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让人民群众提升健康寿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家卫健委答21记者: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让人民群众提升健康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尤方明 北京报道
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教育工作进展与成效。
健康教育,旨在推动个人和群体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0年来,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从8.8%提高到2021年的25.4%,每100个人中有25个人掌握了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健康教育对于推动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将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真正让他们在健康科普方面更加有干劲、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健康优先,健康教育要先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能够“少得病、晚得病”,提升健康寿命。这也是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的一个重要体现,现在也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
医疗卫生机构在健康科普工作中是主阵地,医务人员是主力军。各地一直在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推动医疗机构多措并举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比如,上海市印发了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政府层面来统筹推动,现在上海市全市40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普遍成立了健康促进委员会,积极主动开展健康科普。
河南把健康科普大赛纳入到河南省总工会技能竞赛系列,获得金奖的医务人员,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有的医疗机构将医务人员开展健康科普作为日常诊疗活动,有的将开展健康巡讲视同下基层,有的将健康教育和科普能力纳入职称考核评定,健康科普作品可以作为业绩成果来参加评审。
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积极推进国家和各省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鼓励医务人员更多地参与到健康科普工作中来。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开展义诊、巡诊,到基层带教、查房,开展健康讲座,参加健康脱口秀,有的个人开通了新媒体账号等,积极开展科普活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