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促发展 四川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四川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篇章。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四川省坚持“扩容、提质、贯通、融合”的工作思路,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以大改革推动大发展,探索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出台《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六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确定30个省级部门责任分工。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高职院校5000万以下建设项目核准权限,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分类评价,设立中职教师正高级职称。

巩固完善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全省中职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达到1.38万元,高职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达到1.54万元。2020年全省职业教育年度总投入达222.7亿元,较上年增长6.1亿元。首创校企“双激励”机制,教育、经信、财政、科技四部门联动发力,打破部门壁垒,破解产教“两张皮”难题,2020年首批面向“5+1”现代工业重点急需领域立项15个,已投入财政资金3亿元,吸引各类资金投入达23亿元。

优化结构布局,增强技术人才供给能力。契合区域发展优化院校空间布局,2019年以来,新增14所高职学校,重点布局在川南、川东北、攀西等产业经济带,精准对接五大经济区建设。整合1200人以下的“小、散、弱”中职学校,中职学校数量从2019年的486所减少到457所,招生增长7%,中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升。对接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支持每所职业院校重点建设2-3个骨干专业群,新增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紧缺专业491个,撤销淘汰与产业匹配度不高的专业196个。

着力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部省共建推动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对接五大经济区建设支持成都国际职教城、宜宾国际高职园、达州“西南职教园”等现代职业城(园)建设。推进高职“双高”、中职“双示范”建设,统筹中省资金7.03亿元打造示范标杆。

贯通培养体系,拓宽职教学生成长渠道。夯实中职发展基础,精准下达各市(州)中职招生目标任务,推进成都市、广安市等普通高中教育与中职教育融通改革试点。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40.8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8%;按市(州)户籍人数来看,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较上年提升2.18%,实现高中阶段两类教育招生大体相当。推动高职扩容增量,扩大高职单招范围,面向中职招生计划增加到57%,中职报考录取率超过85%;扩大中高职五年贯通培养,招生计划从4万增加到8.27万;高职专项扩招对象扩大到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基层幼儿教师等“八类人员”。

2020年高职录取35.61万人,超额完成扩招计划,“专升本”比例达到15%。着力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启动本科层次人才职业教育培养改革试点,8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2所职教师资培养试点学校,联合7所本科高校、15家企事业单位,在17个专业开展试点。推进24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200个、示范课程400门。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着力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全省211所学校、3783个专业点、32万余名学生参加91个证书试点。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159所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持续深化“双元”育人模式,覆盖学生约10万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契合度不断提升。组建职教集团89个,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科研项目数222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亿余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与重庆市教委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两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首届“川渝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宜宾成功举办,两地组建行业性、区域性联盟12个。

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支持21所高职院校布点相关专业112个,组建涉农职教集团(联盟)4个,捐资和引进产业扶贫资金5000余万元,帮扶贫困地区产业增收近3000万元。深入开展对口帮扶,选派科技人员2300余人,组建科技攻关团队89个,推广应用新产品64个,孵化项目74个,涌现出“巴中村政学院”“彝族金耳之乡”等典型案例。通过“送教上门”“送培下乡”,深入乡村开展专业技术指导6.2万人次,各类职业技术技能培训50万人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