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大王洲呼之欲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明、陈治家

  昨日,记者从东莞市自然资源局获得最新消息——可媲美“苏州河”的东莞三江六岸历史休闲区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部分标志性景观如东莞记忆、迎宾慢行桥等正式进入招标环节。其中,大王洲作为三江六岸五个镇街唯一的大型生态项目,近期更是互动频出,一个汇集农业生态和文旅观光的全新大王洲呼之欲出,并将作为三江六岸片区中面积最大、生态要素的点睛之笔呈现于世。

  中心城区旅游重要节点

  大王洲岛位于东城、莞城、高埗三镇交汇处,是三江六岸片区中面积最大、生态要素丰富的生态核心。半年前,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启动了《大王洲岛生态品质提升概念研究》编制工作,目前进入到规划实施阶段。

  记者了解到,近日,广东省政府采购网发布了东莞三江六岸系列项目中迎宾慢行桥、东莞记忆项目首开区工程的招标信息。同时,作为三江六岸重要节点,大王洲规划建设同步展开。有关该项目的座谈会、征集意见和正在密集开展中。

  其中,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在网络上公开回复市民建议时描绘了大王洲的未来规划:“大王洲是三江六岸地区重要的生态核心,也是三江六岸‘串藤结瓜’工作的重要节点。未来,大王洲项目将随着周边城市品质的提升,形成中心城区旅游资源串连中的重要一环……”

  三江六岸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大王洲项目发展以保护、保留为主,通过生态修复、内容植入等措施,打造三江六岸的生态核心,从而带动东城、石碣、莞城、高埗等周边地区逐步开展公共设施、交通接驳、商业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大王洲的生态要素丰富

  实际上,有关大王洲的建设问题,有关部门可谓十分慎重。具体负责实施的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近期不断组织专家座谈会、调研和现场考察。

  该指挥部近日主办了《大王洲岛生态品质提升概念研究》专家咨询会,通过线上、线下参加结合的组织方式,邀请了来自国内规划设计、乡村建设、运营开发等领域的6位资深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进行研究。

  座谈会上,主持人开门见山说,大王洲岛位于东城、莞城、高埗三镇交汇处,是三江六岸片区中面积最大的未建设生态核心,也是生态要素最丰富、最聚集的节点。之前《大王洲岛生态品质提升概念研究》编制工作通过基础调研和理论研究,基于蓝绿空间利用和农田资源保护,提出“大王洲生态博物馆——大地上的东莞农耕档案”的发展构想,并采用“从规划到策划到策展”的工作方法,吸引不同文化领域、不同学科背景的实践者参与大王洲岛的观察、讨论与实践,为“大王洲计划”贡献智力量。目前,《大王洲岛生态品质提升概念研究》已形成中期成果。

  对于《大王洲岛生态品质提升概念研究》中期成果的汇报,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于大王洲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从提高生态价值效益、完善管控体系、优化功能定位、推动落地实施、政策机制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世福建议,充分利用周边生态、景观、文化等资源优势,提升大王洲岛发展效益,营造湿地公园景观效果。

  古村之友创始人表示,建议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或广东农业遗产的高度,结合现有遗迹空间,引入非遗文化,讲好文博故事,打造大王洲遗产公园。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提升东莞运动元素,尝试利用环岛跑道开展充满活力的体育运动赛事。

  顺德区岭南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陈碧云认为,乡村记忆是大王洲岛与周边城市及区域的核心差异,也是大王洲独到的资源魅力,不仅要保护环境、水域、岛屿、农作生态,更多是延续东莞人对岛屿生活的独特印象,展现真实完整的生态农耕场景。同时要强调自然对大王洲未来的重要性,要发挥“生态博物馆”作为自然学堂的重要功能,并打造三江六岸的文旅升级版。

  五大镇街联手做大山水文章

  东莞市“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办公室规划技术组规划总监戴海锋表示,三江六岸片区建设是近年来东莞市政府制定的市区生态景观头号工程,面积约48.7平方公里。“三江”是指东莞水道、汾溪河、中堂水道三大水系,依托三条水系,跨越莞城、东城、万江、高埗、石碣五个镇街,形成延绵70公里岸线的重要滨水空间,沿线包含河、湾、塘、渠、园、岛、洲、田、林等多元生态空间,是东江流域历史资源最丰富、开发条件最成熟、滨水特色最精华的段落,也是中心城区切实做好“山水城”之“水文章”,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滨水空间。

  过去粗放式的发展导致三江六岸的生态问题逐渐显现,如缺乏战略层面的规划管控指引,生态敏感地带缺乏合理保育,公共活力和城市风貌形象渐失,为强化好三江六岸生态保护、城市双修,协调好城市开发建设与蓝绿空间的关系,现场指挥部启动了《三江六岸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通过生态本底基础调查分析,识别好生态要素及现状生态问题,科学制定与片区生态资源禀赋相契合的总体生态定位,提出全域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提升的整体策略,形成“分区+分类+分级”的管控体系及管控要求,统筹指导重要生态景观项目实施落地。

  据悉,三江六岸部分主要项目工程将于2026年前完工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