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就是中国商业文明未来的样子 | 2022年复旦大学EMBA新生画像

  2022年夏天,在复旦大学EMBA成立20周年之际,510位新生如约步入复旦校园。他们中的许多人,刚刚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时光,依然直面挑战,逆流成长,踏上属于他们的光荣之路。他们在坚定着什么,又在奔赴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了2022复旦大学EMBA新生。

      

  响应国家战略 破局“卡脖子”难题

  制造业历来是复旦大学EMBA学生构成分布最多的行业,近年来,高新科技、智能制造的同学占比与日俱增。他们的企业活跃在制造业关键环节,响应国家战略,将核心技术作为攻克点,打造产业链的优势,力求把“卡脖子”变成“杀手锏”。

  江苏国源新能源科技集团创始人张云龙的职业生涯,几乎每一步都踩在了新能源成长最佳的机会点上。1997年,张云龙在德国举办的新能源论坛上第一次听到了“清洁能源”的概念,让他开始思考风电和光伏发电中的商业机会,较早地建设了自己的风电发电厂。从最初的风电领域零部件、传动链设计和制造,到响应国家战略,把协同发展氢能、储能及“智慧能源”应用集团的主攻方向,张云龙力图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清洁能源发展之路。

  “虽然有20多年的实际管理经验,但是管理理论知识还比较缺乏。”张云龙期待在复旦大学EMBA能够为自己过去的实践理论化、体系化,为今后的决策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半导体产业是构建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支撑产业,但“中国芯”缺失之痛一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2014年,中国开始把半导体产业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也是在这一年,孙德付成立了无锡升滕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一开始,公司主要做零件代工,相关的贸易、维修和服务是业务重头;但很快孙德付意识到,要想成为行业里的龙头,必须拥有独具竞争力的产品。没有半导体的关键技术,始终掣肘于外人。于是他再次调整规划,把产品研发提到关键位置,发挥原有的服务优势,打造从研发、生产到服务、维修的全链路服务。目前公司已经拥有29项实用新型专利,还有3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疫情期间,公司保持了40%的强劲增长。

  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压舱石”,越来越多优秀的企业家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把个人的生涯、企业的命运与历史的嬗变、时代的演进融汇到一起,企业的核心技术也成为制造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如何让“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进一步打造产业链优势,成就伟大的企业,很多复旦大学EMBA新生期待在这里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

      

  是中国的企业家 更是全球的企业家

  今天的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许多企业布局海外,为经济的互联互通作着自己的努力。越来越多地融入全球市场,意味着更多的挑战,更需要能够带领企业融入全球的管理者。

  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中国光谷,在以色列设有研发中心。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段晓婷在2020年主导了以色列子公司的设立,以及对当地科技公司的技术收购及团队接管。中以的文化差异,让段晓婷在员工管理中遇到了较多问题。以色列人天性骄傲、不肯认错,更不愿被约束。在与以色列团队磨合的一年多时间里,段晓婷面临了非常大的困难及挑战,因为坚持员工应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她开掉了几位居功自傲的中国籍员工,甚至还被以色列人认为是“不近人情”,这让她一度也十分困惑。

  “但我相信,员工的沟通力、专业水准,对公司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程度是更加重要的。”段晓婷在以色列的管理一扫人们对中国人情社会的印象,以新团队优质的服务打造出专业的形象,打消了客户的顾虑。帝尔激光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激光应用设备解决方案供应商,太阳能电池激光工艺设备占有率全球第一。“来复旦大学EMBA之前,我已经读完了复旦的企业家工商管理研修班,未来也希望和同学们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更多可能。”

  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高级采购总监叶琳的职业生涯一直致力于提升中国的商业环境,助力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走向世界。她在宝洁时,曾领导多项亚太区及全球采购管理工作。由于公司巨大的采购额,很多本土企业希望成为宝洁的供应商,刚开始接触时,送礼或者暗示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保护团队,叶琳让团队严格执行零礼物的规定,供应商们终于也理解到成为宝洁供应商只有凭真本事,靠服务质量价格和创新才能赢得生意。2006年,在美国总部学习两年后,叶琳回到广州组建了宝洁全球首个低成本固定资产采购团队,把中国的优秀设备和工程供应商引向世界,很多中国企业因此走出国门。

  “在宝洁二十多年,亲眼见证多个本土企业成长为欧美企业在中国乃至全球最优秀的供应商,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来复旦大学EMBA,我希望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加国际化管理者的水平,助力中国企业成为国际领先企业,我觉得复旦有能力来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叶琳说。

  20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跨国企业的融入以及中国企业汇入国际商业体系,中国的商业规范化走过了一条崎岖的道路。为此做出贡献的,不乏在许多领域敢为人先的管理者们,或是坚守于国企,或在跨国企业承担着商业文化“翻译官”的作用,或是民企“弄潮儿”,他们在商业实践中秉持本土情怀、全球视野,坚持做他们内心认为正确的事。他们也需要更多的指点和帮助,以及来自这条路上同行者的鼓励和支持。

      

  商业向善 从效率优先到社会价值创造

  与20年前相比,今天的企业家呈现出越来越精英化的态势。2022级复旦大学EMBA新生中,85.3%拥有本科学历,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11.2%。如果说传统的知识分子是通过入仕去实践他们“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的话,今天的企业家在依靠产品和服务立身的同时,也注重在经营的过程中传递思想、理念和价值观。

  “许多晚期癌症患者在尝试了各种疗法之后,强烈的求生欲望会让他们愿意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去尝试未经批准的治疗方法。” 作为一家专攻实体瘤新型细胞疗法及细胞新药的企业,上海君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OO易中梅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发现,有的企业特别善于利用这一点夸大宣传,将尚处于实验阶段的疗法包装成一种对晚期癌症病人有奇效的新技术,并获取高额利润。大批挤不进临床试验的晚期患者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走向了收费质量完全无法控制的“小作坊”。

  “我们企业的初心是为患者带来希望,造高品质的药、造老百姓用得起的药。”易中梅透露,君赛生物严格遵守临床试验免费的监管要求,与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进行合作。目前,公司在全球首创TIL细胞富集培养,基于非病毒载体的T细胞遗传修饰等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第一款药物已经进入临床一期。目前,君赛生物完成三轮融资,总额近2.5亿元。

  在谷歌中国区研发经理邹飞看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对于公司的长期利益、行业和生态的健康发展、企业的声誉和文化都有积极意义。以邹飞从事的Google支付全球产品为例,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会遵循严格的标准,比如隐私保护、无障碍支持等,即使短期内因为这些考量而不得不牺牲部分功能和用户,但长期和广泛意义上,会更多地收获安全及用户的信任,反而会更有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对邹飞来说,平衡好总部与中国团队的管理架构和决策,树立团队归属感和价值铆点显得尤为重要。邹飞希望能在复旦大学EMBA学习系统化的管理学理论,并在全球视野、跨国家跨文化团队管理等层面有更大的认识和收获,积累更丰富和多样化的人生阅历,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跨行业的知识。

  从前几年的CSR,到最近几年的ESG,疫情让企业家更加关注商业进化、企业内部环境、员工成长、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投资向善,将社会资本与企业良心转化为社会能量、成为新时代的价值追求。今天的企业想要获得更长的生命线,必须顺应这样的时代趋势。而如何发挥ESG的投资价值,也是许多企业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希望在复旦大学EMBA得到最适用于他们每个人的答案。

      

  持续学习、自我超越 是勇立不确定性时代潮头的姿势

  未来的答案,不在过去的成功里,却必须总结过去、了解现在。尤其是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经济形势迷雾重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要与不确定性共舞,需要修炼一身好“舞技”,通过层层交叠的事件去看清背后的脉络,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应对,而修炼这种判断力的背后需要的则是持续的学习力,去超越自己的局限性。不论原始的学历有多显赫,复旦大学EMBA的新生们都深谙这一点。

  易中梅是武汉大学学士和海军军医大学硕士,但她还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参加研究生联考报读复旦大学EMBA:“这是我从事管理工作后的梦想。在商界摸爬滚打,虽长于实践,但对许多事件的沉沉浮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易中梅看来,今天的企业家面临的竞争挑战来自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作为这个时代的主角,企业家必需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在时代大潮的起落中立于不败之地。她期待在复旦大学EMBA的学习能够让她在关注企业微观层面、行业中观层面的同时,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规律能够更清晰认识,在变化的时局中,找到突围之路。

  “复旦大学EMBA课程以系统知识、文化沉淀、前瞻判断、创新技术、全球视野为体系。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秉承人文传统,拥有大视野,开拓大格局。”易中梅觉得,复旦大学EMBA秉持“商道人文、融汇贯通”的教育理念,以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视角探寻社会生活的智慧,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更体现中国特色。

  基于相似的追求,五湖四海的企业家汇聚到复旦。深圳市大通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保林与丈夫创立公司已20年,2021年营业额3亿多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细分领域行业标杆。

  “终身学习,以终为始,是我乐此不疲的事情。无论是为了全球化事业、还是为了成为有能力、有见识、有趣的全球化人。”徐保林坦言,自己选择攻读EMBA,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觉知、经营管理理念,更从容地应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也希望通过重回课堂结缘一批新的更有能量的志同道合者。未来还考虑读博士,愿身体力行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徐保林的理念也在影响着500个大通人。“来大通的客户或朋友常常夸赞大通人积极进取、企业文化做得好。”她说,希望未来公司能成长为像华为一样被业内尊重认可的民族品牌,拥有既能对抗外资品牌、又能不与国内同行进行斗价式恶性竞争的独特竞争力。

      

  突破核心技术、打造产业链优势;全球视野、中国情怀;商业向善、持续学习……这些标签,勾勒出复旦大学EMBA 2022级新生企业家的轮廓。

  他们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传递着自己的价值观,在获取企业效益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就,希望在更高的维度让自己、让企业收获成长。这也是复旦大学EMBA所偏爱的企业家。

  海明威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 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这里的每一张面孔,缀连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时代面貌,奔涌的生命力在奋斗中被发掘与无限放大,在历史的缝隙间喷涌而出。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未来商业文明的样子。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岛,在这里连成大陆。选择复旦大学EMBA,就是选择一个属于中国和未来的商学教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