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川美“开放的六月”|瞄准城乡更新进行创作 以传统艺术传承中华文化
“爸爸妈妈,快来看,这个十八梯的观景台设计得好壮观,好漂亮。”6月5日中午,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内,在“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展区,五年级学生窦菲菲拉着父母的手,被一幅城市景观设计作品《漫游黄桷》深深吸引。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打探发现,更新与传承成为本届毕业展的主题之一,记录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
▲城市景观设计作品《漫游黄桷》
“艺术游活动作为社会实践展,致力于引导艺术服务新生活,注重实验性、实践性、实现性。”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表示,“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活动自2005年启动,在一届又一届的毕业展中,让艺术走入生活,让课堂走向社会,这两个秉持的原则始终不变。
“今年,我们学院的毕业生作品展以‘在地的改变’为主题,强调在西部腹地的空间地域背景下,从服务群众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有机结合前沿的专业探索,记录设计创意从最初设计到最后实现的过程。”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黄红春介绍,在学生的作品中,有紧扣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城乡融合探索、重庆历史文化保护发展与城市更新的在地实践,也有山地传统建筑的当代演替和基于社区需求、特殊人群关怀背景下的多维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作品《叠石重生——四川凉山俄亚大村旅游服务空间设计》
环境设计研究生梁军作品《叠石重生——四川凉山俄亚大村旅游服务空间设计》,体现了对乡村振兴的思考;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叶宸维作品《漫游黄桷》,大胆地对十八梯景区进行了全新展望,他在原有的地上步行系统中加入一条形态以黄葛树为原型的空中景观步行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在代表传统文化的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毕业生们以“寻因铸梦,书画未来”为主题,用传统艺术形式来表现新时代的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面貌,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中展现了中华审美风范。
▲纸本水墨作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重庆日报记者在该学院展区看到,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或是花鸟画,亦或是工笔画、写意画或是综合材料绘画,大多立意高远、技法精到、制作精良,让观众尽享作品中所包含的信仰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书法作品风格多样、专业基础扎实,小楷者精致细腻,篆隶者浑厚华丽,行草者苍茫豪迈,皆有可观之处。篆刻作品则布阵有度,深得秦风汉韵之妙。不少青少年儿童还在现场临摹起来。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尚天潇表示,“传承创新,熔铸当代”是学院一直以来的育人精神,举办完毕业展后,又一批青年艺术家们将携带着川美的艺术火种,奔赴各方。“无论身在何处,希望我们的学子都能以汇融古今的开拓精神,在真草隶篆中磨砺技艺,在诗书画印里恰然自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