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近期,由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一句就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党和国家首次公开肯定的关于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对于扭转歧视职业教育的不良风气,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不断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是由社会需求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需求要求有不同的人才智能结构,不同智能结构的人才要求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因而决定了不同教育类型的各自人才培养目标。
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称之为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科学基础研究工作,其职责是发现和阐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客观规律(抽象或初始形态),形成科学理论、促进科学创新。这类人才主要由普通文科、理科等高等院校培养,例如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以及其他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第二类称之为工程技术或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规划、设计、教学以及决策等工作,主要职责是依据学术型人才所发现的科学规律、原理转化成可以直接运用于实践的计划、图纸、动作流程规范、教学内容以及行动方案等(中间形态),为社会发展、物质生产以及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和指明方向。这类人才主要由普通文科、工科以及医学类等高等院校培养,例如建筑师、工程师、医生、教师、各级各类管理者。第三类称之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职责是根据工程技术或管理型人才制定的计划、图纸、动作流程规范或行动方案等进行实际操作或运作,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劳动者的实践活动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及社会服务(最终形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类人才主要由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例如技术工人、服务员、护士、厨师、演员等。
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它以培养能够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从事物质生产和社会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是各种物质产品和社会服务的直接生产者和提供者,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与经济社会和生产实践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一个指导: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把两个关口: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完成三个转变: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坚持四项原则: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完成六项任务: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完善七项标准:职业院校设置标准、教师和校长专业标准、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健全职业教育奖学金制度;启动“1+X”证书制度;落实职业院校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兼薪制度;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审批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一批优秀的科学家、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更迫切需要数以亿计的受过良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没有这样一支劳动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就不可能创造出来。因此,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坚实支撑。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祝士明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