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许光清:我国实现“碳中和”还需要突破性技术

  “双碳目标是经济发展的硬约束,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目前来看,通过一些节能增效、节能降耗的手段可能实现达峰。但是实现碳中和还需要一些更加突破性的技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系系主任许光清7月24日在2021国际货币论坛“ESG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新格局”上表示。

  具体来看,双碳目标是经济发展的硬约束。许光清说,力争2030年之前碳达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我国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现在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还是非常高碳的。双碳目标下,一些产业肯定受到影响,比如煤电将由压舱石变成调峰机组,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要的电源结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也面临调整。”

  与此同时,双碳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是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新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要求。有学者提出,碳中和是中国战略机遇,有望开启下一个40年的发展奇迹,碳中和或是与改革开放同等重要的战略决策。”他认为。

  许光清还补充道,欧盟在1990年已经实现碳达峰,到现在已经碳达峰30年,再过30年实现碳中和。而我国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我们的经济系统比较高碳,目前虽然也有碳交易等市场机制,但实际上我国的碳达峰是政策干预下的人为达峰。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来看,通过一些节能增效、节能降耗的手段可能实现达峰。但是实现碳中和还需要一些更加突破性的技术。”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