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仙湖实验室:聚焦两条主线 争创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

  “党的二十大报告勾勒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报告对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等的强调,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气魄和决心。”实验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王志方表示。立足新时代,佛山仙湖实验室将全力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

  

  佛山仙湖实验室

  回首佛山仙湖实验室落户的三年,就是向着科技高峰进发的三年。这个年轻的机构,完成了“内部建制”与“外部扩能”全方位的突破。

  在硬件上,佛山仙湖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占地106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的实验室建设。引进大型仪器设备200余台套,总值超4亿元。与此同时,实验室的人才和科研团队引育成效凸显,已吸引了150位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加入,其中包括了71位拥有高级职称的专家以及张清杰、李骏、程一兵三位院士。三位院士也引发了实验室人才发展的“级数效应”,助力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产业转化创新体系的构建。

  高层次人才是佛山的宝贵财富,也是衡量城市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仙湖畔,每天都有青年人才晨跑、读书。“和院士做邻居,和博士子女做同学”的喜悦之情弥漫在丹灶这个制造小镇上,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更强。更重要的是,氢能产业领域志同道合者汇集,学术争鸣氛围浓厚,让这里富有科技产业共融的归属感。依托完善的管理运营体系,佛山仙湖实验室在研发攻关方面有重要的突破。“2020年到2022年,实验室重点攻关氢能产业的三大瓶颈问题,包括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及系统中卡脖子技术问题,氢能源高安全、低成本储运的重大瓶颈问题,低碳和零碳燃料及其燃烧技术的迫切和重大需求问题。”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卢炽华介绍。这三大瓶颈问题关系到氢能产业发展的前景,可以细分到很多关键细分领域。目前,实验室各专业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现已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研究成果。例如全氟磺酸复合质子交换膜工程化制备技术、高效大功率电堆技术、多堆共轨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用于光伏制氢的大面积钙钛矿薄膜制备技术、PEM电解水制氢成套装备工程化技术等。向上服务国家战略,向下服务地方经济。实验室成立了全资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平台仙湖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一期重大科技成果,现已孵化广东光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仙湖氢电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高科技企业。值得关注的是,实验室还以其科研力量,加快促进佛山和广东高温陶瓷工业转型升级,联合欧神诺陶瓷、德力泰科技、东鹏陶瓷、佛山科勒等本地企业开展产业创新技术攻关、形成协同创新发展合力,已同30余家企业形成战略合作或技术服务合作。

  佛山仙湖实验室二期建设规划是2023年到2027年。结合一期的建设和科研过程中摸索出的经验,二期方向非常明确。在技术路线上,实验室将重点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氢氨融合新能源技术两条主线;整体的发展目标,则是争创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

  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氢氨融合新能源技术两大方向,紧贴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其中,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技术是氢能产业实现自主化发展的关键;氢氨融合利用的新能源技术作为全新的氢能应用概念,将对我国节能减排、减碳降碳、能源结构调整及能源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将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并加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

  佛山仙湖实验室在这两大领域已经取得重要突破。例如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方面,自主开发增强型复合质子交换膜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电堆方面,成功开发了120kW高功率、长寿命金属双极板电堆和100kW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并已在上汽通用五菱等多家车企装车测试和推广应用;其开发的氢氨零碳燃烧技术,是建陶行业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填补了国内和国际的空白,为我国高温工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开辟新能源技术路径;成功开发了基于200kW多堆共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氢复合动力技术,具有与传统内燃车相当的全生命周期成本(TCO)竞争力,可实现降碳60%以上。

  

  佛山仙湖实验室开发的120kW大功率金属双极板电堆

  

  佛山仙湖实验室开发的多堆共轨燃料电池发动机

  在此基础上,佛山仙湖实验室科技研发和产业化的推进步伐将进一步加速。根据计划,实验室将进一步开展下一代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及系统核心技术工程化开发,推动广东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群工作;进一步开展氢氨融合零碳运载装备技术和工业窑炉零碳燃烧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进一步开展氢能与氢氨融合智能控制系统与工业软件的研制与开发,打造氢能与氢氨融合新能源核心技术工程化中试基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需要大有作为的魄力。佛山仙湖实验室已制定了争创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将持续加强中长期规划、优化科研布局、加强人才协同发展、深化自主创新,以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抢占行业技术高地,助力中国氢能掌握更多话语权,推动氢能走向工业、走近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