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蒿——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谜(连载二)

  中国之蒿——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谜(连载一)

  3. “呦呦”哭声,注定她生不平庸

  屠呦呦爱哭。

  在襁褓时,她就常哭,渴了也哭,饿了也哭,黑天也哭,白天也哭,动不动就哭,而且哭得没完没了,闹得四邻不安。都说屠家生了个“哭叫子”,呦呦鹿鸣,是鹿的转世。

  父亲屠濂规听了这话,暗暗窃喜,他笃信玄学,再加上囡囡的哭声很似鹿鸣呦呦,他认为小女名字起对了,从她发出的第一声哭啼,就是这种鹿鸣的感觉,难怪街坊四邻亦这样说。

  父亲屠濂规很欣赏这种“呦呦”的哭声,像是播放一种音乐,洋溢在他的心田,有一种醉醉甜甜的感觉。这种声音弥漫在屋里屋外,里弄院外,他不认为这是扰民,而是一种和谐美满的幸福。他能在这种“呦呦”的音乐声中眠而不醒。

  而母亲姚氏并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这是一种不祥的预兆,是一种病理的反射。小女每一场长时间的哭泣之后总是眼泪汪汪的,这让做母亲的心急如焚。抱孩子去医院看大夫,大夫说哭是孩子的天性,爱哭不是坏事,注定你的爱媛生不平凡。说得母亲破涕为笑,揩去眼中幸福的泪花。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屠呦呦,5岁时被父母送入家门前的幼儿园,转年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初小,扎着鹿角辫,成为一名小学生。11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贸][阝]西小学高小,13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器贞中学初中,15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

  民国初年,女孩放脚、求学、走向社会,男女平等之风已如冰山开化。尤其是上海的宋氏三姊妹,花光了她们的嫁妆钱,被父母送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求学,大学毕业后三朵金花纷纷回国,光鲜耀人,一个嫁给广东的孙中山,一个嫁给了宁波的蒋介石,一个嫁给了山西的孔祥熙。她们的榜样风范在江浙一带被人高歌、效仿。犹如一股暖流,抑或一股旋风在江浙风行、时尚。与整个宁波重教之风相应,按照父母的安排,屠呦呦开始了求学之路。女孩也要去读书,这更与屠家对子女教育一贯的重视密不可分。屠呦呦的父亲屠濂规也受这股风的影响,特别重视女孩的读书和教育。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屠呦呦从小就开始接受了完整的教育。

  不幸的是屠呦呦的学生生涯,到1946年戛然而止。

  这一年,16岁的屠呦呦经受了一场灾难的考验——她不幸染病,高烧不退,被迫中止了学业。

  起初,大夫诊断是疟疾发作。

  这种病民间叫“打摆子”,发病有规律,时热时冷,在我国南方发病率居高不下,北方也有,全世界都有,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更是重灾区。得病快,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大夫经过仔细观察,又否定了疟疾,最后确诊为肺结核,闹得家人虚惊一场。倘若是得了疟疾,在当时是没有救的。因为还没有这种青蒿素救命药。现在有了,那应是屠呦呦的功劳。我们在采访中询问屠老,屠老自我调侃地笑说:我之所以不是疟疾而是肺结核,主要是青蒿素这种救命药还在等待我去研究、发现。倘若说我真正得了疟疾倒下,就不会有今天的青蒿素问世了。看来这是上天冥冥中的安排。

  正是那场突如其来的急病乱投医,使16岁的少女屠呦呦第一次听到“疟疾”二字。这个吓人的病魔,在当时是与死亡画等号的。她也为自己最终没有确诊为“疟疾”而庆幸不已。同时反而使她下定了决心——“我要学医,拿下疟魔,救死扶伤,贡献社会”。

  应该说,一代大药学家的原始起点,抑或诺贝尔奖的因子,就是源自这种“救死扶伤”的朴素愿望。

  家教的熏陶,也让屠呦呦对医药渐生极大的兴趣。

  父亲屠濂规,平时喜好读书,也影响了女儿。家中楼顶上那个摆满古籍的小阁房,既是父亲的书房,也成为屠呦呦最爱的去处。父亲看书时,屠呦呦也会坐在一旁,装模作样摆本书看。虽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既读书也识字,何乐而不为呢。

  乐趣是在学习中建立的。那个小阁房成为少年屠呦呦的阅览室。多本医学古籍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等,都曾在那段时间与屠呦呦“亲密接触”。屠呦呦记得,当时年纪小,识字不多,但是在磕磕绊绊中,认得了几百种中草药的名字。接着她又读了本家屠本畯的著作——《闽中海错疏》《海味索引》《闽中荔枝谱》《野菜笺》《离骚草木疏补》等,她发誓要像先祖一样,成为一名药物家家。

  在笔者采访她的时候,她说父亲是支持她学医的,家族的支持又给了她新的动力,添加了新的翅膀。

  4. 疾病来袭,中途辍学两年

  时间到了1948年秋月。

  肺结核休学两年,病情好转,青葱岁月的屠呦呦开始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班就读。

  “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鹿角花辫,一个宁波小姑娘的样子。”这是老辈的家乡人,对屠呦呦青葱岁月的印象。

  效实中学是宁波名校,早年父亲屠濂规也从这里毕业。和屠呦呦一班的同学李廷钊对她的到来有着新鲜感,以致后来默默地暗恋着她。

  创立于1912年2月的效实中学,由中国早期物理学家何育杰以及叶秉良、陈训正、钱保杭等一批著名的科学家,联手宁波当地实业家李镜弟共同创办。学校以“私力之经营,施实川之教育,为民治导先路”为宗旨,创校之初就提出了“教育之事,贵有适性,与人适意志,与地适风尚,与时适际遇”的教育理念。

  学校办至1917年时,早已声名鹊起。名校上海复旦大学及圣约翰大学皆与效实中学订约,凡效实中学毕业生皆可免试,直接保送入学。

  1948年2月,当屠呦呦以同等学历进入效实中学读高中一年级时,学校刚刚从抗日战争的战火中走出不到3年。在1941年4月宁波沦陷后,直至1945年10月25日,效实中学才得以复教,这一天,也成为后来的宁波效实中学校庆纪念日。

  这家以“忠信笃敬”为校训的中学,有着令人啧啧称奇的院士校友群体。迄今为止,这里已走出了1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天津的南开中学、北京的四中、汇文中学颇为相似。

  在1955年,就有3位从效实中学走出的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纪育沣,1916年肄业于宁波效实中学旧制第三届;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1922年毕业于宁波效实中学旧制第九届;土壤农业化学家李庆逵,1930年肄业于宁波效实中学高中部。1980年,又有5位曾经的效实学子——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土壤化学家朱祖祥、遗传育种学家鲍文奎、核物理学家戴传曾、医学家陈中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则有5位当年的效实学子,包括材料科学家徐祖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陈敬熊、核技术应用专家毛用泽、无机化工专家周光耀、核武器工程专家胡思得,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又有两位效实校友——电子信息系统工程专家童志鹏、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陈肇元,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15位“产自”效实的院士,也成为宁波作为“院士之乡”的最大的骄傲。

  虽身在名校,高中阶段的屠呦呦,整体学业成绩并不算拔尖。当年,这位在效实中学学号为A342的女生,高中学籍册和成绩单中清晰地列着——语文平均成绩 71.25分;英语平均成绩 71.5分;数学平均成绩 70分;生物平均成绩 80.5分;化学平均成绩 67.5分。

  生物成绩能如此突出,也源于屠呦呦对生物课的特别喜欢。每次生物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屠呦呦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一次,老师开玩笑似的说:“如果其他同学都能像屠呦呦一样勤学好问,认真听讲,我即使再辛苦也开心!”

  屠呦呦承认,“那时的我很文静、很低调。”读高中时,她表现并不是很突出,但是读书却很认真。同学陈效中回忆:“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属于默默无闻型的。”

  效实中学对于屠呦呦,除了学习,还有另一层渊源——她正是在这里和李廷钊成为同班同学。当时在班中交流甚少的二人,未曾想到,多年之后会成为夫妻。

  1950年3月,屠呦呦转学进入宁波中学读高三,这是她在宁波求学生涯的最后一年。

  屠呦呦就读于宁波中学时的班主任徐季子老师,曾给这名当时并不起眼的女学生写下鼓励的评语:“不要只贪念生活的宁静,应该有面对暴风雨的勇气。”使她重拾医药救国信念,在她的报考志愿表中毅然决然地写下了“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亦令当年同班同学、后来是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的王义遒,中科院院士石钟慈、著名学者兼出版家的傅璇琮,刮目相看。

  5. 向医而行,“北大”医学部的骄子

  …未完待续…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6年第3期

  注:转载作品请与作者本人联系授权

  【作者简介】

  

  陈廷一,男,军旅出身,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2005年获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十佳”称号。《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和《宋氏三姐妹》分别荣获1997、1999年和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优秀畅销书奖。《皇天后土》《国土九章》分别荣获第三、四届中华宝石报告文学奖;《共和之路——孙中山传》荣获2009年首届华侨文学奖纪实类最佳作品奖;《生死系于土地》入选《北京文学》“2011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长篇报告文学《大国之怒》即将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