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学生语文核心能力不可缺少“四环节”

  内容摘要:在坚持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原则下,怎样才能培养出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四环节”。具体的教学如何有效实施,才能摒弃教学中的假大空现象,才能有利学生健康的成长,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勇于探讨、敢于质疑,有主动性、自觉性、能力强、感情丰富的新生一代,本文作了详尽的讲述。

  关键词:教学大纲 课堂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 操作环节

  初中语文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大纲》中提到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而中学语文教材教学方法对每个语文科教师乃至每个中学生都非常重要。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由于不同的教师上课或用不同的教法上课,效果是不一样的。

  其主要原因是教法是否优化,是否养成了学生学习的核心素养等等作教学评价。如果教学以注入式为主,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变成文字的记忆,对知识的运用也只局限于“仿”、“套”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示意-模学-题练”的机械模式,无论是盛行的小组讨论式,还是翻转课堂式,根本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

  一节课下来多数学生学到皮毛的知识,心还是那么的空虚。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老师讲解太“高明”了,学生却无法把教师的这种“高明”的方法学到手。听常规课中,不难发现几种现象:或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味道,或积极热闹的景象,或是精英角逐的比赛会……最后,学生还是收获甚微。

  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有机组合,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勇于投身教学改革浪潮中,并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原则是有了,但老师的操作中,往往遵循不了这个原则。形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大假现象,结果是课上假学陪学,课后怕学懒学。

  应付式的教与学的套路太多,导致很多师生都不愿意认真去解读,深入地研学。造成了学生的学习不是“读通书”,而是“听呆书”;老师讲课不是“教活书”,而是“说死书”。总之,没有处理好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依据的正确关系。

  在探索初中语文课《教学大纲》及初中语文教材教学实践中,长期的语文教学行为告诉我们:坚持“启中学、读中究、疑中比、感中知”的四个环节,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能力与素养,才能促使懒学、厌学、弃学的学生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四个环节应该从以下四方面按步去实施:

  启中学──启发思维,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应注意富有启发性的导言引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正如著名的俄国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充分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把教师、学生和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我从学生课前预习中设置疑问,启发学生去阅读教材或有关资料,思考“先学提示”,完成相关导学案及《学习辅导》,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一种非把问题弄明白不可的学习动机。

  读中究──细读课文,自学探究。唤起的学习热情,应该引导到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到课本里找寻答案的自学活动中去。起初,学生不习惯看书,有依赖心理,等待老师讲解。为了指导学生阅读,我根据课文不同的内容、语言、结构、思想等特点分类归纳,用问题的形式,用投影片放出来,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问题看书,找答案,并动笔在书上画扛扛的同时思考理解。如:七年级第一册中的《<咏柳>赏析》这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安排,我根据内容,提出如下问题:

  ⑴、《咏柳》的作者是谁,他处什么年代?

  ⑵、默写《咏柳》。

  ⑶、《咏柳》的主题是什么?

  ⑷、作者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语写柳树的?

  ⑸、这首诗分别写柳树的什么,同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⑹、哪一联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目的?

  要求学生回忆小学时学过的《咏柳》,待所有的问题解决之后,才让学生打开课文认真研读,比较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都能通过阅读,能较准确地回答老师所设置的分析题,以及理解其课文内容、思想,在理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到后来,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提高了,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学习后提出课文的提纲、要领,然后进入质疑问题阶段。个别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他们掌握了老师的教学规律,都“笨鸟先飞”,在课前预习,赶上全班大多数同学的阅读水平。

  疑中比──重点讲疑,解疑答难。学生阅读课文后,总难免会碰上一些疑难问题,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的讲解,不仅要注意掌握课堂时间,注重效率,也要切忌平铺直叙,照本宣科,重复课本,而应该强调重点,讲答难点,还要讲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同时适应当前最新的教学动态要求,进行对比教学,所以配合课文知识点,补充一些课外阅读资料,寻找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自理能力。如:初三第五册语文的小说《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课文,首先要弄清楚不同年代,不同作者,运用不同手法,表现不同内容,不同结局,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主题思想方面。而这两篇小说的教学重点是进行人物个性的对比分析,所以我借助两位作者的个人背景和有关评论性资料,印发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掌握。

  感中知──运用知识,培养感知能力。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见识广泛,敢想敢说,幻想未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但尚未成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需要正确引导。

  语文学科是作为中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有其独特的意义,语文学科在培养他们语言素质、学素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在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和形成的人生关键时刻,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引导其健康成长,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的。

  在教学中,采用议论的方式,能克服了说教式的生硬的教育方式,迎合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采用讨论式说感受,形成活跃的教育氛围,避免了对立情绪的产生,能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其次,它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由于没有说教的成分,所以,消除了逆反的情绪,容易被学生接受,能争取较多的有利因素参与教育教学,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语文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求认知目标和德育目标的落实。在教学中,利用课文中作者写作时涉及的人生背景、历史背景及其情感开展讨论,谈学生感触最深的地方。

  上课时,有的学生从题目入手,抓住作者写“潮”的变化不是“看”而是“听”出来的,好象音乐的五线谱,由平稳到急促和紧张的音乐氛围的过程中,表现了人的情感。有的学生却从“海”的画面说是三幅“睡”、“醒”、“怒”的图画,体现作者对海的认识,对人生生动地描绘。经过一番讨论分析,老师都认同了大家的看法,经老师的点拨后学生能够感受作者“不因失意而失志”的战斗精神。因此学生也加深了对人生这一问题的理解。

  这种语文学习行为其实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有效的方法关键在于“疑中比”。“启”是“学”的先导,“比”是“疑”的补充与深入,“究”是“读”的定向与深化,“知”是“感”的“升华”。

  实施这一教学法,能比较正确地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能动地学习知识,并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和进行必要的讲解、指导、帮助,使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具备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切实为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思想素质创造条件。

  实践证明,实施这一教学法,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探索新知识新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将来的人生是大有用处的,也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才能立足于不断改革、不断进步的社会潮流之中,创造美好明天。

  本文为雅学居原创作品,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