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新闻联播》——济南职业学院转动创新引擎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

大众网教育· 海报新闻讯 4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职业教育提质增效 加快培养大国工匠”为题,聚焦职业教育深化体制改革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济南职业学院“工匠班”及其工学交替、双元育人模式进行了典型报道。

被央视《新闻联播》点赞,荣耀的背后是济南职业学院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真实体现。

济南职业学院是济南市属高等职业院校,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山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设立8个大类41个专业,占地面积约1000亩,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万3千人。

近年来,该校以培养服务山东省、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认真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示范骨干”“创新行动计划”“双高计划”和“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四大节点,转动创新引擎,落地落细国家、省、市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建设“济职气韵、齐鲁样板、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高职院校。

强化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济南职业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实施了“筑垒工程”“青马工程”和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行动,用先进思想武装师生头脑,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创新发展。

“来到济职之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印在我头脑中。来济职之后,通过线上打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伸出来了,化成了我的具体行动。”济南职业学院2020级学生许梦瑶这样说。来到济职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已通过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完成了多个项目打卡,内心倍感充实。

济南职业学院认真探究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结合学生实际,创新“五化六融一打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模式,以济职义工、济职好青年、劳动实践周等67个“打卡”项目,实现了课上课下合力、线上线下互联、校内校外同育,受教育学生近30000人,创出了品牌,入选了全国高职院校“高职思想政治创新示范案例50强”,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品德高尚、品质优秀、品位高雅的“三品”学生成为学院最靓丽的名片。

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顶层设计就像是济职航行中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学校党委书记王春光如是说。

济南职业学院在办学治校的顶层设计中贯穿改革创新理念,制定了“双高计划”与“职教高地”建设任务齐头并进的发展规划,明确了8&6创新发展的主线,通过增强办学新活力、教师发展力、专业竞争力、品牌创造力、科研生产力、教育向心力、学院影响力和济职战斗力等“8力”,完成29大项、108项任务,实现服务高水平职教高地建设、打造高质量办学职教品牌等“6高”目标,全面提高学校支撑、引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顶层设计之下,学校牢牢把握济南市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机遇,紧密对接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十大千亿级产业”发展,确立了鲜明的专业服务产业导向,加强与济南市新旧动能转化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战略合作,建设了山东省省级新旧动能转换行业公共实训基地、济南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毕业生留济率65%左右。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刘海鹏、来敬飞是济南职业学院“工匠班”的“明星”学生。说他们是明星,是因为他们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中获得全国一等奖。优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们的努力,更离不开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济南职业学院树立了“与品牌为伍,与巨人同行”理念,与国内外优秀企业以及齐鲁科创大走廊沿线中、小、优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新建、改建了人工智能、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专业,与中兴协力(山东)教育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世界一流的智能工厂、人工智能和5G实训室等,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与莱茵科斯特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混合所有制“莱茵智能制造学院”,与闪亮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形成了“双元育人、工学交替、课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

同时,该校还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在以1+X证书制度试点、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重点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在27个专业开展了29项国家1+X证书试点工作,3个现代学徒制项目分别入选教育部和山东省试点项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98.75%,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济职的学生好用”成为众多用人单位的共识。

抓好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近几年,在济南职业学院中层干部的名单中,80后中青年干部的数量越来越多,各部门领导干部逐渐年轻化,一批批觉悟高、能力强、干劲足的青年教师走向管理层。

该现象的背后是该校大刀阔斧的人事制度改革。学校深化干部管理改革,在坚持党管干部根本原则的前提下,深入实施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一号工程”、党建与业务“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等,打通职级与职称的互通渠道,构建了以岗位聘任、目标管理、定期轮岗、考核评议、日常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破解了干部队伍年龄老化、专业化程度不足等顽症痼疾,使学校治理体系建设拥有了高素质的骨干队伍。深化教师管理改革,围绕岗位设置、岗位评聘、绩效工资分配三大重点、难点问题实施重点突破,用足用好放管服改革的政策红利,全面实行合同管理,提高中高级职称比例,开辟高级人才岗位聘用“直通车”,扩大二级院部评聘自主权,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了师德师风、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荣誉体系,校内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达到43.7%,教职工地位、收入均大幅提高。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学院教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为科学、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经验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