认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在明年应该进一步延续。
如何提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张明提到跟盛中明、余永定老师合作的一篇关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长篇报告。这篇报告认为,本轮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执行过程当中面临很多约束,导致政策有效性发挥不足。因此,张明等针对如何提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六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改善地方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结构。基础设施投资通常周期很长、收益率很低,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在过去,基建投资是由地方融资平台用市场化方式来融资的,成本通常高于10%,甚至更高,这肯定难以持续。张明等建议,在未来应通过发行国债来为大型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融资,从而降低融的成本、提高融资可持续性。
第二,当前地方专项债在申请、报批、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严格规定,导致地方政府不能充分利用专项债资金为基建项目融资。张明等认为应该给地方政府授予更大的自主权。
第三,迄今为止,各类地方平台依然是地方政府推进基建的重要力量,但是地方平台目前被非常严格的隐性债务监管捆住了手脚。张明等认为,对地方平台债务也应该实施逆周期审慎监管模式。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应该适当放松对地方隐性债务的管理。等经济恢复过来之后,可以重新加强监管。当前形势下,如果想让地方政泰国剧府加大基建投资的力度,就需要适当放松对地方隐性债务的管理。
第四,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在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应主要发力,货币政策应该把国内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把国内流动性保持在较充裕水平,帮助财政政策以较低成本融通资金。
第五,如前所述,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一场及时雨,对地方政府帮助很大。张明等希望这一政策在明年延续下去,而不是到今年底就戛然而止。
第六,财政的可持续性最终取决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最终取决于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要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各种挑战,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尽快让中国现实经济增速回归到潜在增速左右,例如5%-6%。
关于货币政策的前瞻。张明指出,自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是比较宽松的,包括多次的降准与降息。但从当前的金融指标来看,中国金融市场上不缺流动性,也不缺信贷资金的供给,真正稀缺的是信贷需求。当下,很多企业家不愿意新增投资,很多居民不愿意加杠杆。全国范围内今年发生了大量购房者提前还贷的现象。如果众多企业和居民都不愿意加杠杆,反而激进地去杠杆,那么无论是对经济增长还是对于金融稳定而言都是非常大的威胁。
张明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宽松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宽松货币政策却是万万不能的。张明认为,当前降准的必要性低于降息的必要性,因为降息能够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贷款成本,有助于激发他们的信贷需求。与此同时,也需要财政政策大举放松来激活信贷需求。换言之,2023年货币政策依然有放松的空间,但希望更多是以降息为主。值得一提的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和窗口指导,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依然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张明并不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还有大幅贬值的空间,短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在6.9-7.4之间波动。随着美元指数在明年上半年触顶,明年下半年开始回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出现明显反弹。而一旦人民币汇率反弹,中国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就会进一步打开。换言之,容忍汇率双向波动当然有助于拓宽货币政策独立性空间,而一旦人民币汇率进入新的升值周期,中国央行就可以更加自如地根据国内形势需要来灵活调整货币政策。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