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总结「精心整理」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其中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大部分的小学是没有图书馆的,没法向学生提供多余的课外读物。而农村小孩家庭生活的自然也早比较困难,大部分孩子也没有更多的钱去买那些对学习有用的书报杂志来看,更不要说像城里的孩子有电脑等现代化的设备供他们学习所用。由此可知,农村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的匮乏,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极其狭窄的。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这炊。”没有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没有丰富的词汇和心灵感受,学生要写作,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到农村学生写作难的现象,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学生“少书读,无书读”的问题。那么,在农村那样相对恶劣的环境中,作为老师,我们应怎样全方位多途径的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作为老师,我们的接收信息的渠道无疑比学生多得多,我们可以并应该成为一个向学生传播信息的中间人,把我们平日有目的收集获取的信息,包括阅读的报纸,杂志,收听到的国内外的新闻时事,奇闻趣逸,通过朗读,讲述等多种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倾听、接收、储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积累丰富的信息和材料,有了这些,学生写作时就会材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
当然,光是积累还不够。俗话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这二句古诗都说明了读书对理解语文和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所以,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学生多读,从读中了解内容,读中鉴赏语言文字的非凡魅力,读中感悟作者伟大的精神世界,更要从读中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因此,我在教室里特地开设了一个“阅读栏”,把我平常在报纸杂志中读到的一些优美动人的文章剪贴下来,收集成一个个本子,或我自己觉得比较好的课外书,放在阅读栏里,让他们互相传阅,讨论,并养成阅读的习惯,在这传阅的过程中,既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又使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加深学生的心灵体验,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创作的灵感。
如果说,丰富的信息和阅读,使得学生有了写作的源泉,那么,多练笔多修改,才能真正产生一篇好的文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做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以为,作文教学的练习,好的方法莫过于要求学生:留心生活,细心感受。讲真话,吐真情。具体到农村学校,教师尽可能地抓住学生有话可说的契机,让学生多写多练。所以,除了学生平常自己的作文练笔,我的习惯做法是让学生写“假日文章”。因为农村学校的假日是比较多的,元旦、清明、农忙,五一五四黄金周,六一、中秋、十一,春节、元宵,每一个节日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过法有他们各自的心情,这就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实实在在说真话表真情的好机会。因此,在这些节假日之前,我都会预先提醒学生,叫他们要留心假日当天的所见所闻,他们自己是怎样过的,感觉怎样,开心或是沉闷,精彩或是无奈?把这些一一记录下来。通常对于这样的要求,学生是挺乐于接受的。
例如在我们这个地方,校内学生都是回族,他们最喜爱的节日就是过开斋节,在这期间,我就让他们写了有关开斋节的作文,学生完成的相当出色。有的把这一天自己上寺做礼拜、听阿訇讲人生哲理、伊斯兰的历史,母亲怎样招待客人等过程完整生动的描述出来;有的则选取一个场景,写家里妈妈炸油香,或家里请阿訇,并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有的则通过查资料更多的了解开斋节的来历,将其写在作文里,使作文更有色彩;有的则用朴实的语言把这一天村民们如何宰鸡牛端果品呀,如何去上坟等农村传统的风俗一一描述出来。总的来说,大家写的内容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但可贵的是都能做到留心生活、感受生活,讲真话、吐真情。
作文教学,本无定法。以上几点就是本人在几年的农村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浅显的体会。
本班级是四年级二班,学生年龄跨度大,思想水平不一,整体素质稍低,作文教学工作相对比较困难。但在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支持帮助下,以及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作文教学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搞好将来的工作,今特把本学期的作文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点”为主,抓住教材的重点项目打实了作文基本功。
本册的重点训练项目以读写结合为主,主要写作项目有以下几个:
1、写暑假中最感兴趣的事情;
2、写自己最熟悉伙伴的事 ;
3、写一处秋天的景物;
4写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话;
5、选择事物为主人公想象编故事;
6、给同辈写一封信;
7、写自己的一次小制作情况;
8、根据照片写往事。
在习作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力求在审题、选材、立意、写作等方面训练到位,为学生的练笔、应用做好示范,从而真正地夯实作文基础。
二、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美好道德情操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紧扣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了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1、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富有时代特征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观察、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
2、根据例文的学习,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自己的感受。
3、同时抓住作文中出现的观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研究 ,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以正确的作文立意完美自己的情操,从而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既加强了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和训练学生进行习作。
让学生获得了各种正确的写作启蒙 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帮助学生解决“言之无物”的问题,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培养观察、阅读兴趣,通过观察和阅读获取作文的素材,学习作文语言。其次,我们帮助学生解决 “言之无序”的问题,通过采用推荐优秀作文,紧扣训练重点,分析这些文章写作上的特点,教给学生布局谋篇的一些技巧 ,掌握作文方法。
四、加大学生习作练习的力度,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听、说、读、写"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除了组织写好本学期教材中规定的八篇作文,围绕平常发生的一些事例,结合"小小导游员"、"说说我的梦想"、"介绍健康小常识"、"过生日,请同学们吃饭好不好"、"购物讲价"等口语交际练习积极进行了一些小练笔,以说促写、说写结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情绪,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在习作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始终能在一个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作文其次在指导学生习作时,积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情绪,打开思路,不拘于形式而自由表达。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实话不说空话、假话,表达真情实感。另外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甚至是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本学期作文教学中通过种种习作训练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作文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离大语文教育观所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习作水平的不平衡发展,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还不够扎实,这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今后作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 研究的理论构思
(一)概念界说
作文教学“听、读、说、写”研究,就是以语文教学新“大纲”为纲,以语文课本为本,以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辅,通过扎实有效的作文训练,正确处理好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听话、阅读、说话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二)研究的理论模型
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读、说、写”四个方面的能力。作文教学要重视听、读、说、写的'有机统一,重视综合学习活动。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听话能力的训练。听话能力的培养,是儿童把感受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听话积累习作素材,学生听话可为其说话提供材料和内容,能为口头表达创造条件;说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相应地提高书面表达(即习作)能力。并且,先说后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说是写的基础,掌握口头语言是发展书面语言的依据,可见说话又为习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可以促进说话能力的发展,而说话能力的发展,又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读是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信息的输入”。在读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习语言,吸收词汇,摸索语法习惯,感悟和借鉴别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从而为说创造了条件。在读的过程中,由于吸收了他人的表述内容和表达方式,学生可以将读到的感悟到的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将读到的素材,迁移为口头表达的材料,通过思维的逻辑转换,就为说提供了口头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可以把读到的信息,自然、流利地通过口头表达出来,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形成“出口成章”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学生把说的内容整理润饰、加工改造就可以形成书面语言,逐渐形成“下笔成文”的能力。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以“听” 、“读”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以听促说,以读促说,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再经过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加工、整理,形成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即作文能力)。
(三)研究所采取的范式: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范式是“中介过程”范式,即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教学研究范式。
二、研究的范围
本课题按“低―― 中 ――高”循序渐进的方法,依据语文新“大纲”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低年级开始,强化作文“听、读、说、写”的训练,形成可操作的网络结构。(下面为表格,因无法用表格,故如下情况)
年级 训练内容、目的、形成 评价手段
低年级 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适当。训练形式:用词造句,看图、听广播、听故事后说话、写话,听说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话,观察事物写话。 1、 课堂记录、书面练习;2、 笔试、口试相结合。
中年级 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 ,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对中年级的学生的作文训练要注意趣味性,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训练形式:听、写,看图作文,观察景物写片断。 1、课堂记录、书面练习;2、笔试、口试相结合;3、个案法和抽测法相结合。
高年级 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整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一定条理,能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编写作文提纲,合理安排详略等,达到小学阶段的要求,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训练形式:看图作文,课外练笔,写日记和读后感,想象作文等。 1、课堂记录、书面练习;2、笔试、口试相结合;3、个案法和抽测法相结合。
从各年级的训练重点来看,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词句训练是基础,片断训练是关键,篇章训练是目的。只有层层落实,才能实现整体优化,提高训练的效果。
课题研究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久合垸中学《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按实验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研究的过程中遵循研究宗旨,即我们所追寻的不是为了亮点而亮点,不是为了技巧而技巧,我们追寻的是心灵的共鸣、精神的相遇,我们追寻的是学生创造性的表达与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生成。其中重点工作放在“创写亮点”这一方面。现将近段课题研究工作做简要回顾。
一、我们的工作
(一)、加强积累亮点
积累是基础,《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从积累开始,积累将贯彻这个课题研究的始终。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旁批式的积累,即在阅读时在书上做批注,保存其完整性;有摘抄式的积累,通过摘抄,加深印象;有竞赛式的积累,印发“我最喜欢的亮点”的稿纸,评选出最精美的亮点,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积累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词、句、段的积累;有开头、过渡、结尾的积累;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风格的积累等等。通过不断的积累,为学生创写亮点奠定基础。
(二)、充分交流亮点
交流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也是一种提升的过程。交流的方式主要有:有自主交流,即学生自己确定交流的对象,将自己积累的亮点相互交流阅读,并相互吸收其精华;有小组交流,由教师组织的4――6人的小组,将各自的积累的亮点进行交流;有专栏交流,在教室里开设“作文亮点交流专栏”,在专栏里张贴学生精美的亮点,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有推荐交流,教师将自己发现的亮点(包括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以及教师平时阅读时积累的亮点)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多一条交流亮点的渠道。这样,通过充分的交流,不仅扩大了学生积累的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探究创写亮点
创写亮点是《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生在积累亮点、交流亮点等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由三个板块组成:一是分块探究,二是创设亮点作文专用稿纸,三是创写亮点。
首先是分块研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个板块的探究,主要有:作文拟题亮点探究、作文开头结尾亮点探究、作文构思亮点探究,有动词运用、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微型语段写作如何出亮点的探究。其程序一般为:教师引领――师生探究――教师示范――学生创写。
其次是创设亮点作文专用稿纸。这种稿纸创设的特点:一是主体性;二是创新性;三是简约性;四是有效性。主体性体现在学生的主动探究方面,渗透亮点意识,从而突出其主体地位。创新性体现在学生创写亮点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需要新颖独到。简约性体现在设计简单,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有效性表现在通过亮点式作文教学训练,能够快速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稿纸的创设形式:一是在眉批栏里设有展示亮点、评价亮点ABC,二是在尾批栏里设有盘点亮点A+B+C+提示暗点两方面的内容。
第三是创写亮点。即这种稿纸的操作方法:首先,让学生创写作文;其次,让学生在眉批栏里展示亮点、评价亮点(例如:把亮点用波浪线标示,用A、B、C编序,给亮点命名,然后加以评价);最后,师生互动,教师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在尾批栏里进行盘点亮点、提示暗点,与学生交流互动,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做到创意的表达,亮点闪烁。
二、我们的困惑
1、我们在“分块探究”这个板块做得不够到位,致使创意表达有难度。
2、学生生源的锐减,特别是优质生源的奇缺,束缚了我们的研究工作。
3、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研究热情参差不齐,影响了我们的研究工作。
三、我们的方向
1、根据实验方案有序地开展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活动。
2、积累与分板块探究是基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3、要浓厚教研氛围,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是永恒的工作,我们将扬长避短,不断积累、不断探究、不断创新,让学生的作文创意表达,繁星满天,亮点闪烁!
作文该如何教学?这是很多人探讨的话题。经过一学期的摸索,我悟出了一点点门道。 我觉得以下几方面对 作文教学是大有益处的。
一、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作文也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 作文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学生的生活画面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此来激发学生感悟生活与人生。如此,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当然,在 作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 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经过链接现实生活的训练,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处理好自由 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
自由 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两者该如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教授做的报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认为:我们在自由 作文上要加强一些 作文基本功的训练。语言文字的基础千万不能放松。从以放为主到放中有收,从以收为主到收中有放,正确处理好习作教学中自由表达与语文基础的关系。如:在习作 评价上,要求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并且让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合作,相互了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和句子,如果不让他们自由独立的表达,这些句子和词语很可能是消极的。只有在自己的自主的自由的独立的表达过程中,这些消极的词语和句子才能够转化为积极的句子,才能有效地形成语感。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精神。现在有人对自由 作文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做你放手他就可以飞。这个比喻对不对?的确,教师不放手,学生的习作飞不起来,然而是不是教师一放手,学生的 作文就一定能够飞起来。我看不见得,要能飞起来,不仅要有飞的强烈愿望,还要有飞起来的切实的本领。有些孩子由于天赋条件,家庭条件,本身条件,他的确能飞起来,但多数学生飞不起来,一放手就掉下去了。从逻辑上讲,教师放手只是主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我认为当前 作文教学要两手抓,一个是激发动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另一方面我认为是要制定 作文训练的序列,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应该使自由 作文和基本功训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自由 作文是先放后收,放中有收,而基本功训练是先收后放,收中有放。
三、结合本班实际进行训练。
如何做到内容具体生动、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等要求,是习作评改课的重点,也是我班学生需要加强的一项基本功训练。针对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本册习作重点,在教学“收获”这单元的 作文时,我把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努力做到把收获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表达得到收获的感受上。对于这一重点,我设计时注意在交流中以评改标准为参照,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学会集体评改和自主评改,渗透 作文 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特别是注意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有独特的感受、能够使用已积累的名言熟语等新鲜语句的同学,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 评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