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情怀 ——记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护士长鲜继淑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范炬炜 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40岁的鲜继淑还是那副朴实、羞涩的样子。今天,当国家主席胡锦涛亲手将国际红十字会颁发的南丁格尔奖章挂在她胸前,这位来自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护士长举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却不知该说句什么话来表达自己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
凡认识鲜继淑的人,也都说她特别简单,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把真诚和善良献给每一个患者。
1难得有空,晚饭后丈夫拉着鲜继淑去街边散步,可一转身她就钻进了超市买回一兜洗漱用品和脸盆、饭盒。丈夫知道,准是病区又来了新住院的贫困患者,而她,照例是满心牵挂地要去送这送那。
多年来,鲜继淑就是这样发自内心地关怀着病人。每当巡视病房看见就着咸菜下米饭的贫困患者,她会顺手塞去几十元钱;在周末上超市购物时,她会顺便给科室患病的孩子买几套衣服、玩具、学习用品;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她积极向医院爱心基金申请,为他们减免医疗费用。
一位患脑胶质瘤的70岁老人,住院时间长达一年,头上复发肿瘤向外突起形成多个肿块破溃流脓,整个病房弥漫着刺鼻的异味。时间一长,陪护他的儿子和一些护士都觉得有些无法忍受,渐渐对老人避而远之。鲜继淑看到后,每天都主动到老人床边为他翻身、擦背、吸痰,为他清洗流脓的伤口、更换污染的床单。她的行动感染了其他护士与老人的儿子,也都来陪伴在老人身边。
一次,骨科病房住进了9岁的男孩小飞,他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左大腿粉碎性骨折。这个可怜的孩子妈妈去世,爸爸失踪,一直与60多岁的奶奶靠政府提供的低保过日子。看着病床上伤心的孩子和老人四处乞讨医疗费用的身影,鲜继淑感到心里阵阵刺痛。于是,她与爱人商量将照顾小飞的责任承担下来,每日为小飞准备可口的饭菜,让他像别的孩子那样享受到母爱。小飞在她精心护理及细心照料下,很快康复出院。
2鲜继淑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要当一名优秀的护士,仅有爱心、耐心、同情心远远不够,还必须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练就精湛的护理技术。
一次,鲜继淑正准备为一名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的患者输液,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微弱,两眼发直。根据经验,她意识到可能是黏稠的痰液堵塞了患者气道,立即用一根7号针头垂直刺入患者的环甲膜,紧急关头解除了窒息危险,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00年,鲜继淑被任命为神经外科护士长。神经外科瘫痪、昏迷的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对护士专业技术要求高。那些日子,她成天泡在病房里,从细微的护理工作做起,从基本的管理知识学起,短时间内就掌握了神经外科危重症监测及抢救技术,熟悉了护士长工作的基本方法。
2002年的一天,一名患者接受了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术后第二天医生查房时,其生命体征都在正常范围内,病情相对稳定。但细心的鲜继淑发现,患者血压波动范围比术后第一天略微增大。于是,她吩咐护士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意识、瞳孔变化。果然在半小时后,病人收缩压增高,嗜睡意识加深,双侧瞳孔呈现大小不等症状,经CT检查,病人颅内出现继发性血肿。由于及时观察到病情变化并手术,这名病人最终康复出院,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在努力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鲜继淑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护理临床研究。她牵头申报的《现代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被列为全军创伤护理研究项目,《脑血管疾病护理特点及并发症的防范措施》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参与了《创伤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研究》、《高原颅脑伤的危重症监护》等省部级课题研究,撰写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4部。
3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发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鲜继淑获批入选赴震中映秀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被任命为医疗队总护士长。
开赴震中映秀途中,道路中断,队伍受阻于都江堰。她果断组织队员们将药品物资化整为零,每人背负40多公斤重的背囊,徒步行进。经过连续26小时艰难跋涉,她和队员们于5月14日14时30分到达映秀镇,成为第一支到达震中的医疗队。
面对现场躺着的600多名危重伤员,鲜继淑迅速组织成立现场救护小组,划分轻伤和重伤救护区,派护理人员分组担任分类后送、现场急救、配合手术、常规处置等工作,在最短时间内规范了救治和后送秩序。她凭借自己多年骨科和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经验,带领护士迅速对危重伤员进行分类处置,清洁伤口、包扎固定、留置导尿、止血注射……在她的组织指挥下,现场救护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
队员们携带的医疗用品很快耗尽,鲜继淑带领护士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没有绷带就收集衣物剪成布条消毒后代替,没有夹板从废墟上找来木板加工,没有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就用饮用纯净水加食盐临时配制,没有导尿管就用输液管改制成导尿管为截瘫病人解除尿潴留。借着手电筒的微弱灯光,她配合医生成功完成了十几个病人的肢体切开减张术。
5月15日凌晨2时,搜救人员在映秀镇中心小学发现被压在废墟下的小学生张春梅。鲜继淑得知后,立即摸黑赶到学校,冒死钻进废墟里。看到11岁小春梅双腿被水泥板压住,鲜继淑的内心悲痛异常。她强忍泪水,用手轻抚着孩子:“春梅,别怕,阿姨救你来了。”
为了让小春梅不感到孤独和绝望,鲜继淑冒着在余震中随时可能被废墟掩埋的危险,连续10多个小时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不断给她喂水喂药,给她讲故事。15日上午11时,被埋68小时的张春梅被成功救出。当小春梅被送上飞机的那一刻,鲜继淑的泪水夺眶而出。
医者仁也。真诚、平等、善良地对待每一个患者,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呵护每一条生命。这就是鲜继淑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的仁爱情怀。她对记者说:“我从心里热爱护士这个职业,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与快乐。”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