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化学系学生制毒,打“抗癌药”的幌子,获利千万被判死刑
再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时,王华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2019 年 12 月 31 日,经湖北省最高人民法院裁定,王华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以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图片来源:央广网
此前,在王华的家乡湖北黄冈,他曾数度成为街谈巷议的明星人物:高三获得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二等奖,保送北大化工学院;2014 年返乡创立生物科技公司,成为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
从北大高材生到阶下囚,王华的人生轨迹缘何逆转?
「别人家的孩子」
王华是湖北省黄冈市人,家境优渥,从小聪明好学,同学段孩子头疼的化学在他眼中却再轻松不过,成了当时的「学习标杆」。
2001 年,在黄冈中学就读高三的王华参加了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因此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成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一名学子。
大学毕业后,王华在湖南的一家国企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2010 年他去上海打拼,并很快成为了上海一家国际医药公司研发的主管。事业顺风顺水,爱情也接踵而至,在公司里,他认识了后来的妻子伍某——当时在同一家公司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工作。
彼时王华所带领的研发团队大约有三十人,主要负责国外化合物订单的合成和研发相关生产工艺,一时风光无两。
王华回忆自己以前的光荣岁月 图片来源: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而也是在这时,王华听说了精神活性物质在国外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利润很高。犯罪的种子开始在他的心里冒头。
2014 年初王华和妻子决定辞职,回家乡黄冈创业,在当地创立了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很快,「双创」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凭借着北大保送生的光环,王华作为当地政府引进的「创业人才」颇受当地政府的重视。
王华的公司对外宣称主要从事「非天然氨基酸、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与生产」,当时的黄冈市政府主要领导还特地到王华公司考察,并对王华等人寄予厚望。
图片来源:黄冈政府官网
「非天然氨基酸、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在黄冈创业过程中,王华通过一家专业的化工交流平台咨询当时销量较好的化工产品,准备自己进行研发和生产。
在咨询时,一名西班牙男子告诉他,某化合物在欧洲市场很畅销。王华通过研究发现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一种毒品的分子结构很接近,但是不能肯定它是不是毒品。
他咨询了几个朋友,朋友告诉他这是一种新型的精神活性物质,并建议他不要生产。然而,利欲熏心的王华自己查阅了大量目录,认为该化合物当时在我国没有受到管制,不属于毒品,再加上高额利润的诱惑,他决定在黄石、武汉、黄州三地租用厂房生产该化合物。
确定了生产什么,那就要组建团队,除了妻子伍某,王华还拉上了自己的堂弟王某,全家一起干。三人分工明确,王华是主要负责人,同时也负责销售,通过在英文版的化工专业网站上发布广告寻找国外买家;伍某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并联系物流公司将产品运往国外;王某则负责按照王华提供的工艺组织工人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在王华的指导下进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研发和合成。
王华工厂里制造毒品的设备 图片来源: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王华团队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通过网络联系江苏、山东、武汉等地的化工厂购买原材料,送至隐藏的生产点生产后再通过黄冈的物流公司将毒品发往上海、深圳的国际物流公司,走私或转运至国外。
从 2014 年到 2016 年短短的两年时间,王华团伙通过物流公司一共寄出新精神活性类毒品 630 公斤,获利近千万元。
「一夜暴富」的王华购买了奔驰越野车等高档物品,他还「居安思危」地将 50 多万美元存在了瑞士银行。
藏在 LED 灯管里的「丧尸药」
2016 年 3 月,黄冈市黄州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和陈策楼镇派出所联合对当地化工园内的化工企业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某化工厂的厂房内用于生产的盐酸和硫酸等原材料未按照规定报备,这引起了警方对该工厂的怀疑,同时当地警方又从周围民众了解到工厂内实验室人员的行为比较隐蔽,警方开始暗中调查这家工厂的名堂。
同年 6 月初,正当警方对神秘化工厂进行调查时,一则来自深圳警方的通报让黄州区警方开始怀疑神秘化工厂涉嫌制毒和贩毒——从黄冈市快递至深圳龙华新区某国际物流公司的LED 灯的灯管内藏有 500 克疑似毒品的浅黄色晶体,寄件人「小伍」通过 QQ 与物流公司联系,要求将 LED 灯发往西班牙、波兰、荷兰等国家。
LED 灯管内藏有的浅黄色晶体 图片来源: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黄冈市公安局立刻针对该事件成立了专案组,真相很快水落石出,QQ 号正是王华妻子伍某的,而寄件人「小伍」则是王华本人。
警方很快在王华的家中和工厂内逮捕了王华、伍某和王某,现场缴获盐酸、硫酸、乙酸乙酯等原材料 4.6 吨,缴获疑似毒品 611.3 公斤,并在王华家阳台上发现大量未使用的 LED 灯管。
面对缴获的产品,王华坚称那只是氨基酸,不是毒品。为了慎重起见,警察将产品样本送至公安部禁毒局实验室鉴定,结果显示王华生产的是国家已管制的新精神活性物质。
该类物质吸食后有提神作用,能导致急性健康问题,极易造成毒品依赖,过量吸食会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脑部损伤甚至死亡,在美国发生过数起吸食者啃人脸的事件,所以该物质又被称为「啃脸药」「丧尸药」。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5 年 10 月 1 日,国家明确将该类物质列为毒品,而同年 11 月王华依然继续制造该产品,已然构成了犯罪。
王华坚称自己并不知道该化合物已被列管的信息。
他真的不知道吗?
王华在 2015 年 10 月 21 日与国外某客户的往来邮件中,提到:我们可能会被跟踪,XXX(毒品)现在在中国是高风险的化学产品。王华团队在贩毒时包装上产品的名称、寄件人姓名与联系方式均为虚假信息。
2019 年 12 月 31 日,经湖北省最高人民法院裁定,王华因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绝命毒师》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是对毒枭说的:
你已经病入膏肓、自甘堕落,死对你来说只是罪有应得。
这句话也是王华一生落幕的注脚。
写在最后
据说北大化工院以教学见长的裴伟伟教授在每次给新生上第一节有机化学课时,总会在 PPT 上展示出所有主流毒品的结构式,并严厉指出,
「这些分子一个都不能沾,如果有任何人或者组织花大价钱请你们做这些,一定要断然拒绝,并报警。
同时,合成这些分子可能需要的工艺和原料你们也要熟记。这些分子的类似物,衍生物,以及前体也要熟悉。因为如果你们不清楚,可能会被人设计陷害,以为做的是合法东西。」
科学本身没有善恶之分,但科学成果的应用却有。正因为有能力,有机会,才更应该清晰地把握,可为与不可为之间的尺度在哪里。
我国用了数十年的努力,才得以以「无毒国」的称号享誉世界。但就算如此,缉毒警察仍然是我国危险性最高的警种。每年我国有超过 300 名缉毒警察牺牲,职业平均寿命只有 41 岁。这些自命不凡,知法犯法的「高材生」,或许并没想过,他们因眼前的利益沾沾自喜时,脚下踩着的却是无数同胞的血泪和生命构成的一片血海。
策划:Lnysay
题图: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