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人怕腊月生,更忌腊月死”?
有句俗语说:“人怕腊月生,更忌腊月死。”腊月到底有什么不好呢?
腊月,在古代是举办大型祭祀活动的一个月,进入腊月以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寒冷,特别是古代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到处冰天雪地,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所以叫“寒冬腊月”。俗语说“人怕腊月生,更忌腊月死”,其实主要是因为腊月太过于寒冷的缘故。
白居易的《卖炭翁》是一首千古名作,诗中这样写道: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他说这么冷的天老人家还出来卖炭,只为买点衣服和食物不挨饿受冻,可怜的是他身上只穿着很薄的衣物冻得瑟瑟发抖,心里却盼望天气更冷一点,这样就会有更多人买他的炭。
白居易这首诗是古时候绝大多数穷苦百姓的真实写照,寒冬腊月,无数普通家庭储存的那点粮食早已消耗殆尽,更无力添置厚的衣物,只能默默忍受饥寒之苦,“年关难过”的说法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如果刚好碰到孕妇生产,会非常危险,新生儿得不到足够的温暖和营养,很容易夭折,产妇也面临很高的风险,所以过去还有“无福之人腊月生”的说法。
寒冬腊月生孩子,在物资匮乏的古代有着很高的风险,为免饥寒交迫导致小孩和产妇有性命之忧,所以古人才说“人怕腊月生”,用来指导后人规避因此带来生育风险。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障,已经完全可以忽略寒冬酷暑所带来的生育风险,任何时候生孩子都不是问题。但是,民间还有 “更忌腊月死”的说法,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按照传统,古代的丧礼普遍是以土葬为主,腊月天寒地冻,让丧事的难度大大增加,费用也更高,普通老百姓在腊月时节原本就面临“年关难过”的困境,如果再遇到家有人去世,就真的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
其次,在年关将近时举办丧事,古人认为是比较晦气的事儿,很多老人既担心自己在腊月去世会给后人造成负担,也担心自己的葬礼不能够风光体面,因此才有“人怕腊月生,更忌腊月死”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