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成立一周年 成都专精特新企业加速集结
2021年11月15日,在成都中寰股份等81家公司上市的钟声里,中国资本市场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
一年来,共有1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迈进资本市场大门,通过北交所实现上市融资。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40家。可以说,北交所已经成为“专精特新”的摇篮。
一年来,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关键一环,北交所用一个个“北交所速度”,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插上了资本的翅膀。
那么,这一年来成都企业在北交所表现如何?
上市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何?
北交所给成都企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开市一周年
123家公司募资256.9亿元
2021年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官宣设立。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北京金融街注册成立。11月15日北交所揭牌开市。从提出设立北交所到揭牌开市仅仅经历两个月时间,体现出对于服务并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决心。
北交所设立一周年以来,实现稳健起步。最新数据表明,截至11月15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3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7%,民营企业占比86%,超八成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49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5.4%,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创新特征鲜明。
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分析显示,123家北交所上市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为1.2万余件,有效专利总量为720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总量为1700余件。在专利强度(指每亿元营收的平均有效发明专利量)上,北交所企业约为2.1件有效发明/亿元营收,仅次于科创板;此外,据统计,123家北交所企业中约39.8%为“小巨人”,该比例仅次于科创板。
冲刺北交所
北交所成都企业扩大至四家
面对注册制全面实施带来的机遇,力求把握资本市场改革“窗口期”的成都企业持续冲向北交所。
时隔一年,位于双流区的成都中寰流体控制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瑜,依然对北交所开市及公司登陆北交所的场景记忆犹新。
当天,作为四川首批、成都首家登陆北交所的上市公司,中寰股份迎来高光时刻,在万众瞩目中,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公司股价以74.72%的涨幅开盘,全天最大涨幅一度超过238%,最高报45.50元。截至收盘,仍大涨123.05%,股价报收于30元,公司总市值超过15亿元。
彼时,李瑜曾表示,北交所的成立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又一历史性突破,为中小企业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公司将以登陆北交所为新起点,深耕主业奋勇前进。”
6月24日,北交所迎来了第100家上市公司。成都高新区企业四川优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继佳缘科技、坤恒顺维、立航科技、海创药业之后成都高新区今年诞生的第5家上市公司,也是第二家在北交所上市的成都公司。
近期,成都企业冲刺北交所又传来好消息。北交所网站信息显示,成都欧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上市申请近日双双获批,北交所成都企业将扩大至四家。此外,根据北交所信息显示,瑞奇智造、乐创技术、东方水利、科志股份4家川企正在北交所排队中,涉及智能装备制造、人防设备研发等领域。
在中寰股份、优机股份等企业一路冲击北交所的过程中,成都提供了全方位的上市服务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依法高效办理了市场监管、人才落户、项目备案等相关方面的手续和证明,助推企业上市进程。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还推出“北交所直通车”,将每年从新经济拟上市培育推荐名单中遴选出一定数量的北交所创新层储备企业,入选的企业将获得北交所服务绿色通道。
企业加速创新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增近千家
借力资本市场,成都企业创新能力、品牌知名度等大幅提升。对于成功在北交所上市,优机股份董事长罗辑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使公司的资金实力大为增强,带动公司在创新、品牌、人才招聘、业务拓展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罗辑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保持规范运作,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努力实现产品和资本的良性循环,使优机股份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一家受人尊敬的上市公司。
最近拿到北交所IPO批文的倍益康,成立于2006年,为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智能康复设备。公司康复产品包含力因子、电因子、热因子等体系,涵盖医疗及消费市场。招股书显示,倍益康计划募资3.59亿元,用于投入“成都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升级建设”及“营销网络及品牌宣传建设”项目。通过资本的助力,企业将实现加速发展。
在政策引导和各方助力下,成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坚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日前,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138家四川省企业入选,其中,成都共有95家企业,占全省68.8%。2022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公布,成都市新增856家专精特新企业。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