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一口“井”,还找到了“乘法口诀”,专家却说:国宝文物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这期间也诞生了诸多名家大儒,且不说其他的,仅是一具“浑天仪”到今天仍旧无法复制;公正的说,“浑天仪”虽是一件类似于天文仪器的设备,但也需要精确的计算为基础。当然,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高等数学是有难度的,但“九九乘法口诀”却是自幼必备的技能;说到这儿或许有朋友认为这是西方的产物,也或许有人觉得应该是近代的东西,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九九乘法口诀”早在22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而地点就在我国的湘西。

  说这话还要回到1985,当时湘西的几位泥瓦匠做坯取土,意外挖出了不少陶器和青铜器,由此“里耶古城遗址”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此后又断断续续有新的考古发现,直到2002年碗米坡水电站工程建设,这里即将成为淹没区,考古专家再次进驻这里,战国时期的“里耶古城”就此重见天日。所谓“里耶古城”位于今天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如果依据史料来看的话,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隶属于楚国的“黔中郡”;但西北秦国逐渐壮大,曾两次攻入这里,并最终将其纳入大秦版图,从而变成了近期才被考古专家证实的“洞庭郡迁陵县”。

  就在2002年发掘之初,一位工作人员无意间发现了地下的青膏泥,懂行的朋友或许知道,这种“泥”几乎可以说是古墓专用,当时众人也理所应当的认为下面是一座古墓;花费半个月时间清理后,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却是一口孤零零的“井”。据专家鉴定,这口“井”距今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应属于大秦时代,但让人不解的是,即便是一口古井,也没必要铺设如此之厚的青膏泥来掩盖吧?愈是如此便愈引起考古专家的好奇,在清理过程中,出土的更是一些废弃物,虽说都是有历史的“老物件”,但它们毕竟仍属于垃圾的范畴;说到这儿就连考古队成员也开始认为这就是一口普通的“弃井”,专家大概是推断错了。

  又是20多天辛苦,考古队这才把井中“垃圾”清理干净,可17米深的古井仍旧空空如也,有的也仅是历代沉积的淤泥;按理说应该就此结束了吧,但考古专家颇为倔强,依然坚定的认为井下有“宝”。考古队人员极不情愿的开始清理井下淤泥时,竟真的发现了一大堆的“宝贝”;这次可不是“垃圾”,而是数不清的“秦简”,据统计,此次发掘共出土了36000余枚,共计20余万字的秦代简书。了解历史的朋友或许知道,秦始皇曾有焚书之过,因此今天对于先秦时代的历史了解较为模糊;而这20余万字的秦简,用专家的话说“可与《史记》相媲美。”

  难得的是,这些“秦简”大多是秦代官方信函、人口、军事、司农等各方面的档案,同时也从侧面记载了自秦始皇到秦二世这段时间内的重大事件;或许有朋友对此不屑一顾“这些秦简虽多,但毕竟是‘迁陵县’一地的记载,怎么能与内容丰富的《史记》相提并论,考古专家大惊小怪了。”乍一看似乎有道理,但对历史熟悉的朋友或许知道,公正的说,《史记》虽然内容丰富,但因为司马迁的个人意识主导,很多史料记载带有一定的偏见,而且司马迁并非是先秦时代的人,诸多史料也仅为道听途说,如今专家也证实了书中诸多错误。

  而这36000枚“秦简”虽然有一定的区域性,但却是一种先秦时代的“官方证明”;而且记载内容从战国时期一直到秦二世,其内容几乎囊括了大秦王朝由兴到衰的发展史,其历史意义重大深远,因此专家才将其与《史记》相提并论。经诸多专家联合鉴定,最终确定这数万枚秦简为“里耶秦简”,并建起了博物馆以便保存;在诸多“秦简”中还出现了亦今为止时间最早的“九九乘法口诀”,虽说发现之时连专家都禁不住笑了,但仍难掩它珍贵的历史价值。以现有的历史记载看,目前我国的“乘法口诀”的确源于西方,有1600多年的历史;但是“里耶秦简”出现的乘法口诀,有2200多年的历史,比西方足足早了近600年的时间。

  说到这里或许有朋友觉得没什么特别之处,专家却坚称:意义重大,堪称国宝。这可不是专家“危言耸听”,以“里耶秦简”记载的内容来看,2200年前的“乘法口诀”与今天有着惊人的相似;略有不同是阿拉伯数字换成了古汉字,而且秦代“乘法口诀”并非是从“一一得一”开始,而是“二半而一”开始。也就是说,我国两千年的基础算术已经囊括了“0.5”这样的小数计算;以此推断,古人能做出“浑天仪”、“圆周率”等这些复杂计算也就有情可原了,专家也曾半开玩笑的说:或许西方“乘法口诀”还是从中国学去的呢。

  不管事实怎样,36000余枚“里耶秦简”都是不可多得,不折不扣的国宝级文物;今已建成“里耶秦简博物馆”,除秦简外还有诸多珍贵文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