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拓荒人!武平职专第一任校长:李卫东

职业教育的拓荒人

-- 记武平职专第一任校长李卫东

林康生 文/图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敢于、甘于、乐于拓荒的人,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敢于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的勇气,李卫东校长就是大爱无痕、默默奉献,有志于职业教育的拓荒者。

李卫东,211名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早期为南京航空学院)的高材生,1958年7月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8年,成为学院高级讲师、中心教研组长,事业如日中天,卓有成就。1976年12月,他毅然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环境以及优厚待遇,抱着一颗回报家乡,献身山区教育的赤子之心,回到了武平。他先后在武平城关中学、武平一中、桃溪中学任副校长、校长等职,1987年8月调入武平职专,成为第一任校长。

80年代初,教育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武平,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在平川大地开始萌发,1984年,我县在岩前、中堡、中山、东留等农村高中设立职高班,1987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办好一所职业学校,武平县职业中学便应运而生。

学校1986年开始筹建,选址平川镇七坊村上瑶前原县商业局下属企业武平奶牛场。学校初创,仓促上马,1987年8月即将开始正式招生。李卫东校长初来乍到,交给他的家底是:刚完工一层的教学楼,刚做好两层的学生宿舍楼,都还来不及粉刷,屋顶钢筋裸露;还有奶牛场原有的一栋土木结构两层楼房和一个平房围笼的四合院。此情此景,让每一个新来报到的同事都心灰意冷。天性乐观的李校长,却有一种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豪情,鼓励大家,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职业教育,便只有风雨兼程。他身体力行,精打细算,治校犹如烹小鲜。没有食堂,将原奶牛场的挤奶棚改造;没有公共厕所拆除几间破旧平房,用旧木料翻盖;没有运动场人人动手,拿起锄头开挖,自力更生;没有运动设施,自己定制单杠双杠,挖沙坑,后来又让建筑班的学生专业实习,砌筑水泥乒乓球台……

武平县职业中学成立大会

武平县职业中学成立挂牌仪式

9月如约而至,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这片新开拓的热土,李卫东校长来到新鲜黄土铺就的运动场,感慨万千,他站在自己亲自设计的升旗台上,眺望着平川大地,眼前是村民的柑橘园,硕果累累;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穗飘香;一条校园大道由近而远在田野上蜿蜒曲折通向远方,他踌躇满志,深信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学生来了,他们是原东留林业职高的86级林业专业学生,县少体校就读的86级体育专业学生,还有新招收的87级林业、建筑、乡村医生专业的新生,一个大家庭组合起来了,一所全新的学校,从此踏上了新时代的征程。

武平县职业中学在建教学楼一角

武平县职业中学第一届运动会

武平县职业中学原教学楼

10月,举国同庆的日子,职校人也迎来自己的节日--武平县职业中学成立大会。老旧的四合院里装灯结彩,欢声笑语,简易的主席台上嘉宾云集。李卫东校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以人为本,奉献兴校”是他讲话的主题,也是他多年积淀的教育理想和办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成才”,培养学生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的人,既是他心之所系的期望,也是他忠诚履职的担当,会场上掌声雷动。

为了学校的发展,李校长放下面子四处筹措资金,“向上级争取一点,向联办单位要一点,向银行贷一点,让建筑承包商垫付一点”,一年接一年,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综合实训办公楼拔地而起;为了让学生学有所专,技有所长,李校长开源节流、不等不靠,不惜举债添置教学实训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为了让“学生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李校长转变办学思路,打破早期职校毕业生依靠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录用的局限,立足本地,面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培养实用技术人才,让职业教育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李校长八年坚守,直至退休,凭着对职教事业的执着,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创业之路,他和他的同事们用心经营学校,用爱谱写了一曲职业教育春天的故事。

1996年,学校升格为职业中专学校,至今学校已度过了35个春秋,35年春华秋实,正如李校长所愿,学校已成为福建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福建省重点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13000多名莘莘学子茁壮成长,从这里昂首迈出,奔向祖国四面八方。学校创办时4个专业5个班级,学生不足200人,现如今学校占地71亩,建筑面积24,575平方米,中职专业12个,高职专业5个,4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39人。

来源丨武平职专

作者/来源:龙岩微讯息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