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职教事业一头“牛”
2011年7月的一天,我专程采访了全国职业教育战线的一位德高望重,成绩卓著的人物,他就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必学。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国家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学校要围绕市场需求转,专业要围绕产业转,将专业设置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挂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东湖之滨,有一所被绿荫覆盖的美丽的高等学府——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它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东西南北自然分区,地势东高西低,整体依联凌家山脉,北邻光谷太阳城、关山春晓楼盘,南向凤凰城、藏龙岛,中有主体建筑逸夫楼处当关之要位,整体呈现“晓曦凌风,紫气东来,龙逸凤舞”之大势,昭示“旭日东升,朝气蓬勃,壮志凌云,繁荣昌盛”的美好憧憬。
这所学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几十年风雨,成长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它不辱使命,先后被教育部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学院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湖北省高职教育著名品牌,中部高职教育改革先锋,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院校”,湖北省分行业十强。学院连续四年吸引了众多超过三本甚至二本分数线的莘莘学子来该校深造;开创了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高职院校的典范,并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从办学理念、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发展模式、学术力、教学力、品牌战略、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观与质量管理、学生学习力建设、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国际化、管理科学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后勤社会化等全新的办学理念,已发展成为一育人环境优越、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大,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经等多科类协调发展的高职院校。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如同教育园地里的一株新苗,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令人欣喜。它的每一个阶段发展历程,都记录着全院师生艰苦奋斗、努力拼搏、锐意改革、勇为人先、精心呵护的足迹。当然,更是学院院长马必学先生用毕生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结果。
第一章 蓄势待发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一所不起眼的中等技术学校。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武汉地区的无线电工业较为发达,却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于是开办一所以培养无线电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长江电讯技术学校诞生了。学校虽然归口到电子工业部,却因条件限制,暂被一家工厂代管,所以一直不能发展起来。
1973年金秋时节,大批新生满怀对电子工业的热忱,走进学校。其中有一名来自襄阳地区的学生——马必学。二十岁来自南漳大山深处的年轻人没有想到,从此,他就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青春、理想和才华就献给了这所光荣的学校。
马必学于1952年9月出生在湖北襄阳一个偏僻贫穷的乡村。他从小受到善良诚实耿直的父母教育和影响,养成了吃苦、耐劳、忠厚、勇敢、正直的好品质。自从进入学校读书,他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在校一直名列前茅。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受到父老乡亲的充分肯定和称赞。
马必学生长在楚山汉水之间,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给予他早期良好的熏陶。马必学聪明睿智、勤于思考、悟性很高,特别受到诸葛孔明先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的严谨治学精神影响,使他从最初董事时就想通过能力学习来改变个人的命运,改变当时家乡农村的落后面貌。没有目标的生活,就象没有舵的船。当时马必学最大的心愿就是上学深造,因为只有真正掌握知识的人,才能为民排忧,为国争光。对于农家子弟来说,上学机会来之不易。马必学争分夺秒,利用一切时间钻研书本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由于他表现突出,成绩优秀,读书期间一直担任班长。1976年6月毕业后,马必学留校任教。这段时间,学校从工厂独立出来,改名为武汉无线电工业技术学校。
马必学先是当老师,授课三年多之后,出任学校团委书记。1984年,经过上级考核,他作为青年干部升任学校党委副书记,进入学校核心管理层
1987年是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当时全国各行各业都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中,旧的秩序被打乱,新的体制在建立,一切都要融入市场法则的吞吐之中。教育战线也不例外,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面临着莫测的命运,它的主管部门本来是国家电子工业部,正打算划给地方。不过没有明确规定,究竟是下放到地方电子主管部门,还是地方政府主管呢,尚在未定之数。
看准目标果断出击,这才是真正大家的行事风范。马必学和当时的党委一班人认真分析当时的形势,得出相应的判断,一定要利用好改革的机会,争取归由省教委直属管理。这一决定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凭一时的意气用事,而是理性判断,科学决策。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行业办学,只能为行业服务,发展的空间缺少弹性,尤其是当是湖北电子工业相对滞后,而电子工业学校却有五六所,这种现状势必严重钳制学校的发展;二是如果规划地方管理,面向社会招生,不仅拓宽招生的空间,发展韧性也可以无限扩张,再加上国家拨款和政策倾斜,必将迎来工业学校突飞猛进的黄金发展时期。马必学通宵未眠,毅然下定决心,他披衣下床,坐到案头奋笔疾书,连夜起草报告,要求把学校划归地方政府管理。这就是他的可贵之处,一旦拍板定夺,便全力以赴,绝不迟疑。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愿望往往是美好的,但是客观事物的发展有时候却不尽人意。在学校归属管理上果然是一波三折。首先,省电子工业局怎么也不愿意把这份资源拱手让人;其次,国家电子部也不同意这一做法。马必学跑上跑下,据理力争,方案逐级上报,最后摆到分管的国家电子部刘副部长的案头。刘副部长具有改革精神,创新理念,高瞻远瞩,思想开明,听取了各方面汇报,又看了马必学的报告,当即拍板说:“既然是改革就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各种形式都可以尝试嘛,就让地方政府去管吧。”在焦急中等待的马必学听到这一消息,激动得热血沸腾。他没有想到这么复杂的事情,部长一锤定音了。
第二章 雄鹰展翅
伟大的毅力是为伟大的理想而产生的。
1993年,马必学担任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正式成为学校的掌舵人。春风化雨,风光无限。有了自主招收自费生这一“令箭牌”,学校的生源扩大,学生数急剧增加,而学校的收入几倍、十几倍、几十倍增长。不过,马必学在大好形势下头脑异常清醒。没有钱着急,是因为想办事而办不成事;有了钱,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些钱怎么用?大多数人希望立即提高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皆大欢喜。但是,马必学没有这样做,他要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财力物力大办事、办大事。人心齐才能泰山移。马必学及时召开党政领导联席会议,统一意见,形成决定,不急功近利,而要开阔眼界,放眼未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积蓄后劲。把创收的大部分用来发展学校规模,小部分用于教职员工的福利。
决策一旦形成就要立即实施,一时间校园内推土机、挖掘机、钻孔机齐上阵,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出现了。只用了一年多时间,校园里一口口塘平了,一条条路通了,一道道渠畅了,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员工们住进宽敞的宿舍、走进明亮的教室,心情无比高兴和激动。学校环境焕然一新,但是马必学院长仍住在靠近操场边上的陈旧老房子里,每当冬季北风吹来,满屋灰尘飞扬,寒气袭人。他的爱人也只是学院里普通一员,他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谋取私利。那些极少数满腹牢骚、一肚子怨气的员工们看到这一切,不仅对马必学院长英明决策心服口服,对他高尚的人品更是一致赞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马必学院长在院领导会议上坚定地说:“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有前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事业的航船劈波斩浪,驶向远方那春光明媚的彼岸。”也正是他自己几十年拼搏努力,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才使得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绩。马必学有过多次升迁的机会,但是为了教育,为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这种执着地钟情于教育事业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承之一。
学校要快速发展是马必学的宏伟蓝图。但是,要做到这点又谈何容易啊!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在发展中真可谓历尽艰险,先后演绎出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1998年,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在办学模式上做出战略性调整,学校领导想“借船出海”,四处寻找合作伙伴,在多方努力下与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大学合并,准备筹建一所高等学府。当时,学校面临两种抉择,一是挂靠一所本科大学,成为它的二级学院;另一个就是独立申报大专性质的高职,走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子。第一种选择非常诱人,一步跳过大专的门槛直接成为本科院校,这是多少学校求之不得的好事啊!省教育厅也倾向这一方案。搞职业教育怎么能比得上普通高等教育呢?还要从大专一步步爬起来吗?
一连串的问题在马必学脑海里翻滚着、徘徊者、游弋着。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冷静思考,这是马必学一贯的工作方法。他没有轻率拍板,在决定学校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上,他本着先民主后集中的办法,召开“两委班子成员”会议研究、讨论、决断,分析利弊。展望中外教育形势,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各种技术型人才十分短缺,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职业教育历来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无不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优先目标。经过民主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若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品牌,只有走高等职业教育一条路。大家一致同意申报高职。
风雨过后,天高云淡。1999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马必学任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从此学院走上新的征程。同年3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到安徽天柱山举行一次“天柱山会议”,院长马必学在会上雄心勃勃,慷慨言辞:2000年我们学院要达到2000学生,2005年要达到4000学生,2010年要达到8000学生……;同时校园面积达到670亩。听到这一宏伟的发展规划,所有与会人员都激动不已,有的人甚至热泪盈眶。
第三章 高瞻远瞩
发展才是硬道理。 “天柱山会议”刚刚过去半年时间,当人们的兴奋还没有消退殆尽之时,又一个喜事降临到马必学头上。就在这一年的春夏之交,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路子、新动向,主动提出并入职业技术学院。马必学一口答应下来,这样可以壮大学校规模,实行跨越式发展。两校合并后,土地面积成倍增长,学生人数突破3000。紧接着,2003年,湖北省很多学校都想走“强强联合”的办学模式,为了顺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湖北省纺织服装工业学校也提出并入职业技术学院,马必学以同样态度积极给予回应。但是,这次却颇为不顺,校内杂音四起,反对声不断。首先,有人质疑,学校发展过快,管理会不会出现混乱?其次,纺织服装工业学校占地面积小,教职员工多,会不会成为学校的累赘?再次,省教育厅的态度是不鼓励、不支持、不反对。面对这一切,马必学不急不躁,耐心疏导大家的思想。他的工作作风一向是严以律己,宽厚待人,善良正直,大度和蔼。马必学在这较为复杂的形势面前,讲究工作方法,让大家心中有数。他板着指头跟大家算了一笔账:服装学校有学生3000人,每人每年收5000元,就是1500万元,加上国家拨款260万元,合起来将近1800万元,这些都是资源,不是包袱,你们所说的开销只是皮毛而已。有人对他的推论提出疑问,如果以后招不到学生岂不是吃大亏了?马院长笑着回答说:这就像两军交战,仗还未打就想到输,怎么可能把仗打赢?荀子说过:“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我们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利用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你们登上珠穆朗玛峰再看看四周,就会感觉到蓝天是多么宽阔。马必学用战略的眼光、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他理论联系实践,把大量具体事例融入到科学的管理当中,形成自己工作的核心——科学决策,一切为我所用、为我服务、为我发展。最终是让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立于中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的“顶峰”。 既然要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做大做强,就得不等不靠,就要敢为人先,就要跨越发展,就要审时度势,就要抢抓机遇,权衡利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马必学院长的话使大家心悦诚服。2003年5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和纺织服装工业学校两校正式合并。此时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达13000人,校园面积910亩,楼房校舍鳞次栉比,高楼大厦直撤云霄,远远超过天柱山会议圈定的目标。
又一个十年之后,院校合并,马必学在2002年担任院长。就这样,他与学校一起成长、一起发展、一起壮大,把毕生心血和精力贡献给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回顾求学、治学的艰苦历程,马必学说:“只有这样才无悔无怨!”
学院经历了多次合并重组,而每一次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从内心里拥护马必学院长来掌舵。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既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又有掌控全局的决策能力;既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更有和风细雨的协调经验。宰相肚里能撑船,共产党人肚里能跑火车。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马必学充分运用伟人的思想,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简单问题。他既幽默诙谐,又举重若轻。他把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借鉴过来用于办学,他正是运用了“3A能力”的办学模式,职业化校长应该具备的教育管理、教育经营、教育科研的顶级能力。所谓教育管理能力,系指面向现代教育的组织构建能力;所谓教育经营能力,系指面向市场经济的资源运筹能力;所谓教育科研能力,系指面向知识经济的创新能力。马必学不是企业家,但是他能用企业家的谋略实现利润最大化;他不是军事家,但是能运用孙子兵法来解决简单的道理。
第四章 根深叶茂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钱学森
高职文化是具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春风化雨润无声般的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功能。马必学院长认为在办学理念上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凝聚人心,才能办成自己的特色。同时要通过文化传播,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认同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特色教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学校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职文化推进学校文化管理也是实现“百年树人、千秋基业”宏伟蓝图的高端制胜方略。
怎样率领全院师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是马必学思考的重大问题。他对中国目前教育制度的利与弊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创新才有出路,创新才是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具体来说,包括办学的宗旨和要领、办学思想和理念、办学机制和模式、办学措施和手段、办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就业率和创业等等。
那么,国家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什么样的模式来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大发展、大改革、大贡献,进入内涵式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要做到“四个跳出”,即跳出高职看高教、跳出高教看教育、跳出教育看中国、跳出中国看世界。马必学认为,现在社会的人才需求模式就如同一个梭形,两头略窄的部位,分别代表了高端型技术研发人才合技工型人才,而中间略宽的部位就是现在社会大量缺少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应运而生,正是承担着培养中间这部分人才的使命。这类中间部分的人才主要包含: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人才、生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以及专职业务人员。
马必学和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一起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国内外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大趋势,确定了办院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学院要走一条以领导能力建设为前提,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办学之路。要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等四个方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高职学院。
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合作项目。该公司10余年来一直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互动共赢。一方面,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院兼职任课,学院派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接受锻炼与培训;另一方面,企业为学院提供了价值700余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学校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合格毕业生优先为企业所用。近三年来,富士康集团共选定1000余名学生作为其定向培养的工程师,为这些学生进行免费培训,为这些学生提供助学金;并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所有专业中设立富士康奖学金,奖励品学兼有的各专业学生。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36年来,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达40000多人,在湖北、在沿海发达地区乃至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学院的大部分毕业生成了“香饽饽”。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5%以上。为什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如此抢手呢?马必学院长果断地说:“人才质量体现为知识、素质、能力三方面满足顾客需要的属性,其核心在于能力。而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实践动手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能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自建或者与海尔集团、IBM、惠普等企业合作,共建了162个集教学、实验、实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室、实训中心,先后与武汉钢铁集团、神龙汽车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武汉烽火集团、海尔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中数控公司、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深圳华为、深圳先科、TCL、四川长虹等216家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并于2006年发起并牵头成立了湖北现代制造、电子信息、旅游三个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了校企合作与职教集团事务管理处,积极主动地寻求合作企业,拓展就业基地,在全国职业教育中属于首创。学校的发展带来一些列难得的机会。先后承担了湖北空姐培训任务、承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三优”评比及2008年学术年会、首届中国青少年数字创意节暨IEF201国际数字娱乐嘉年华开幕式等多次大型国际会议,每次会议结束都会听到一些不绝于耳的赞叹声。
第五章 前途似锦
目前,中国教育战线改革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面对风起云涌的改革之潮,应该如何面临同行院校的竞争?如何面向未来作更大的发展?马必学院长满怀信心坦言道,要建立起能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做到教学管理的刚柔相济,实现其“开放性、适应性、标准化”。一是建立政府、企业、顾客等多方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开放性;二是建立健全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质量标准,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这套质量标准体系可由三部分组成——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教学标准体系,以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为核心的过程管理标准体系,以岗位工作规范为基本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三是改革教学管理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形成柔性化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柔性教学管理是将柔性管理的理念运用到高职教学管理之中,能够灵活配置教学资源、具有一定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时间弹性和资源灵活配置。
时间弹性是为了适应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的需要,对教学环节以及时间进行灵活安排;资源灵活配置主要是根据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要求,对教师、教学资料、教学设施、实训实习基地的综合利用,使之具备快速适应性。具体包括建立与各种工学结合方式相适应的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建立校外实训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完善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制度、考核鉴定制度以及实验、实训场馆开放式管理制度;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把学校办成有自己特色的学校,特色就是学术力量的载体。办学特色主要包括办学模式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特色的探索,可以推动学校学术水平(主要是教学学术)的全面提升。例如课程建设。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教师“教学学术”的主要载体。由于高职院校在适应社会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到教学方式上不断地进行改革,教师必须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大量的研究与探索中才能完成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所以,课程建设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建设及提升的重要途径。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其内涵发展过程尤其是2006年至2010年的国家示范性建设中,坚持以教育科研先行,发挥了理念更新、方法指导以及思路领引的作用。2008年,成立了具有行政、学术双重职能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按照“组织、策划、指导、研究、咨询”的思路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及教学改革, 并创造了“科研带动、专家指导、校企共建、全面推进”的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通过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的科研立项,使课程建设与改革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不仅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且有效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促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马必学不仅在院校倡导教师大量编写教材,自己积极主动带头编写教材、撰写论文。他先后主编《思想品德修养教程》、《美育基础教程》等6本教材,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近 40篇。其中,《中外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中等专业教育跨世纪改革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等10余篇论文分别获得中国职教学会、中国职教学会期刊编辑委员会、湖北省职教学会、全国电子职教学会优秀论文1、2、3 等奖,在省部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
近年来,马必学又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其中,湖北省“十五” 职教科研规划项目重点课题《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研究》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已在全省推广试行。在马必学的带领下,院校老师短短几年时间里全院出书500多部,公开发表300多部,为教学添彩,为院校争光。而马必学本人也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学硕士,副研究员,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高职院(校)长联席会议执行主席,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改革开放三十年“创新管理校长”。
如今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今非昔比,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学院有教职工总数1219人,其中专任教师806人,教授、副教授214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家7人,常年聘用外教15人;学院下属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轻纺与服装工程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共57个专业。学校占地面积1610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9亿元,年办学经费突破1.2亿元;有教学设备总值8917万元,拥有37个多功能实训中心、162个实验室、182个校外实训基地,藏书100万余册;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8500余人,每年为社会输送6000名优质毕业生,年均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10000人次。马必学作为学校领导者,不仅有渊博的学识,高远的眼界,更有卓越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他的一言一行无不闪耀着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新光芒。他现在是桃李遍四海,英才倍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马必学院长的带领下,必将成为职业教育中的“领头羊”,并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辟出一片崭新的领域。